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万般滋味皆是生活「丰子恺万般滋味」

互联网 2023-07-10 16:45:08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丰子恺万般滋味皆是生活「丰子恺万般滋味」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对于艺术家丰子恺先生的认识,我们通常是从他那一幅幅通俗易懂的漫画开始的。

他的画寥寥几笔线、随心几抹彩,配上有趣的题款,便把一个个故事,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或能映射出一丝丝童趣,或蕴含着某些哲理,或颂扬博爱精神。

从他的画中,我们能寻到一种对生活的平和态度,一种对善与美的追求。

其实,丰先生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早年他师从文学家夏丏尊,深受夏先生喜爱。他翻译了世界上最早的长篇纪实小说《源氏物语》,著有《缘缘堂随笔》、《率真集》等著作。

《源氏物语》:日本平安王朝时期王族光源氏的生活、爱情故事。

这本《万般滋味,都是生活》则是丰先生的散文精选,从中我们可以读到丰子恺生活中的趣事,感知丰先生对生活及艺术的理解。

《万般滋味,都是生活》

下面,我们不妨顺着文集的五个章节,来读一读丰先生的艺术人生。

1人生之味——不宠无惊过一生

丰先生一生可谓是历经磨难。他早年丧父,抗战时举家南迁,后又历经十年动乱而蒙受冤屈,可他始终抱着一种博爱的精神面对世界。他爱这个国家,爱它的人民,爱一花一鸟,当然他最爱天真无邪的孩子们。

权将杨桃当青梅,却伤此心非孩童

在《从孩子得到的启示》一文中,丰先生通过逃难一事,讲述了孩子眼中的逃难只不过是乘车坐船的乐事,进而推出“要撤去世间事物因果关系的网,去看事物本质”的结论。大人们的世界,确实是掺杂了太多的纷扰。

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丰先生表达了对孩子的率真、自然与热情的羡慕之意。他们想哭就哭、要闹就闹,这本是令大人头痛不已的事,可在先生的眼中,这等直率却变成了孩子们的“好”。

因为这些简单纯真之“欲”的率直流露,会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变成隐忍、牺牲或是退却。人,越成熟,越不愿表达真我。

可伴着我们的成长,“欲”这个字,却并不易消减,反而可能会变得更深、更复杂。丰子恺先生希望用童真来唤醒我们对真善美的念想与坚持。

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人生之中,最难的东西,不过是一个“欲”字。它给人添了几番愁;拿不起,放不下,又徒增几多忧。

倘若能不宠无惊过一生,那也是痛快。

回首看时,莫不过一家人、几位友、几声情与几杯酒。

母亲抱着我,我抱着娃娃。

2时间之味——我见青山多明媚

人生最短,一个“渐”字带走了多少秋。

丰先生的一篇《渐》,似乎说尽了时光之于人生的秘密。

人生得以圆滑地进行,莫不过一个“渐”字。容颜改变、境遇变迁,万事皆隐于“渐”,可造物主却偏偏纵容“渐”对我们的欺骗,使人误认为其恒久不变。

丰先生便感慨:

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

正所谓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时光会带走我们的一些东西,可它依然会给我们送来“收获”。

单看字面,有词云: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隆冬羊蹄“假”腊梅,南国探春早迎春

在流光逝去后,一颗懂得欣赏樱桃与芭蕉的心,或许就是岁月赠予我们的果实。

再或是抱着“我看青山多明媚”的乐观,笑看花开花落,静待云卷云舒,亦是同一种泰然。

3孤独之味——幸有我来山未孤

人生最苦,苦到深处一字“孤”。顾影自怜,形单影只,又怎能不生伤悲呢?

孤云 摘自《万般滋味,都是生活》

可丰先生的一句“幸有我来山未孤”则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境界。

“我”的孤独可能是暂时的,可山的孤独却是永恒的。以我之暂时融山之永恒,我与山便有了共情,合二为一的孤独似乎慢慢消融了。

在“孤独之味”这一篇章中,一篇《陋巷》的文章尤为引人深思。它主要讲了丰子恺三次拜访M先生的故事,M是一位独居在陋巷中学识渊博的学者。

时隔多年的几次拜访,时光在二人的生活里刻下了不同的印记。丰先生的母亲已在这期间过世,可他仍时刻与“无常”做着斗争,而M先生的灰发则被岁月染成了银白。

丰子恺执着地为“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白发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等咏叹无常的诗词作画;M先生则在向丰子恺点拨诗集与经文时,顿悟出:无常就是常。无常容易画,常不容易画。

梁上燕,轻罗扇,好风又落桃花片。——浓浓的别意,算是无常吗?

常与无常,本同是生活中平常的事。可常确似过眼云烟,无常却总伴着刻骨铭心。

对无常的感慨,是人之常情;可懂得对常的珍惜,更是人生一大幸事。

4艺术之味——此身已近桃花源

人生最美,只因一个“情”字可寄万物。因为有了感情,敝帚可以自珍,蓬荜亦可生辉。

刘禹锡在《陋室铭》之中也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是把德与志寄予了陋室,可谁能否认,他对陋室也有着深深的感情。

在这一点,丰先生在《美与同情》一文中,更是把“情”与艺术结合在一起。

丰先生说艺术家需具备同情心,不单至人,尚需至物,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好的艺术作品,需要艺术家把情寄予其中,与之产生共鸣,直至体验到美的滋味。

这样看来,我们普通人也是有成为“艺术家”潜质的。

譬如作家满怀热情地创作,音乐家富有感情的演奏。再推而广之,我们用心尽力地去做某事,都是投入了感情,只要能发现其中的“美”,我们又怎能说自己不是在坚持自己的“艺术”呢?

更何况身边那么多可爱之物,即使身处陋室,心亦可在桃花源。

吾爱之物,便是“艺术”。当然,若是能再遵循些美的自然规律,那当然再好不过。

5生活之味——人间有味是清欢

生活之味,苦辣酸甜,冷暖自知。可人生有一种至味,却是清欢。

它可以是儿时的记忆,可以是梦的印痕,更可以是身为人父的喜悦,还可以是品尝一块喜欢的胡桃云片。

生活总不可能事事如意,可生活中的一事一物,却可含着清雅恬适之乐。

丰先生一生践行着自己的做人准则,即使晚年饱经磨难、身患重病,也完成了《护生画集》的创作,履行了他对恩师李叔同的承诺。

他热爱生活,也把生活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永葆童真,乐此不疲地去生活。

就如先生所说: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确实,万般滋味,总归生活。

突然送花,愿您心情如画。

挤进书里就够了?腰杆似乎可以挺直了

一只鸳鸯在锅中,另一只也要飞进去。

跌了一跤,有人来扶最好;没有,坐坐也无妨。

#头条品书团#@趣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