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真实性的理解「文学的真实性是什么」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文学艺术真实性的理解「文学的真实性是什么」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上初中时,历史课本和文学类书籍对秦始皇的描写,大多都是“暴君”:他实行了“焚书坑儒”, 修建阿房宫劳民伤财等。给我小时候的印象是个历史上的“坏人”。
现在的文艺作品对秦始皇的描述:结束数百年的诸侯割据和动乱,建立统一的王朝,实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实现了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的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不可抹灭的作用。可以说是千古一帝,万古流芳啊。
对秦始皇描写的反差,其实就是对秦始皇功过是非的重新定义和定位。
这就是定位不同,看待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的侧重点和“角度”也不同,哪怕都是真实的事件,但给予人的结果却是相反的。
文学是人写的,能成为“文学艺术”的作品,都融入了作者对作品中的人和事极深的感悟和情感,把不同地区、不同事件在同一件作品中通过巧妙的结构、串联在一起去,融合在一起,进行提炼和升华,形成语言精练但内容丰富,小人小事但内涵深刻的作品。真实的人物和事件在文学作品中都是经过作者“艺术加工”过的,否则那就是一篇“叙事”的文章,和现在的各类“新闻报道”差不多吧。
文学作品怎么对真实的人和事进行描写,某些时候还与作者的思想倾向有较大关系,视作者在“艺术加工”过程中,对文中表述内容的看法、理解以及作者“产生的情感”来决定。可以有立场,也可以无立场,且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对事物的重新认知等,立场和定位也可能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