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世界经典名曲「世界古典音乐欣赏名曲十首」

互联网 2023-07-07 17:59:07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古典音乐世界经典名曲「世界古典音乐欣赏名曲十首」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学习器乐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很多不同体裁的作品,奏鸣曲,赋格曲,练习曲,幻想曲……这些不同的音乐体裁其实具有各自的表演目的、乐曲内容、音调节奏特色、演出场合等等,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些不同的体裁吧~

1.圆舞曲(Waltz)

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

圆舞曲又称“华尔兹”,早期是用于社交舞会的一种乐曲体裁,通常采用三拍子的节奏。现在广为流传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快板,其特点为节奏明快,旋律流畅,伴奏中每小节常用一个和弦,第一拍重音较突出。

2.小步舞曲(Minuet)

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是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盛行于18世纪,以中庸的速度和优雅的风格为特色。早期小步舞曲大都是从第一拍开始,但到了古典时期则变成了从第三拍开始,用于舞蹈场所的小步舞曲,速度一般比较慢,重音多落在第二拍上;而作为单独演奏的乐曲,速度则会较快。

3.变奏曲(Variation)

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

变奏曲是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例如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它以《小星星》的旋律为主题,随后通过在主题基础上进行装饰变奏、音型变奏、和声伴奏等方式,一共发展了十二个变奏。这种变奏方式就是保持主题的基本骨架而加以自由发挥。

4.随想曲(capriccio)

帕格尼尼《a小调随想曲》

随想曲是作曲家凭幻想创作的乐曲的通称。它的结构自由,技术艰深,性质奇特,更不受主题约束,热情奔放。古今的含义各不相同,早期的随想曲,是一种自由的赋格曲,所谓赋格曲,是各声部互相模仿的复调乐曲。后来,随想曲泛指各种自由形式的乐曲,其中不受主题的约束,作曲家可以任其奔放的乐思自由驰骋。

5.狂想曲(Rhapsody)

李斯特《第二匈牙利狂想曲》

狂想曲这个名词源于古希腊的史诗咏吟者,他们用乐器伴奏歌唱或朗诵,后来在专业创作中是指以民歌曲调为主题而发展的器乐幻想曲。大多数“狂想曲”是以缓慢的民歌曲调为基础进行变奏,又与宣叙调式的段落和快速的民间舞曲段落相对比,音乐富于民间特色。李斯特的这首钢琴作品就是很有代表性的狂想曲体裁。

6.奏鸣曲(Sonata)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

奏鸣曲是一种大型器乐作品体裁,是乐器独奏或重奏作品中的常见体裁之一。在海顿、莫扎特时期,确立了三个乐章的奏鸣曲形式(快板—行板—快板),而在贝多芬的发展下,奏鸣曲体裁又向前迈了一步,就乐章数量来看他的作品包括三个乐章,有的扩展为四个乐章。

7.交响曲(Symphony)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交响曲是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一般为管弦乐团创作,是一种大型的管弦乐套曲,更显表现力以及恢宏的气势。交响曲源于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海顿时期他将交响曲带向一个新高峰,莫扎特遵循其榜样又突破,而贝多芬更将交响曲在表现情感的能力上提升至新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