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美学「极简主义艺术」

互联网 2023-07-09 19:50:04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极简主义美学「极简主义艺术」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Less is more” ——密斯·凡德罗

1 价值1.2亿元的“空白画”

Robert Ryman在工作室中,《纽约时报》网站

2020年,一幅名为《无题》的油画由苏富比拍卖行在纽约拍卖。用常人的眼光看,极简主义大师罗伯特·雷曼(Robert Ryman)创作的这张正方形画作明明就是一幅“空白画作”。

Robert Ryman《无题》,布面油画,48.5×48.75寸,1961年

当它被估价高达1500万至2000万美元(约9000万至1.2亿元人民币)时,自然就引起了大洋彼岸的惊诧、调侃和质疑,这是块“墙纸”吧?

它真的是一幅画。

Robert Ryman《无题》(局部图)

初看一片白,让人摸不着头绪的作品,其实是探讨绘画表面与光线、空间关系的结果。仔细观察会发现正方形的画布上,被涂上了厚厚一层颜料;在白色的表面,依稀有一些绿色和蓝色的痕迹。

罗伯特·雷曼的许多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他的画框边缘,他总是在边缘上留下了各种鲜明的痕迹,以展示作画的过程。虽然他的作品都是极简的语言,可是却呈现出多种的面貌,就是因为每件作品的颜料、材质和技法都在变化。

他最著名的言论便是“画什么不重要,怎么画才是个问题。类似尺幅的雷曼作品大多数都收藏于全球各大博物馆中,包括MoMA、泰特美术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等。仅MoMA美术馆就已收藏28幅雷曼的作品,业内人士认为,流通量小是其估价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 以简驭繁

极简主义 (Minimalism)最早出现于50年代末期,被认为是抽象艺术的一种极端表现方式,是现代艺术中简化倾向的颠峰,是颇有禅意的西方艺术。

Regine Schumann《Regine Schumann – Jump!》,2012年

在极简主义出现之前,艺术被认为是对真实世界的描写,描写的对象中有人物、场景或者仅仅是艺术家的情感与感受。而极简主义的形式,通过使用简单、无任何含义的几何图形来完成自己的创作。弱化人的主观性情感与判断,朝单纯、逻辑的方向发展,让物体自身以最原本的形式展示于观众。

唐纳德·贾德《无题》,黄铜、蓝色树脂玻璃, 83.8cm×172.7cm×121.9cm,1991年,索罗门·古根海姆美术馆藏

如果说,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的西方现代艺术史中,绘画是决定性的主力,那么随着「抽象表现主义」的退却,「极简主义」和「波普艺术」的崛起,雕塑在现代主义艺术史中,首次取代绘画成为现代艺术的主要角色,则始于极简主义之父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

唐納德・贾德专展(1928-1994年),MoMA美术馆六层,‬2020年

他标志性的雕塑形象:一个个没有装饰、没有内容的木头或金属盒子——不仅被后来的很多艺术家所引用并重新演绎,而且还在不断重复,成为国际建筑和设计的重要元素。

唐纳德·贾德《无题》,铜、亚克力板,15.2×68.6×61cm,1987年

强调材料的简朴和形式的纯粹的同时,也在作品中探索物体和其创造空间的自主权和本质,追求没有层次的极自然呈现方式。他所探索的真实空间存在于堆叠方块的空隙之间、天花板至地板之间,亦同時存在于光线折射在墙面的阴影之中,但其核心更在于观者与空间共处的丰富感官经验。

唐納德・贾德《无题》,彩色铝合金、不锈钢,150x750x165cm ,MoMA美术馆六层,2020年

作品中,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方形箱体,从上到下保持着同等间距,垂直固定在墙壁上,这是贾德标志性的构图方式,也因此被称为“盒子艺术家”。如果说草间弥生的圆点可以看作是组成万物的基本单位,那万物的单位似乎也可以是方形。

方形明确、硬朗的线条给人秩序和理性的观感,容易使人联想到一些井然有序的事物、有理有据的言论和规矩方正的建筑。

“唐纳德·贾德:专用家具”展览现场,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2018年

在工业革命之后,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倡导消费主义的趋势下,极简主义的产生极大促使了商品的被消费。不得不提的是,如今我们谈论的极简主义,除了艺术思潮和风格设计之外,在信息和物质过剩成为时代的背景下,它还变成了一种备受当代年轻人推崇的生活方式。

3 秩序与平衡的延续

密斯·凡德罗(1886-1969年)

德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是极简主义的重要推崇者之一。他曾说:“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意指建筑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减少”,而是去除不必要的繁杂,有所考量的“精简”。

极简不仅仅是简单,更是被提炼出来的纯粹和精华。大约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极简主义开始融入到室内设计领域。

简约风格的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大众对色彩、材料等生活美学质感的追求变高。

丹麦设计师 Verner Panton 在 1960 年设计的Panton Chair

传到日本的极简主义,以安藤忠雄、原研哉、深泽直人为代表的设计师,均在自己的作品中主张“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美”。设计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味,进一步推广了极简主义。

在生活、家具中的极简主义,推崇的是生活方式的最简化,把生活里不必要的东西都舍弃,尽可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纯净”的人,更贴近感性主义。简单的东西使大脑识别起来更轻松,在复杂的环境中回归简单,更突出了本身。

往往喜欢这种风格的人时尚又不失传统,生活讲究精致,对他们而言,单一色调,简单搭配,暖色也好冷色也好,既要清晰也要有较好的整体性。在视觉上的呈现便是其轮廓更为利落,线条也更为流畅,看似简洁却足见深蕴。

极简这两个字充满了哲学意味——从混沌中找到规则,从内心深处找到自己的真需求。正如事物的发展有二种状态,一种是由简单变为复杂,另一种是复杂变为简单。

缩减的需求并不是无欲无求,而是不断的内省,发现自己真的想要的是什么,以及为么。或许这才是极简主义的魅力所在: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主动权——Less i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