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观察》2020年第8期目录表「青年作家2020年第一期目录」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美术观察》2020年第8期目录表「青年作家2020年第一期目录」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美术观察》2020年第8期封面
卷首语文 / 牛成诚
7月20日,北京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调至三级。疫情已平稳可控,社会生活趋于正常。然而,由疫情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或阴影却并未完全退去,艺术康复因之蔚然兴起。
事实上,不仅是重大灾害过后,就是日常生活之下的人们,也会因不同年龄、职业、身份、地域等而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不健康;甚至,太过丰富的物质生活,也都有可能带来内在世界的空虚与无聊。压抑、焦虑、烦闷、孤独、迷惑、无助、对抗等负面心理,谁都会或多或少有染。
心理不健康终究是个魔障。艺术可以将它刺穿,让空气澄澈,让光明绽现。艺术康复建立一个内在冥想的空间,托付一个可以坦露心声的听者,洞开一个朝向外部世界的窗口,在撒满了温煦、善意的通道上,让我们自己前行,向着阳光与美好。
艺术疗愈被定义为非语言治疗,它所凭藉的主要是绘画、舞蹈、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但,艺术恰恰是一种最为平易、通用的语言,它会让所有的人看懂、听懂,感觉到、体验到。艺术疗愈是综合了艺术、心理、医学、教育等方法与智慧的大艺术,它有时却只用一支笔、几管颜料、一首曲子、几个道具,就能让心灵之花奇迹般绽放。它以艺术的方式,激活内在的本能与潜力,让内心与世界握手,让生命呈现其厚重与宽广。
然而,艺术并不是扮演一个拯救者;它是在真挚信任目光下的对话与体贴。艺术疗愈更不是艺术自身的大肆表现,而是将艺术融汇到参与者的具体认知与体验行为之中,让他如沐春风。艺术退到了后台,在那里微笑地陪伴。疗愈参与者从容地展开角色,甚至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在他的面前,绿草如茵,他看见自己,也看见蓝天与远方。
在这里,艺术因为服务于人心,更显出本真的力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艺术之手伸向一双双心有所困的求助之手,它自身也就获得了真实而原生的成长力量。在这里,人们以爱的名义相互扶持、相互滋养。那些为人们提供心理帮助的艺术、心理、医学及教育工作者,难道不也正在这一过程中收获着快乐与欢欣?
当心理的阴影挥之不去,就让艺术将它照亮。
目 录卷首语
【观察家】 ART OBSERVER 主持人 缑梦媛
[热点述评]
艺术疗愈之途
访谈
艺术疗愈是为了让今天的人更幸福——专访吴洪亮 孙嘉
艺术的疗愈性——专访孟沛欣 聂槃
观点
艺术疗愈关怀城市青年之实践 李小知
非言语沟通——艺术疗愈对灾后心理重建的“介入” 沈森
超语言表达、解读图像、小组治疗——艺术介入创伤性哀伤的三种机制 王蕾
直面疾病:艺术疗愈的三个代表性思路及案例 尹丹
美术治疗在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马芸
[前沿报道]
艺事综述
2020年“云端”毕业展观察记 吴彧弓 聂槃
当石窟走进博物馆:近期三大石窟艺术展评介 陈文波
巍巍齐鲁 浩浩汉风——“齐鲁汉风”展览侧记 许洪林
再现场
何以超越?——回望“颜真卿: 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展 吴彧弓
艺汇
【美术学】 FINE ART RESEARCH 主持人 徐翎 秦韵佳
[史学]
赵孟頫《竹石幽兰图》鉴藏与流传史疏证(下) 黄厚明 杨嫣
由宋元锦灰堆到近代八破画——对“锦灰堆(八破画)”历史演进之研究 李春阳
徐悲鸿入“北大画法研究会”探微 王文娟
[学人档案]
台静农和他的书法史研究 祝帅
[学院文萃]
论阎次平《四季牧牛图》的时代性 杨晓霖 徐声
登山穷源与髡残山水画的拓展 邵晓峰
夏圭横卷山水的“卧游”意蕴 吴越滨 杨颖
清代宫廷花卉长卷研究——以邹一桂《百花图卷》为例 郑博文
萧愻“中年变法”时期山水绘画风格窥探 陈晨
敦煌壁画中“花树”图式造型研究 任丹泽
太原明秀寺壁画诸天图像考 孟冠华
论威廉·沃林格的“抽象与移情”艺术理论 廖上飞
岩彩材质“本土化”问题之探究 陈静
当代油画的色彩表现与抽象造型方法 季妍
基于行为互动的海报创意设计研究 田惠莹
【国际视野】 INTERNATIONAL VIEWS 主持人 王红媛
[国际论坛]
情境迁移与经验演绎:20世纪上半叶美国观念艺术的两种表达策略 聂皓雪
基思·哈林作品中被忽略的视觉元素及其内涵溯源 徐腾飞
不确定的真实——马奈的而立之作《杜伊勒里花园音乐会》 龚之允
【美术家】 ARTISTS 主持人 阴澍雨 张译丹
[时代人物]
自在、自然、自由——梁明诚的雕塑人生 夏天 郅敏
[本期名家]
丹青隐墨,墨隐水——读李翔的“渍色”山水法 方辉
[案边点滴]
有序延展的空间——曾健勇谈水墨创作 阴澍雨
[品评]
透过笔墨的猜想——看吕品田的山水画创作 贾磊磊
原乡的守候——孔阳油画解读 熊爱琳
存在的视觉境域与碎片嬗变——王少斌绘画赏析 陈瀚
当代语境下的写实坚守——刘宏达朴素与永恒的质感表达 黄茜
平常情景中的生命力——浅析武大明绘画中的结构语言 毛思潮
[心路]
我的千毫皴与焦墨山水画创新 穆家善
澄怀之心拟太虚——《墨色太行》创作心路 孙岩
水墨人物画新现实语境的表现与扩张 秦嗣德
当代水墨画审美构建的现实主义需求——我的水墨人物画创作反思 刘存有
摹古论今——谈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写生”意识 武建亭
谈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崇真尚美” 张明亮
综合材料绘画的时代特征 吴守峰
守正与守心——在风景中营造风景 陈健勇
水彩艺术的意境美 王腾飞
物象、情境与意境——浅谈我的水彩时尚插画创作 夏妍
数字建构与实体生成——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参数化亭》的设计实践 洪吴迪
景观设计手绘方案及实践 徐贤如
传承与拓展——浅谈东莞非遗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苏专
[展厅]
王宏楠作品
李国达作品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