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粉丝「滤镜明星」

互联网 2023-07-11 11:49:08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星巴克的粉丝「滤镜明星」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 点击关注

遇见一个有用好玩的公众号!

2017 / 12/29 星期五

ID | 居众公装

Data | Internet

“粉丝滤镜”是指当人们对特定的人或文化产品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好感后,都会对此人或作品的后续表现呈现出宽容度。

粉丝滤镜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会吸引人对其外形、品质和业务能力等维度的判断将一定程度上高于他人。

但是粉丝滤镜会一直存在吗?当然不,所以要维持粉丝滤镜对于名人和品牌来说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那么,星巴克是怎么维持粉丝滤镜厚如城墙的呢?

1

星巴克的“伙伴”法则:

像星巴克这样卓越的企业越来越明白,要想留住顾客首先得留下员工。完善的人才战略体系是星巴克的制胜点。

星巴克有一个特别的豆股计划,它从1991年开始为员工提供一定比例和份额的公司股票折价购买机会,就算是兼职员工,在满足了最低工时要求的条件下也同样能够享受,此外还有为每周工作超过20小时的员工提供的卫生、扶助方案及伤残保险、额外福利措施等。

除了星巴克的伙伴法则,还有很多企业在公司内部员工相互之间会拥有一些特定的称呼,以此来表明他们各自独特的企业文化和氛围。比如在迪士尼乐园,所有工作人员都被称呼为演艺人员,部分苹果专卖店的店员被称为genius。

小编相信一家善待员工的企业,对顾客也是满满的爱~

2

星巴克的品牌消费:

星巴克善于利用品牌消费,一个品牌存在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商品本身,其附加的文化价值才是最大的利益挖掘点。

以手绘星巴克为例▼

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种新潮的生活态度。既可以发散思维施展才华,又能撩妹撩汉,何乐而不为呢?

如此炫酷的技能在给消费者加分的同时,也给星巴克狠狠的做了一番加粉丝滤镜的免费宣传。

除此之外,星巴克还有各种节日营销,完美利用自己的品牌潜移默化的渗入人们的生活。当然,并不是“追热点”就可以做到的,其创意性和实用性更是紧紧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这种对消费者透彻洞察的全方位“文化植入”是许多企业无法媲美的。

3

星巴克的第三空间:

试想,在一个冬日的午后,你一走进心仪的场所,就被暗红与橘黄色系氛围、舒缓的欧洲古典名曲包裹着。穿过陈列架上琳琅满目的袋装咖啡豆,找到一个独特的小沙发坐下,安静的看一本你想看许久的书,手边就是热乎乎的醇香咖啡,时间在此慢慢流淌。

这种惬意、放松的星巴克式“第三空间”成功取代了纷扰不安、喧嚣纷杂的滚滚红尘,令人心驰神往。

人们在星巴克营造的“第三空间”里惬意地看书、读报、上网、会友、聊天的同时,为星巴克的文化元素浸润、俘获而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此时,咖啡已经成为一种托辞、一种借口,星巴克以咖啡的名义所整合的文化元素在释放心灵、回归本我、自在率真层面上与消费者高度契合、产生共鸣。

中国人有饮茶的传统,而星巴克却在这样一个饮茶社会里营造起了良好的咖啡文化。星巴克门店的氛围颇似传统中国茶馆,一个放松心情、闲谈小聚的场所,一间可以与亲朋好友谈天说地的公共客厅。

而星巴克全球如一的独特星巴克体验,优质人性化的服务及其“第三空间”理念也引起了中国消费者的广泛共鸣。

对于体验营销而言,消费者更在意的是体现在细节上的感受。星巴克深刻地理解这一点,从清雅的音乐、考究的咖啡制作器具,到墙纸、灯光桌椅、门窗、沙发的摆放都请专业设计师专门设计,以融入当地文化,尊重消费者。

星巴克始终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当成自己的职责,因为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换位思考,才能真正从内心情感上理解消费者的细微差别,才可以将体验式营销用到极致,并成为经典。

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之所以能打破美国人买咖啡豆回家煮咖啡的习惯,而且还把咖啡馆开进了律师楼等公共场所,依靠的就是这一点。

踏入世界任何一家星巴克,你都能感受到始终如一的舒适和温馨。要知道,仅仅要求员工热情友好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卖一杯咖啡也许真的不仅仅只是卖了一杯咖啡,星巴克的确让员工和很多消费者都相信了这一点。

☞推荐往期文章:

精品案例 | 中国平安科技

精品案例|光耀城别墅

精品案例 | 遵义深航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