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的截拳道思想「李小龙 截拳道」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李小龙的截拳道思想「李小龙 截拳道」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1967年7月,在李小龙日记中首次出现的“jeet kune do”英文名称
一、后李小龙时代:截拳道的认知谬误
“截拳道只是一种理念”,或“截拳道只是一种”思想,按照这种概念或思想混合学习各种武技所形成的你自己的武技风格,就是截拳道,或者说自我截拳道。
这是自李小龙截拳道1967年问世并全世界传播以来,人们关于截拳道的一个最大的认知谬误。
如果上述理解成立,那实质上只意味着两件事情:
1、李小龙截拳道并不存在。
武技以实践为本,没有实体技战术加以验证和支撑的纯理论的武技不可能成立。
什么都是,同时也意味着什么都不是。
2、真正的李小龙原传截拳道的哲学和科学,会被各种混合所掩盖、所替代,最后湮灭于历史长河。
截拳道真正的第一性原则和概念,是李小龙宗师提出来的截拳道三原则:简单、直接、非传统。
李小龙的一切截拳道武道禅悟,科学践行,均建立在此原则基础之上。
随自己喜欢的混合之法,与李小龙截拳道的科学简化之法,一个向南,一个向北。南辕北辙。
打着“截拳道”的旗号,行各种混合之实,正是今日截拳道界如此混乱的真正原因。因为谁都可以借混合之名义,完全脱离李小龙原传截拳道体系化基础,挂羊头卖狗肉。
这种状态持续下去的结果,就是几十年来,李小龙当年秉持“简单、直接、非传统”的截拳道武道哲学,所研究、所践行、所总结、所教授的截拳道科学格斗体系,正在被各种水平,层次不一的自我混合的鱼目混珠所掩盖、所替代、所湮灭。
1996年,西雅图,振藩截拳道核心会议,与会者合影
1999年6月24日,西雅图,振藩截拳道核心举办的原传截拳道讲习会,全球600多人与会分享李小龙格斗哲学和科学
这也是为什么1996年李小龙家人和第一代弟子们合作成立振藩截拳道核心(现李小龙教育基金会)的原因。
尽管核心存在时间不长,但成功地再次面向世界传播和分享了李小龙武道哲学内在精神,及其原传截拳道科学格斗体系,还其本来面貌。
那么,确立了原传实体技战术基础作为实践起点的截拳道,是否会如某些人担心的那样,变成一个传统化的门派呢?
会不会和那些强调门派的传武,或有规则的擂台搏击术一样,因此局限习练者们的自我、自由发展呢?
事实恰恰相反,李小龙的原传截拳道实践体系,只是每一个截拳道者进行自我武道实践的高水平的入门起点和指月的路标——它将帮助你避免复杂的盲目试错,帮助你以简驭繁,直入人类格斗的本质入门修行,渐修顿悟。因此,追求不断简化和自我发现的原传截拳道科学实践体系,不会成为习练者自我发展的障碍。
真正的障碍只会存在于你自己的心中——当你过于执着于截拳道的形式或名称,当你停止了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的时候。
截拳道的科学实践起点,就像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圆心是特定的,但是,其圆周是无限的,真正受限的,仅仅只是习练者个人的能力、努力和造化。
在截拳道中,每一个人的未来自我发展是无限开放的,每一位习练者的创造性自由发展,正是截拳道得以生生不息发展的活水之源。
截拳道的修行,如李小龙宗师当年的哲学指引,不是日日增加(或混合),而是日日精简的为道日损的修行的过程,是由冰化水,如水适应的以武入道的修行过程。
如此,学习截拳道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忘掉截拳道,甚至连“截拳道”三个字都要彻底抛弃——那时,你将拥有真正的武术自由,能够不受任何束缚,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忠实的表达你自己。
所谓“自我截拳道”一词,本质上仍是一种对于截拳道的自我固执,标榜“自我截拳道”的同时,也是在证明——你并没有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以及自我武技表达。
你的自我武技,你的自我表达,一定是彻底抛弃或超越截拳道之后的修行结果。
和李小龙无关,和截拳道无关,大道至简,道法自然。
二、历史可以见证:截拳道不是混合训练而成的武技
练习截拳道,就是混合各种各样的武技,不管是咏春、泰拳、跆拳道、空手道、柔术、散打,只要自己喜欢,任何武技形式拿过来混合混合就是截拳道。
此种思想,在当前以讹传讹的非常盛行。
我们暂且不说此种综合武技的混合、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造和创新,对于任何人来说——无论是有一定武术基础的爱好者,更别提那些完全“无知”的菜鸟,是一件多么需要实践经验、技能水平、知识储备、时间付出,以及很高技术研创能力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难以上青天之事,即使是对于那些术业有专攻、学有所成的武术家们而言,要想真正融合百家,真正在武学上获得突破性的成果和精进,并真正获得武术界公认,也是难上加难,凤毛麟角。
任何人,任何武技,没有一门深入的武术家层次的修行经验和基础,就不要妄想广采博取,融会贯通,自成一家,甚至达到以无法为有法的最高境界,其中难度,无异于凭空建设空中楼阁。
那些原本只有武术家们才能做的事情,到了那些被“截拳道只是一种思想“忽悠瘸了的”概念截拳道”信奉者那里,整个过程,完全被乾坤颠倒——仿佛每一个概念截拳道初学者,只要贴上所谓“自我截拳道”的标签,他就能够跳过所有武技习练者,包括原传截拳道习练者在内必须经历的系统化的基础训练,可以直接一步迈入武术家层次兼容并蓄的混合武技的创造生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当截拳道的菜鸟们,站在李小龙原传科学截拳道的门外,口口声声要混合各种武术,创造“自我截拳道”的时候,口口声声要抛弃“形式化”的原本简化的原传截拳道作为入门修行基础的时候,转身就一头扎进了近乎儿戏,不成体系的真正形式化混乱的泥潭。
无论是从教育学、训练学上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原理,还是从科学武技一门深入的系统训练实践的基本常识上看,这些人关于截拳道就是随心混合训练而成的解读,都存在明显逻辑错误,根本无法自圆其说。他们的胡语乱法,正是今日截拳道在国内饱受误解、诟病的最大问题所在。
那些自我截拳道们,概念截拳道们,虽然从未完整看过哪怕一本李小龙专著,从来没有系统练过哪怕半天李小龙原传截拳道,但却常常以顿悟者姿态竖起“指月之指”,常常以“截拳道”名义,或以李小龙功夫影视中的艺术化造型,以盲导盲,误人误己。
这是截拳道野狐禅们的必然结果。
这既是对李小龙截拳道的误读,也是对伊鲁山度截拳道概念的误读和滥用。
截拳道是日日简化的修行过程——不断锉掉多余,回复原初的简单和自由
不妨让我们拨开当下截拳道的那些认知迷雾,回归历史。
我们其实仅仅只需要反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就能够了解,“截拳道仅仅只是一种思想和概念”,或者“截拳道仅仅只是各种武技无限制的拿来混合训练”的谬误,是多么的谬误。
这个简单问题就是——宗师李小龙当年教授截拳道,只是每天给学生们长篇大论讲思想,讲概念,还是今天练习咏春拳,明天练习拳击、柔道,后天练习跆拳道、唐手道的进行混合训练?
简单回溯李小龙宗师截拳道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李小龙宗师在一门深入的掌握咏春拳的基础上,通过以舞易武、切磋交流,短期培训(如大学期间的短期柔道培训),特别是通过阅读海量中西武学专著、观看研究大量拳王、武术大家的比赛和演武影像资料,精心学习、比较研究过数十上百种中西武技,但无论是在振藩国术馆,还是李小龙家的后院,李小龙宗师从来都没有对他的任何一位弟子,以截拳道的名义,进行过多种不同武技的混合式教学。
事实证明,创立截拳道之前的李小龙宗师统一教授学生们的是他的振藩功夫;创立截拳道之后,李小龙宗师教授他的学生们的,则是由他自己一手创建的现代科学武道——截拳道。
美式踢拳之父、李小龙亲传弟子乔·刘易斯曾告诉采访他的记者:有些人认为截拳道没有实体技术,但以我的亲身经历,李小龙有希望你掌握并运用的截拳道的基本格斗技术、战术以及原理和原则......截拳道是全面的格斗技,任何严谨的武术家都不会忽视截拳道——这也正是乔·刘易斯为什么选择追随李小龙学习截拳道的原因。
乔·刘易斯追随李小龙专业训练三年左右,并非一天到晚听李小龙讲哲学大道理,更没有混合练习各种中西武技。他仅仅只是遵循截拳道的科学格斗原理和原则,系统练习并在擂台上践行了李小龙创立并教给他的截拳道踢拳。
李小龙和乔·刘易斯的截拳道警戒式示范
李小龙和乔·刘易斯的前手直拳攻击示范
李小龙宗师演示截拳道骨干拳法——前手直拳
李小龙擸手挂捶攻击伊鲁山度(《李小龙技击法》中的截拳道技术图解)
2、真正的李小龙原传截拳道的哲学和科学,会被各种混合所掩盖、所替代,最后湮灭于历史长河。
美国著名李小龙研究学者,“李小龙图书馆”系列丛书编辑作者约翰里特先生通过对李小龙私人教学笔记的大量整理和研究,以及对宗师亲传弟子们的一系列访谈所得,在《李小龙:肢体表达艺术》一书《李小龙为其学生制定的训练日程》章节中指出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无论是NBA超级巨星贾巴尔,世界搏击冠军乔刘易斯,还是李小龙的弟子李恺、皮特雅各布斯,杰瑞泡提特、鲍勃布尔默或史蒂文金,李小龙给他们安排的截拳道技战术训练及其相应的辅助训练的核心课程,几乎都是一样的。”
李小龙为李恺、杰瑞·泡梯特、皮特·雅各布森等弟子统一安排的训练计划手迹
拜师李小龙之前,伊鲁山度是肯波空手道宗师艾德·帕克的高级黑带助教
菲律宾棍王伊鲁山度师傅
事实上,李小龙的弟子中——从西雅图到洛杉矶,除了少数几位之外,全部都是拳击、柔道、空手道等武技的王者或黑带高手,无不是带艺投师,不少人还同时混合兼修多门武艺。如果截拳道只是混合训练,这些弟子们需要拜师吗?需要吗?(此处三连问)
这里,我们以伊鲁山度师傅为例,回顾历史,再说一个简单的事实:
伊鲁山度师傅早在遇到李小龙之前,就已经混合学习了十余门武技,拿到了多条黑带,且大多是追随所学门派的大师级导师学习和训练,比如“美国空手道之父”艾德·帕克。伊鲁山度师傅的混合武技修习,涉及空手道、唐手(肯波空手道)、菲律宾武术、马来武术、柔道、拳击等等。他甚至设想自己在四十岁的时候,创立一门新的武功。
1964年,命运让他和李小龙相遇——大赛主办者艾德·帕克安排担任高级助教的伊鲁山度在首届长堤国际空手道大赛期间,贴身招待和服务特邀嘉宾李小龙(其时李小龙23岁,在美国武术界尚属无名小子,但由这个高规格接待,可以窥见艾德对于李小龙功夫大师身份的认可)。
这让伊鲁山度有大量时间和李小龙交流,并有机会提前看到李小龙的功夫演武,倾听他的武术精深见解。不过光看,光听没用,武术是需要实际践行的。于是,伊鲁山度找到一个机会,就向李小龙提出了切磋要求。李小龙不仅立刻同意,还告诉他,你可以采取任何攻击方式任意攻击,我只用一个直拳就可以对付。这无异于一位围棋无段者对另一位围棋高段者说,我可以让你数子,可以让你执黑先行不贴目。
伊鲁山度当然不相信,但是当李小龙真的只用简单的一拳,很轻松的击倒他,并且给他详解其中原理的时候,伊鲁山度师傅在不同时段的多个李小龙纪录片采访——比如《我是李小龙》中,仿佛比武就发生在昨天一般的回忆说,他当时感觉自己曾经充满自信的武术王国,在李小龙的“无情”打击下整个的崩溃了,让他仿佛做了一场噩梦,仿佛他之前十多年的十余门武技的修炼完全白费!
如果截拳道的修行,只是各种简单的混合,根本不需要任何截拳道原传基础的话,伊鲁山度就完全用不着拜李小龙为师学习截拳道(按照当年伊鲁山度混合训练的资历,以及所取得的黑带数量,就是李小龙也难和他相比),更不会说,要实践截拳道概念,必须首先掌握原传振藩功夫(伊鲁山度以“振藩功夫”来代替他在李小龙那里所学到的具体的格斗技战术)。
事实说明,通过武技混合训练,并不能产生必然的体系化、科学化的武学创新结果,更不用奢望,仅仅依靠武技混合,就能够实现像李小龙一样前无古人、超越时代的武学革命。
在李小龙之前,在武术历史上,曾有很多武术人、武术家通过各种混合来实践自己的武术理想。换言之,所谓武技的混合学习的思想和概念,早在李小龙之前,就已经大量存在。但在人类武术史上,能够像李小龙一样影响和引领全球武术变革的巅峰存在,迄今没有第二人。
换言之,李小龙宗师伟大的武学成就,并不是靠某种混合式训练的思想和概念,通过混合训练、添加各种中西武技来达成的。
混合武技训练的人从古至今,从来没有断过,但他们混合所创造,所形成的并不是截拳道,他们也不是截拳道者。
简言之,混合并不是判断是否截拳道的本质要素。
当年,李小龙对截拳道既有哲学化的概念阐释,同样也有明确清晰的全能科学格斗的原理原则定义和技战术体系教学。
我们可以从李小龙当年所教、所写中清晰了解这一简单事实。
李小龙亲传弟子李恺师傅对于截拳道武道体系构成的阐释
《截拳道之道》、《李小龙技击法》两本李小龙武学经典专著,以及李小龙众多传承有序的第一代弟子们——如李小龙洛杉矶后院私教弟子、美式踢拳之父乔·刘易斯、黄锦铭师傅、李恺师傅等,均可证明,截拳道是李小龙原创的武道哲学、思维方式、格斗理论、训练方法与格斗技术实践紧密结合的科学格斗体系。
1980年代,伊鲁山度在他的书中,梳理出第一份截拳道三代弟子传承图谱。上图为第一代弟子图谱
李小龙截拳道格斗哲学和科学的集大成经典专书。从第二章到第七章,阐释了截拳道科学格斗技战术的技理技法
李小龙师徒以近千余幅截拳道技战术图解,实证截拳道科学格斗技战术体系基本结构
李小龙后院私教弟子、美式踢拳之父乔·刘易斯的专著也可以证明截拳道拥有完整的科学技战术实践体系
李小龙的武学成果——截拳道区别于所有其他武技的根本所在,在于截拳道始终是围绕大道至简的人类格斗“宇宙法则”去研究和修行,是为了回归精简、直接、非传统的人类格斗本能去修行,是基于“我们如何充分发挥两只手两只脚”的人类的格斗潜能去修行,而不是为了武技形式化的混合与增加去修行。
少即是多。
“武术最惊人之处,就在于它的简单(李小龙)”
本质上来说,截拳道在武道修行上从来不是做加法,而是不断做减法。
截拳道不是形式化混合发展而来的武技,恰恰相反,截拳道是奉行大道至简哲学,在实践中不断简化之后形成的武道合一的现代实战武学;
截拳道关注的不是门派,拳种的武技有多么特别,与众不同,他关注的仅仅只是,普适于所有两只手两只脚的人类的核心技能、体能、心能训练和实践的基本规律、原理和原则,以及遵循格斗科学规律,在格斗科学原理原则的指引下,践行“以最小消耗取得最大效果”的格斗科学。
截拳道坚决反对以混合或掌握了多少形式化技术的数量作为修行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炫耀自己学全了多少套路,而XXX没有学全诸如此类的说法,在李小龙截拳道中是不可思议的。
如何更加简单、直接,全力聚焦于人类普适,近似本能动作的格斗技战术的训练和实践的质量和效率,才是截拳道人的真正致力方向。
如果你以为按照李小龙经过大量武术实践验证、传承下来的原传截拳道科学技术进行系统训练,就是在“一味地模仿”李小龙;如果你以为截拳道的“自我表达”、“自我发展”,就是形式上,动作上如何与李小龙不同,如何标新立异,如何追逐擂台搏击潮流的话,此种反智,毫无科学精神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只会导致你更加盲目的歧路徘徊,只会让你与李小龙的科学截拳道南辕北辙,渐行渐远。
哲学令人智慧,科学产生效率。
没有效率的形式,趋向复杂的混合,都是对截拳道的反动。
以本能实战为导向,截拳道是简单直接的哲学和科学的武道。
简单直接,长兵近取
李小龙真正的武学成就,不在于他混合掌握了多少数量的武技,恰恰相反,是因为他透过世界武坛林立的拳种、门派,超越复杂的武技形式化表象,删繁就简,直抵人类格斗本质之后,所发现、所总结的普适的科学格斗原则和原理,以及在此原则、原理指导下,所创立的为道日损、合道而行的理论匹配实际的全能科学格斗体系,为世界武术人从传统武术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人类武术的科学化、实战化,开辟了一条精简直接的发展之路,树立了成功榜样。
对于截拳道后学而言,截拳道就是李小龙帮助他们循序渐进、认识自我的最佳起点,以及一门深入系统修行,藉此以武证道、以武悟道的自我成长的方便法门和借假求真的修行指南。
截拳道一拳一脚的“截拳”实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指导那简单一拳一脚实践的大道至简的截拳之“道”。
道不远人,人自远之。
全面的技术结构,简单、直接、非传统的第一性原则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看出,不仅仅是李小龙原传的截拳道被任意的曲解、割裂和误导了,即使是伊鲁山度师傅的截拳道概念,也被任意的歪解了。
事实上,截拳道概念也有特定的体系化的训练程序和内容,由富有经验的导师们专业指导,并以李小龙振藩功夫为必修的核心基础。
“如果你没有练习过李小龙的振藩功夫,你不能说你是截拳道者(伊鲁山度)”
截拳道的概念及其科学格斗实践体系,是密不可分的。就像一个人,他的精神和思想必须与他的肉体紧密结合在一起,他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乔治·迪尔曼采访截图
美国国际琉球拳法协会创办人、多届美国空手道冠军、李小龙当年的武友乔治·迪尔曼,曾在视频采访中谈到他当年亲身接触和了解的截拳道,同时批评了当下某些截拳道的过分混合异化现象,特节录于此,以资印证。他说:
“用最快最简单的方法自卫,这是他一直以来都强调的......李小龙强调的是简单。现在一些标榜截拳道的人,把截拳道搞得太复杂。李小龙可没有整这么复杂。李小龙的哲学就是,你要是碰我,我就直接打你。又快又狠地打击你,要将你击倒。
现在一些教截拳道的人,说要这样那样,碰这抓那。李小龙没有这样。他的是,你攻击我,我就(采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攻击你。
真正的训练,真正的格斗,他训练的一切必须是适用于街头的。他绝不接受在(无限制)实战中不能用的东西。”
截拳道XY论:李小龙给弟子杰瑞·泡梯特的回信
三、截拳道XY论:李小龙的一封信
那么,李小龙当年是否赞同混合式的截拳道教学呢?李小龙当年是否赞同截拳道混合了其他东西之后,仍然可以称之为截拳道呢?
我们可以认真读一读本篇博文题图中李小龙宗师的那封亲笔回信。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李小龙洛杉矶时期亲传弟子杰瑞泡提特(在拜师小龙之前是美国肯波空手道黑带)写了一封信给他师傅,说他打算在教授肯波的同时,从截拳道里头拿一些东东混合到肯波里面去教学,问他的师傅可不可以,于是,宗师给他写了一封信。
“X是截拳道。Y是你要传授的另一种武技。
为了代表与传授Y,就必须按照Y的道理反复训练弟子。
对于任何有资格及授权可传授X的人来说也应持相同的态度。
将X与Y进行混合基本上就是摒弃Y——但仍然将这种武技称之为Y。
一位人格高尚的人,应忠于他所选择的道路。
玫瑰花园只会生长玫瑰,
紫罗兰花园也只会长出紫罗兰。”
1967年,洛杉矶振藩国术馆,李小龙与弟子们合影。左一为杰瑞·泡梯特,左二为李恺师傅
从他的亲笔回信,我们可以看到李小龙宗师对此问题的基本结论:
1、和其他武技对有资质进行教学的教练们的要求一样,一个有资格并得到授权教授截拳道X的人,必须按照有李小龙宗师原传并定义的截拳道X的体系及其系统要求教授他的学生;
2、截拳道X 其他武技Y的混合式训练和教学的方式,只意味着一件事情,即在否定其他武技Y的同时,这种混合的武技只能被称作是其他武技Y,或者随你自己喜欢叫Z或其他任何25个英文字母之类的名称,但是不能再称之为截拳道X。因为这种混合武技的产物,已经超出了李小龙宗师所定义、所传授的截拳道X的范畴。换言之,它已经与李小龙个人武学成果截拳道X无关,而只能属于你自己的实践产物或成果,不能与截拳道X混为一谈。
3、宗师的告诫:
其一、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应忠于他所选择的道路,就像选择泰拳的人,应该严格按照泰拳规范进行训练,忠于自己所选择的泰拳成长之路。同理,如果你选择的是李小龙所开创的截拳道之路,那么,你同样应该学规则,守规则,忠诚于你自己所选择的截拳道之路。
其二、玫瑰花园只能收获玫瑰,紫罗兰花园只能长出紫罗兰。就像泰拳花园里面长出的只是泰拳之花,柔术花园只会长出柔术之花,MMA花园里面长出的是MMA之花,而截拳道花园里面,也只会盛开截拳道之花。
如果某一天你真的有能力拥有自己创造的花卉——不管你是在截拳道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还是在其他花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它们都将只是你自己的花,而不是截拳道之花。同样,在你的花园里面,开放的也只会是你自己的武技之花,结的也一定是你自己的武技之果。
概而言之,截拳道就只是截拳道,就只是李小龙宗师当年所定义、所传授的那个截拳道,我们不能用其他任何东西——哪怕是在截拳道X中混杂了其它武技Y——来混淆它。是的,仅仅只是,不要混淆它。
如果将截拳道比作一条波澜壮阔、滔滔向前的大河,无论它未来如何的发展壮大,从源头分化出多少支流,我们都不能将其中任何一个支流当做源头,替代源头。我们必须保持源头的清纯,保存好一位武术奇才的超越时代的宝贵遗产。一旦这条河流在任何地方遭到污染,我们还有机会,还有可能回溯源头,正本清源。
四、同题杂议
很多人常常误会,以为截拳道就是一种没有任何实质科学技战术训练体系支持的纯粹的“思想和概念”;以为学习截拳道,就是通过各种自以为是的简单的武技混合,“帮助”李小龙改进他的截拳道,或“创造”所谓“自我截拳道”。以至于中国当下任何一个截拳道菜鸟,无论有无武术基础,都敢打着“自我截拳道”的名号,凭借只言片语的所谓“李小龙的思想和概念”,声称只有他们才是真正了解什么是截拳道,且悟透其“哲学要义”的人,因此,这些菜鸟们,敢于直接抛弃,乃至一口否定李小龙宗师原创截拳道科学体系武道合一、一脉传承,筑基深造的根本价值,而代之以毫无系统性、科学性而言的“只要我喜欢就可以”近乎儿戏的混合自学、乱法拼凑。
很多所谓“自我截拳道者”,无非就是通过模仿电影中李小龙的穿着打扮、一招一式,或模仿宗师经典的艺术化的电影动作造型,来展示他的“自我截拳道”“成就”。于是,截拳道的传承和传播,在当下的中国,完全变成一种尴尬——当不少这样的人,以“截拳道修炼者”的面目,甚至自称的“高手”身份,出现在人群之中,乃至于豪情万丈、自信满满的代表截拳道,去挑战散打、泰拳的专业修炼者的时候,截拳道在中国被妖魔化,被其他武术练习者所鄙视,就成为理所当然之事。
UFC的顶级李小龙学习者
这些没有任何资格代表截拳道的人,在中国,被当做了截拳道和截拳道传人,成为一个又一个人们忽视、鄙视截拳道的“有力”证据。成为某些不入流擂台赛的宣传噱头,以至于真正截拳道传人,面对先入为主的截拳道在中国“李代桃僵”的现状,费尽心力试图改变,大多数时候,也只能无语。
截拳道不是谁谁谁的一个筐,只要自己喜欢,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截拳道也不是一个“狗肉铺”,可以随便挂羊头卖狗肉。同时,截拳道虽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武术门派,但截拳道也有自李小龙宗师和第一代截拳道弟子以下一脉相传的武道传承体系......
1967年,李小龙宗师在美国洛杉矶正式创立截拳道(JEET KUNE DO。而其源起,公认时间是1965年,研创基础,是李小龙宗师中期武学成果——振藩拳道)。作为“传承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现代科学武道,截拳道首先获得了美国武坛全面承认,随后迅速获得全球武术界认可。换言之,截拳道既有系统的武学思想和概念理论(可参考宗师经典原著《截拳道之道》、《截拳道:李小龙武道释义》),又有循序渐进、全面整体的科学技战术训练体系实质支撑(可参考截拳道经典专著《李小龙技击法》。该书正是由李小龙宗师亲自演示,对截拳道早期体系所做的一次核心技战术及其理论的概要呈现),是真正融哲学和科学于一体,能引导后学者一门深入、知行合一修行的现代中国实战武道。
对于修行者,特别是初学者,截拳道虽然有一套相对系统稳定的理论、技战术和训练体系,但它仅仅,也仅仅只是一个取法乎上的武道修行的指南。从某个程度上而言,截拳道的作用无非是提供一个巨人的肩膀——李小龙的肩膀——指引你爬上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让你在可能的未来,能够从很高的起点,根基扎实的走自己的路。
在李小龙宗师眼里,截拳道就只是截拳道,它不是可以包办一切的万能之法,就只是帮助你渡河的一个工具,帮助你发现自我无知,寻找自我表达的助行的拐杖,他只是你个人武术生涯的一个阶段,一个必要的过程,但绝不是你自我武术生涯的结束,更不是结果。
我们学习截拳道的本来目的,最终是为了超越李小龙的截拳道,表达你自己,甚至创造你自己的武学成果。当你在截拳道中得到了所需要的,当你通过截拳道,能够举一反三,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之时——也就是当你能够独立行走之时,你就必须抛掉截拳道这根拐杖,丢掉截拳道这艘渡船,甚至完全忘记“截拳道”这三个字,义无反顾的开始你自己,完全属于你自己的的武术旅程。此时,你才谈得上所谓真正的自己。
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混合其他武技,融会贯通形成你自己的东西,那就证明你已经突破截拳道的范畴,开始你自己的探索并创造你自己的武学成果了。既然是你自己的修行和成果,那就无需再抱着“截拳道”三个字不放。一言以蔽之,不管你将来可能会为自己的武学成果取什么名字或符号,都不应该,也不能再称之为截拳道X。你的成果属于你,他只能是Y或Z等等相对于截拳道之外的其他武技。我们不能混淆。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其意义:
一、从截拳道所提倡的自我发展的武道哲学的意义上去理解:一旦你借助截拳道这条船渡过了河,你就无需再背着“截拳道”这条船上岸,否则,“截拳道”将成为你自我发展道路上的负累。无论截拳道有多好,都只是帮助你寻找自我发展道路的渡河工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渡河之后的你,必须放下任何对于“截拳道”——哪怕是对"截拳道"这三个字的执着,唯有如此,你才能毫无束缚的继续独立前行,精进实现更高境界的自我表达。这是一个人真正从截拳道中彻底解放出来,真正开始其自我发现、自我发展旅程的全新起点和哲学标志。否则,任何自称的所谓截拳道的自我发展或自我的截拳道都是可笑、可疑的。
二、从截拳道科学传承的现实意义上去理解:为维护李小龙截拳道的科学根本及其武学成果,永葆源头清纯,让它继续像灯塔一样引领、启迪后人,从现实传承需要出发,我们必须保证李小龙武学成果及其哲学遗产的纯正性,不能被任意的诠释篡改和混淆替代。任何后来者,包括截拳道的传人,都不能随意拿自己的混合性产物来混淆、替代李小龙的原传截拳道作为截拳道来教授,必须严格区分。(注意:保证截拳道的原传纯正,并不意味着其他人不能突破截拳道的范畴去自我发展,也不表示后来的有资质、有能力的截拳道传人不可以对截拳道进行分流或分支性的改良和发展。我们仅仅只需要明白:李小龙宗师的截拳道,只属于李小龙,而你的东西,只是属于你,二者之间不能划上等号,更不能随意混淆和替代。比如,伊鲁山度师傅的“截拳道概念”,属于伊鲁山度师傅个人的武学实践成果,在教学上和传承上,它不可能直接替代宗师的原传截拳道体系,本质上,截拳道概念只是李小龙截拳道的一种分流性发展)
事实上,一个自以能够自我发展的人,如果真有拿得出手的,能够被武术界承认的自我武学成果,他还需要用“截拳道”三个字为自己贴金吗?如果一个人既没有好好继承X,也没有很好的掌握Y,却以所谓“自我发展”作为幌子,将不知所谓的来历不明、师承不清,源流无序的各样东西的混合体统统称作截拳道X,毫无疑问,那一定不是李小龙宗师所希望看到并且允许的,就像他当年直接阻止杰瑞泡提特所做的那样。
截拳道如今混乱发展的现实已经在警告我们:当今各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所谓“自我截拳道”,对科学的李小龙截拳道所造成的混淆,所产生的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效应,正在导致李小龙宗师的宝贵武学成果和文化遗产被慢慢扼杀于无形之中,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人们将越来越难以了解截拳道的原本面目、科学本质,哲学要义,那就白白糟蹋了宗师的天才心血,误导众生。君不见,很多后来者抱着一颗诚心求学,但是根本找不到清纯之源,以致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最后甚至成为扩大此种混乱的其中一份子,令人不胜唏嘘。
选择学习李小龙的截拳道X,还是其他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的简单混合的“截拳道”(即李小龙宗师所说的其他武技Y,甚至与Y毫无关联的Z)呢?
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