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离开民众就失去了土壤「没有营养土怎么栽培花」

互联网 2023-07-10 21:41:2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艺术离开民众就失去了土壤「没有营养土怎么栽培花」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编者按:时代在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变迁,人们的审美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而某些所谓的传统艺术已经失去了受众,失去了土壤,在那里苟延残喘;我们舍弃他吧,那这些艺术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保留他吧,但是这些艺术形式却没有任何市场,根本无法靠自己的魅力存活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里,或者就不会给人们待、这些所谓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本文小编和大家一起探讨。

什么是艺术

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我们感官所能及的美都可以被称作艺术,艺古字写作"埶","埶"始见于商代 ,其古字形像一个人双手持草木,表示种植。后来又表示人的才能,因此艺术就是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才能,这样说很啰嗦,不可以让人一下子就明白。

换一种说法,艺术就是人类在精神上审美的需求,人们需要美,而艺术创造过程就是美的创造过程,因而我们可以说艺术就是人造美,不把艺术说成是美,因为美还有自然的杰作,当然如果你把自己接的美看做是大自然的艺术,那艺术就等于是美。

什么是美

而美又是什么呢?人们为什么会需要美,欣赏美?从我们的直觉来看,美是一种令人身心愉悦的东西,令我们身心愉悦的事物就是美,语言的美、文字的美、视觉的美,听觉的美、味觉的美,总之美就是让我们的感官非常的愉悦,心灵受到洗涤,境界得到提升。

我们在生活中需要一种安全舒适的感觉,需要在我们劳累的时候让身体和精神得到放松和保持愉悦,因此我们就需要美,而美的创造过程就是艺术的创造过程,因此人的精神生活不能缺少艺术,艺术成了我们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存在,因为艺术可以是美的代名词。

艺术的生命力

艺术在表现过程中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因此有广大的受众基础,在受众里面很多人都会去参与和钻研,于是艺术被一代一代传下来,表现形式越来越精湛,于是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生活中人们的喜爱和支持,如果离开受众或者说这种表现形式没有受众,大家都不感兴趣了,受到新事物的冲击和取代,一些古老的艺术逐渐失去了市场,失去了受众,这个时候这种艺术就要被淘汰,从而失传,只能停留在人类发展和进化的历史中。

那些快要失传的艺术

很多艺术没有了受众,得不到传承,就要被世俗所淘汰,如颖拓、耍牙、扁担戏、皮影戏、黑陶、女书、青铜剑铸造、西江月号子、花儿、信天游、小脚灯、千角灯、船夫号子、船歌、金钱板、吹歌、花鸟字、靠山簧、桦树皮画、剪纸、松枝鸟、动物棋、弹棉花,这些艺术的表现形式有些已经失传,有些已经濒临失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无法适应现代人审美的需求,既然适应不了什么的需求,自然而然被淘汰那是很正常的。

这些传统艺术也正在逐渐失去市场

像京剧、秦腔、黄梅戏、毛笔书法、泥塑、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 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 等艺术正在失去市场,尤其很多地方戏,基本上年轻人都不喜欢欣赏,于是这些艺术形式迟早会被淘汰。

面对传统艺术失去色彩,我们是去保护还是尊重规律

文化是不断更新创造的,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会有源源不断的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同样那些跟不上时代步伐的艺术形式在失去受众市场后,逐渐被边缘化,没有肥沃的土壤只能是枯死,那我们是要极力去抢救保护这些艺术形式呢?还是任由自然规律的发展,让他们自生自灭?

我们每个人都会缅怀过去,时常想起那些记忆中的美,可是在时代的变迁下,我们无法左右年轻人的思想和行为,总不能我们让自己的孩子去做他们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譬如逼迫他们去听京剧、听秦腔,唱信天游等,他们有自己喜欢的王者荣耀、喜爱的电影、喜爱的电视剧;所以有些事情真的是无法挽回的,我们只能看着这些艺术形式逐渐的枯萎、死去,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小结: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历史文化的演变规律,像京剧、书法这些艺术形式,早都应该被淘汰了,留着无用,也许我们不希望它们消失,可是现在有几个年轻人去听京剧、拿毛笔去写字,没有了生活的支撑,这些艺术也就失去了土壤、失去了生命,枯萎是他们唯一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