高原的歌 詹建俊「大艺术家是谁唱的」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高原的歌 詹建俊「大艺术家是谁唱的」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编者按:
发现坚守的力量,发现艺术里的中国之美!
奋斗,我们这一代!致敬,我们这个时代!
在这个新时代,以艺术的名义,拥抱生活之美。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为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中国梦而奋斗。
古老的中国,是艺术的国度。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收获着世界的赞美和惊叹。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格、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小到一盏茶碗,大到一座建筑,处处透露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鲁迅先生一九二五年就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2022壬寅,春暖花开,面朝大海。百年名社乐石社和时代中国杂志推出「艺术里的中国」系列专辑,在新时代大视角下探寻「艺术里的中国」,这为读者提供了一次站在国家和时代视角下品读新中国七十年以来经典艺术作品的机会。让读者了解艺术作品背后与当下生活之间的时代情感和艺术精神得以共鸣、升华。
发现坚守的力量,发现艺术里的中国之美。杭州乐石社和时代中国杂志推出「艺术里的中国」系列专辑之詹建俊卷。
他是一首高原的歌
——记中国油画学会名誉会长詹建俊
文/南沙
《狼牙山五壮士》这一革命历史故事,从小就在课本上读到过,对于那幅配图油画《狼牙山五壮士》印象比较深刻,依稀记得画面5位八路军战士,像雕塑一样的英雄群像。孩童时代不懂艺术,也不知道画的作者,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长大后,居然能相识爷爷辈的大油画家詹建俊先生,那幅画是1959年画的,至今已60余年了,油画一直由原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时光如梭,相识詹先生已有十数个年头了,忆及历历在目。
我每次去京城,只要詹先生方便,都是晚上去先生家品茗论艺,欣赏先生新作,深受先生教诲。詹建俊先生1931年生于辽宁省盖县,今年已91岁了,自幼随父移居北京,是满族人。自小受传统文化及家教的熏陶,骨子里就养成了儒雅
谦逊健朗的品性。
记得曾读到过黄永玉先生的一段话:“詹大很文雅。我们有共同的爱好,喜欢听一点音乐,读一点书,谈一点文化上的见闻之类。他服装整齐,温文尔雅,房子里窗明几净。” 这一点确实,我每次去詹先生家里就能深切地感受到。先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每每与先生交流,收获满满。先生为人为艺为学,令晚辈十分敬仰。如今,桃李芬芳满天下,教泽绵长遍九州。
詹建俊先生师从徐悲鸿、吴作人、董希文等中国油画先驱,从1948年考入北平艺专,由中央美院本科生、研究生到马克西莫夫训练班接受苏联专家的油画专业训练,毕业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至今仍为该院研究生院教授,从艺七十多个春秋,一直为中国油画事业耕耘着、探索着。诚如中央美院老院长靳尚谊先生讲道:“他的基础扎实,创作紧随时代,并且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在中国油画领域获得了极高的成就。他是最早对形式感进行探索的,他不仅关注造型,而且在包括画面构成的处理上非常敏感,对构图、结构和形体的处理都是具有探索性的。他也是在中国油画界对现代感进行研究的先驱之一。当然现在看来,他的作品是属于传统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在新疆写生所创作的作品,都是富于开拓意义的。”
詹先生的绘画,是具有开拓性与时代性的。先生的很多作品都成为时代的经典,如:毕业作品油画《起家》,表现的是建国初期,青年响应国家号召至边疆垦荒的情景。构思巧妙,寓意深远,画面人物生动,气势昂扬,注重抒情表达,富于浪漫精神,此画在莫斯科世界青年国际美术竞赛中获铜质奖章;油画《狼牙山五壮士》是28岁时创作的重要历史题材作品,画面气象悲壮,采用的是象征性艺术手法来表达,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和强大的民族精神,这幅作品活在几代人成长的记忆中;20世纪70年代末油画《高原之歌》的问世,紧握那个时代背景,表达了对人性回归的渴望;在那一时期同时创作的油画《回望》,是以万里长城,这一民族精神象征的载体,突出画面沧桑与宏伟并存的刻画,是对历史的思考,是对时代的呼唤;被称之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的油画作品《潮》,画面中一层层翻卷的柳浪,似春风吹绿了大地,一个满怀信心准备大干一场的农民站在希望的田野上,让读者感受到春潮般的激情。詹先生的这些代表性作品,所具有的开拓意义,不断引领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为建构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作了积极地探索实践。他的这些代表性作品,是一个时代的经典,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著名美术评论家水天中先生曾这样评价:“詹建俊是20世纪后期中国画坛的代表性画家。他在油画作品中所表现的磅礴大气,成为一种时代精神的表征。詹建俊的生活、艺术与20 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紧密相扣,他的艺术道路反映着这一历史时期中国艺术家曲折前进中的各种问题和各种业绩。如果没有詹建俊在创作和教学中倡导的那种寓于抒情性的精神力度,人们看到的中国油画也许将是另一种景象。”
詹先生除了在不断地进行艺术创作,同时在学术上他倡导中国油画一定要有中国特色,他在《自觉构建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和《走中国油画的创新之路》文章中写道:“中国油画从西方引进到现在一百多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全世界都在画油画,要想在世界文化全局中彰显出独立品性和深厚的文化魅力,就必须自觉建构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确立中国油画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又强调:“既要思考当代国际新流行的艺术模式与价值尺度,又要坚守本国民族文化立场与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美,在人类的精神和行为中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而且只有美好才能战胜丑恶。美,永远是人类生存的支柱,美,永远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美,永远是艺术表现的核心。”
近些年来,发现詹先生画了很多以《马》为题材的油画作品,都是大笔触、大色块,使画面具有浪漫主义气息,激情壮美。如《草原上的天空》《红云》《冬雪》《天地行》《风沙行》《光明行》《秋情》等这些作品都具有诗性的表达。我想,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人间词话》书中的那句话比较贴切:“一切景语皆情语”。詹先生的作品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用西画的技巧和颜料,所折射的是新时代充满活力的精神。
在这里应当提到是于2020年新冠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期间,詹先生以89岁高龄应用藏族人民的习俗,以向友人及尊重的人敬献哈达表示祝福之情为素材,创作了《远方的祝福》油画作品,表达了个人和对各国人民的关怀与大爱之心。
《高原的歌》 布面油彩 172×198cm 1979年 中国美术馆藏
《天地行》布面油画 180x150cm 2013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詹建俊先生七十多年的艺术生涯里,始终与国家文化的发展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始终扎根在人民生活的土壤,创造出一种富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特色的油画风格。以崇高的艺术理想推动着中国油画的前行。在中国美术史的长河中,詹先生的油画艺术璀璨耀眼,是一个时代、一种精神、一种风尚的代表,是新时代的一座丰碑!
于无我斋夜灯下岁在庚子孟春初稿
又辛丑夏日修改于杭州乐石社
詹建俊艺术简历
1931年生于辽宁省盖县。1948年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本科,1957年毕业于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的油画训练班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院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油画学会名誉会长。
2016年南沙在京城拜访詹建俊先生
本文作者南沙与中国油画学会名誉会长詹建俊先生在一起交流
南沙简历
现为西泠印社会员、李叔同(弘一大师)创立的百年名社*乐石社秘书长、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受聘为长兴县公安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