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书法家全是丑书「书法界丑书」

互联网 2023-07-07 20:27:0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今天的书法家全是丑书「书法界丑书」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丑书”这两年一直争议不断,有愈演愈烈的势头,对抗也逐渐升级,从开始的单方面批评,已经演变成为双方论战的局面。

图文无关

其实“丑书”的出现还真不突兀,而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在的书法环境与古时大不相同,书法已经成为纯艺术,并且进入到了职业化发展阶段,书法家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书法的纯艺术性和职业化发展促使“丑书”诞生。

图文无关

古时候书法是沟通的主要方式,无论基于什么理念的创新,都会以能够识读为标准,识读困难的作品肯定会被时代摒弃。所以古时很难出现特别另类的“丑书”。

图文无关

而今书法已经成为纯艺术,不再是沟通的必须方式,基于识读的创新约束被打破,大部分创作都强调矛盾、对此等艺术理念,而识读性则被考虑的很少,甚至不再是必须要素,诞生了很多突出整体艺术感,但是识读困难的书法作品。能否易于识读,是评价“丑书”的主要标准。而书法艺术的审美认知程度,决定了对书法作品的识读。

图文无关

书法的职业化发展加大了书法艺术的审美认知差距,职业书法家们在不断抬高书法审美标准,这是大批书法家专注书法艺术研究的结果。他们将书法艺术研究得越来越深,总结的审美标准也越来越高,以前可以列为上品的工整、俊秀品相的书法作品,现在都沦为入门级别。书法审美标准的抬高,凸显出书法家艺术造诣的高深,让书法家拥有了崇高的艺术地位,但也严重超过了普通大众的审美能力,加大了书法艺术审美的认知差距。

图文无关

另外职业书法家高高在上的创作理念,也造成认知差距的进一步加大。他们认为作为书法艺术家,书法艺术创作的目的不是迎合普通大众的审美情趣,而是引领时代的审美方向。他们从根本上拒绝普遍认同,而是力求满足书法家们聚众自嗨的需求。这样强调主导性的创作理念,已经严重脱离普通大众。

图文无关

再者职业书法家之间的相互竞争,也造成认知差距加大,职业书法家们在抢夺书法审美的主导权,书法家们在努力扩大自己书法风格审美标准的影响力,造成书法审美标准的混乱,民众无所适从,认知差距自然就会加大。

图文无关

创作理念的改变和认知差距的加大,造成很多书法作品不能被普通大众识读和欣赏,这样的作品也就都成为普通大众眼中的“丑书”。

图文无关

众多职业书法家一生都在研究书法,在行业内卷的压力下,基于传统的书法造诣已经不能满足更高的艺术理想要求,另辟蹊径就成为书法创新的重要途径。

图文无关

有些书法家将以前不被重视的,非常原始、粗糙的古代书法碑刻当成创新借鉴载体,从中汲取到了拙、稚的味道,创造了返璞归真的书法风格,这些风格与传统俊秀风格形成对立,所以自然就被贬为“丑书”。

图文无关

也有书法家学习外国书法创作理念,创作出忽视传统技法,强调意境的书法作品,但是这些作品表达的意境很难被普通大众领会,视觉上又缺少传统美感,肯定无法得到普遍认可。

图文无关

还有书法家汲取其它门类艺术理念,创造出以书法为元素的前卫艺术形式,由于冠着书法的名号,被认为是亵渎书法,也被列为“丑书”。

图文无关

书法的纯艺术性特征和职业化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丑书”形成的必然原因,所以“丑书”的出现不是少数书法家博关注的投机之举,而是书法发展必然的产物。

图文无关

人们对“丑书”的排斥态度,主要是担忧书法被引入歧途。其实这种担忧大可不必,我们有几千年传承的书法审美标准,有千万部流传至今的书法作品,这些强大的基础,是无法被短暂而混乱的发展局面撼动的,历史终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不符合历史潮流的书法作品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无法承担引领书法艺术发展方向的重任。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