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喜欢什么娱乐活动「日本洋务运动」

互联网 2023-07-07 20:27:22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日本人喜欢什么娱乐活动「日本洋务运动」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看戏是江户人最大的消遣,无论是武士还是商人、手艺人,甚至女性都乐在其中。相扑也很受欢迎,有许多表演歌舞伎和相扑活动的锦绘(世俗画)出售。

日本弘化年间第一代歌川国贞画劝布施大相扑比赛之入场仪式图。

该画作描绘了大相扑开赛前力士们在赛台上举行仪式的情景。

画面左侧是已经入场的西方力士,右侧则是上场的东方力士。

很多锦绘都以这种构图方式描绘相扑以及相扑比赛的盛况,并介绍拥有高级头衔的相扑力士,带有明星秀的意味。

江户前期,相扑在京都、大阪等周边地区相当盛行。但到了18世纪后半叶,由于著名力士的参加以及专供幕府将军御览的大相扑赛事的举办,江户逐渐成为相扑比赛的中心并得到繁荣发展。

日本江户时期仿照相扑台与相扑裁判指挥扇而制的烟具盘,就是把象征相扑的裁判指挥扇和相扑赛场的场景融入到设计中,立体再现了江户时期采用的赛场样貌,成为了解当时相扑竞技的珍贵资料。

日本享和三年式亭三马著、胜川春英、歌川丰国画《剧场训蒙图集》,是一本运用插图解说歌舞伎各种相关事项的启蒙读本。

凭借以写滑稽小说著称的剧作家式亭三马的巧妙构思,将歌舞伎的世界比作一个国家介绍给世人。

他幽默地讲述了歌舞伎作为一个国家自创立以来发展的历史,从当代明星演员到后台工作,甚至到发型、化妆、舞台上出现的动植物,都一一做了详尽的介绍。

日本天保年间歌川广重画东都名胜二丁町戏剧繁荣图。

这是汇聚歌舞伎戏剧表演的二丁町俯瞰图,画面中央上方带高台的建筑叫“市村座”剧场。

以“市村座”剧场为中心的葺屋町和与之相邻的以“中村座”剧场为中心的堺町合称为“二丁町”。

直至因天保改革,戏棚搬迁到浅草猿若町为止,这里一度作为江户歌舞伎演出的中心,曾经热闹非凡。

日本文化十二年至天保十三年歌川丰国画戏剧大繁盛之图。

一般认为,这幅图取材于文化十四年三月首演的《樱姬东文章》中的歌舞伎舞蹈。

舞台中央左侧的人物是第七代市川团十郎。观众席上从盛装打扮的女子到单手拿食物看戏的平民,各色人物布满画面,说明当时的歌舞伎艺术受到各阶层人民的广泛喜爱。

市川团十郎是日本一个从江户初期开始就饰演歌舞伎的世家。到2013年为止,已经传承了12代,历代剧团主演都承袭“市川团十郎”这一名号。

日本明和九年中村班的登场亮相名单,第一代鸟居清满画。江户时期的歌舞伎演职人员大都和剧院签订为期一年的合同,时间一般为当年的11月到次年的10月。11月是剧团在一年中的首次亮相,全体演职员都要粉墨登场。在此之前,也要介绍新的演员,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本展品的上半部分罗列了演职员、剧作家、伴奏以及舞美设计等工作人员的名字,下半部分并排展示了演职员的画像。文字或画像的大小以及排序是根据剧团中演员们的序列而决定的。

日本天明四年宝田寿来作词、第一代鸟羽屋里长画常盘津本《积恋雪关扉》,是一部以在大雪中开满樱花的逢坂山关卡为舞台背景,由平安时代的歌者及樱花仙子以舞蹈形式表现的歌舞伎剧目。

该剧的舞台效果梦幻而多变,当时颇受欢迎。即便在当代,该剧也被频频上演。表演者在三味弦的伴奏下,一边舞蹈一边合着“净琉璃”的曲调。故事在旁白和音乐的节拍中娓娓道来。

这本是旁白诵读的格律韵文。据说曾经有很多人练习此韵文,所以从江户后期到明治时期作为样本被繁复印制出版。

日本文化八年歌川丰国画《助六由缘江户樱》锦绘。

这幅锦绘取材于歌舞伎代表剧目之一的《助六由缘江户樱》,描绘了文化八年二月在市村座剧场首演的情景。

中间站立着为第七代市川团十郎饰演的助六(主人公),左边是第五代岩井版四郎扮演的扬卷(艺妓名),右边是第五代松本幸四郎扮演的意休(另一角色名)。

在歌舞伎的世界里,有世袭艺名的习惯,市川团十郎是其中最有名望的名号。最初饰演“助六”的就是第二代市川团十郎,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注1: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注2:文字参考展览说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