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浮雕工艺「翡翠巧雕」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贝壳浮雕工艺「翡翠巧雕」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国成)
贝壳浮雕属于宝石浅浮雕的一种,宝石浮雕是一门古老的工艺,早在4000多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就已经出现了使用浮雕印章在软质材料上留下印记的记录。将这种浅浮雕工艺纯粹用于饰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时期。
贝壳浅浮雕艺术出现在古希腊,是因为地中海出产这种适合用来浅浮雕创作的缠丝玛瑙贝壳。贝壳的表层和底层有两种不同的颜色,通过对表层白色的钙化物的雕刻,同玻璃质的深色底层形成对比,就能在厚度仅为1-2毫米的贝壳上营造出立体感很强的气氛。
现存的各种关于贝壳浅浮雕艺术起源的文献版本,都无一例外的证明了古希腊艺术家是浅浮雕艺术的鼻祖。根据法比奥的说法,当时有一些缠丝玛瑙贝壳被海浪冲到沙滩上,经过同各种沙石的摩擦,有的贝壳表面形成了一些图案,而此后当地的希腊艺术家意识到贝壳可以进行雕刻并且能够达到一种特殊的效果,随后希腊艺术家就开始了在贝壳上的浅浮雕创作。
后来这种技艺流传到了法国,并且在那里大为发展。后来在法国统治那不勒斯的时期,法国人带来了这项技艺并且发扬光大,一时间意大利南部港口城市那不勒斯成为了世界贝壳浮雕艺术的中心,云集有世界顶级的雕刻大师。
雕刻固然需要贝壳原材,而位于那不勒斯附近的希腊塔历来是一个海港重镇,这里的渔民和商船穿梭在全世界的航线之上,渔民所捕捞的上好贝壳给浮雕艺术提供了绝佳的材料。由于当时那不勒斯堪称全世界贝壳浮雕艺术的中心,直接导致了而全世界打捞贝壳的渔船都汇集到希腊塔港口,辉煌之程度不可想象。
当时身在那不勒斯的雕刻家们每个周末都会来到希腊塔来挑选所需要的贝壳,但是由于交通上的不便,逐渐有雕刻家把作坊转移到希腊塔地区,并且这种现象最终发展成了一个大的趋势,而那些留在那不勒斯的雕刻家则更多的偏向商业利益,主要雕刻一些简单的贝壳浮雕作品当作纪念品出售。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进,跷跷板的重头最终的落在了希腊塔,这里雕刻家最多的时候大约有500-600人。19世纪初法国王室还在希腊塔开办了贝壳浮雕学院,把这种技艺推向了鼎盛时期。
不过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进,尤其是步入工业时代之后,从事贝壳浮雕的艺术家数量开始减少,现在这个地方的从事贝壳浮雕的艺术家数量已不足50人,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出于商业的目的,不再追求作品的品质,只有不到10位艺术家能够保证顶尖的水平。其中最出名的当数奥塔维亚诺家族的父子兵。其中父亲帕斯卡勒得益于年幼时跟随大师夏兰卡一起学艺的11年经历,在贝壳浮雕方面登峰造极。他的儿子法比奥在儿时便受父亲雕刻艺术的耳濡目染,并且结合了近10年的学院教育,现在已经成为最年轻的贝壳浮雕大师。
脆弱的贝壳只能接受手工雕刻
在贝壳浮雕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奥塔维亚诺父子所使用的技术完全遵从19世纪初的形式,因为当时的那不勒斯人已经将这项技术推倒了极致。雕刻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只有各种型号的刻刀,大号的刀面宽约6厘米,而最小号的则只能说是极细的钢针。
按照帕斯卡勒的说法,贝壳浮雕是目前为止唯一一种不能使用机械手段完成的作品,只能完全依照传统的手法手工雕刻,如果用机械的话,贝壳就会遭到破坏。帕斯卡勒说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的看到贝壳的细胞组织,他认为贝壳是一种有生命的载体,所以必须要用足够细腻的手法加以对待才能够创造出美的作品。
的确,贝壳不同于普通雕刻用的石材,它没有统一的厚度,而且每一片贝壳中表层的厚度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厚1.5毫米,有的地方可能不足1毫米,而且很难保持在一个完全平整的表面。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机器能够进行贝壳浮雕的创作,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困难,贝壳浮雕依然保持着每件作品的唯一性和人性。
贝壳浮雕创作一般来说分成七个步骤,分别是贝壳的初步切割;在贝壳里层用铅笔勾勒出所需部分的二次切割轮廓线;切割;打磨外圈形成所需形状;加热沥青、石膏和蜡的混合物把贝壳片固定到短木棒的一头;雕刻;清理和抛光。
在这七个步骤里,最为考验手艺的要数雕刻步骤。在雕刻阶段,雕刻家首先要用大号刻刀把贝壳的外层粗糙表皮去掉,然后用铅笔勾画出草图,去掉多余部分的钙化物以测出贝壳雕刻层的厚度,进而确定后续雕刻的深浅以及在什么地方呈现最突起的内容。在雕刻的时候,首先用比较大号的刻刀勾勒出轮廓,最后用极细的钢针进行细节的描述。创作完成之后只需要把作品连同短木棒一起放到冰箱里冷却,用于固定贝壳片的石蜡混合物就会收缩,这时贝壳作品就会轻而易举的脱离下来。这种用石蜡混合物固定贝壳的做法是19世纪初延续下来,从这一个细节上我们就足以见得当时这种传统的雕刻技艺是何等的登峰造极。
进一步解释雕刻创作的时候,法比奥介绍说雕刻家一般同时进行多件作品的创作,每隔几分钟就需要更换一件作品进行雕刻,因为如果长时间在同一件作品上进行创作,眼睛就会产生视觉疲劳,导致不能发现所雕刻作品的缺陷。为此必须不断的更换作品来使眼睛保持新鲜感,这样才能够在创作的时候不断的发现作品上需要改善的地方进而不断的改进。
贝壳微缩浮雕代表最高境界
贝壳浮雕最早主要用来进行女性人物肖像的勾勒,那时的很多贵族女性都钟爱于这种艺术制作的胸针、戒指和挂件。进行这种人物肖像的创作对于雕刻家来说是一件比较简单的工作,所需要处理的细节有限,而且其中很多流程都已经形成了模式化。而在奥塔维亚诺父子组成的贝壳浮雕团队那里,更追求在贝壳浮雕上展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古希腊神话的题材,创作了很多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些精品,其中的题材包括莱奥纳多·达芬奇的作品《最后的晚餐》,博蒂切利的《春》,安东尼奥·卡诺瓦的雕塑作品《美惠三女神》和米凯朗基罗《最后的审判》等。
贝壳浮雕是一门耗费时间的手艺,对于每件标准尺寸的作品,规格大约4cm*6cm,需要2周到2周半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帕斯卡勒创作的那些大型的微缩浮雕作品,比如《宇宙审判》和《拉斐尔的房间》等,每一件都花费了大概2年多的时间才完成。我问帕斯卡勒这些大的作品如果卖的话是什么价钱,他的回答却是“这些作品都是唯一的,花费了很长的时间,需要放到博物馆里”。他介绍每一幅作品的时候都像抚摸着自己的孩子,充满了骄傲和喜爱的感情。
对于这些大型多品的创作,帕斯卡勒直到40多岁的时候才开始进行,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阅历也随之增加,同时对雕刻技艺的领悟更加透彻,所有那些之前的雕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都为他驾驭微缩浮雕的创作打下了基础。他的那些创作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包含了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以使得题材中的各种形象更加适合浅浮雕这种手法。
这种微缩浮雕的技艺源自于他的师傅夏兰卡,在贝壳浮雕上面我们可以看到油画和壁画所无法直接表达出来的立体感。由于这样的作品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在现在这样一个缺乏耐心的社会,这种技术正面临着失传,奥塔维亚诺父子已经是坚守这项技艺的最后大师。在方寸之间,我们可以看出雕刻中的细节,比如每一个衣褶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这正是一个雕刻大家内心平和的体现。进行贝壳浮雕的创作,雕刻者必须有一颗平和的心,不能急躁。如果一个人内心不够平和,他雕刻出来的东西就会显得不够细腻。帕斯卡勒在跟从夏兰卡学艺的时候,师傅可以通过浮雕作品来分析一个雕刻家的性格,由于当时帕斯卡勒还在学徒阶段,并不能明白这其中的奥妙,但是他现在回想起来则认为,作品中的细节的确能够反映出作者的性格。
奥塔维亚诺家族和贝壳浮雕的结缘
奥塔维亚诺家族并不属于最早接触贝壳浮雕艺术的那一批人,帕斯卡勒直到1947年才把贝壳浮雕艺术和家族联系到了一起。那时候帕斯卡勒上小学二年级,当时不满十岁的他经常被家门口饭店的老板叫去给雕刻大师夏兰卡送外卖。帕斯卡勒也很乐于干这件事情,因为每次夏兰卡都吃不了多少,并且把剩下的饭菜都留给帕斯卡勒吃。就这样经过了两个月左右时间的送饭经历,夏兰卡对这个小孩子萌生了好感,就问他愿不愿意来到作坊里学徒。当时帕斯卡勒因为不想去上学,便答应了大师的邀请。但是他的母亲开始不想让他来学徒,怕他吃苦。但是最后还是同意了,并且跟他说“你如果去,就得好好干活,好好学手艺”。
自此帕斯卡勒就来到了师傅夏兰卡的作坊,一学就是11年。在那11年当中,夏兰卡的作坊只是管饭,并没有给帕斯卡勒发过一分钱工资。但是帕斯卡勒对此毫无怨言,在师傅的指点之下慢慢的学会了全部的浮雕手艺。帕斯卡诺说在他这一生中,唯一没有遇到困难的事情就是学习这门手艺。后来在他母亲去作坊看他的时候,夏兰卡说“您的儿子有双黄金般的手”。正是这双黄金般的手,让帕斯卡勒一直继续着这门传统的手艺。
结束了11年的学徒生涯之后,帕斯卡勒就开始了自己的贝壳浮雕创作之路,最开始的时候主要雕刻一些小件的东西,比如涉及庞贝古城题材浮雕作品,卖到那不勒斯的旅游商店以赚钱养家。
帕斯卡勒有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女儿做律师,另外一个女儿做贸易,而法比奥则继承了父亲的这门手艺。根据法比奥的回忆,小时候他就站在边上看父亲进行雕刻,慢慢就耳濡目染的喜欢上了这门艺术。中学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雕刻一些简单的作品,高中时他选择了希腊塔一所艺术学校的雕刻课程,学习在红珊瑚和贝壳等材质上的浮雕,下午没课的时候他一般都去父亲的作坊帮工,一周大概能去三四次。最开始的时候只是进行贝壳的切割,去除粗糙表面等简单的工作,慢慢的也就学会了雕刻的技艺。
高中毕业后法比奥进入了那不勒斯美术学院学习雕塑,由于之前只是接触过微雕的工作,在大理石等材料上的雕塑让他深受震撼,他也曾经进行过一些大型雕塑的创作,但是慢慢的热情又回到了浮雕上面,材料也回到了贝壳,因为他认为贝壳浮雕同大型雕塑有很多反差,因为大雕塑主要注重比例和动作,而微雕除了对这些方面的要求,还更加追求细节方面。
当他父亲让他好好考虑是不是真的要学习这门手艺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因为他喜欢这门艺术。用法比奥的话说,“如果让我更换工作的话我不知道能做些什么,因为从我记事起就在接触这项工作,这已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而且我不认为这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热情。每天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我不认为是去工作,而是跟随着热情,去创造一些东西”。
在贝壳浮雕的创作之路上,法比奥把学院派的理论和父亲传授的经验结合到了一起,迅速成长为知名的雕刻大师。关于父亲的帮助,他说“父亲对我的帮助很大,因为这种技艺需要很多经验,在我父亲的帮助之下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父子齐上阵传承和发扬正在消失的贝壳浮雕艺术
贝壳浮雕这项技艺需要从小学习,但是由于现在教育制度的限制,不可能再继续以前他跟随夏兰卡大师在作坊里学徒的那种模式,因为根据意大利的法律,如果一个学徒要跟随他学习手艺的话,他也同样要支付给学徒工资,而这对于这种传统艺术行当而言简直就是不可实现的事情。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很多不愿意来干这个工作,因为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能快速的赚到大钱?
现在的大多数贝壳雕刻工匠多以商业品为目的,很少有人雕刻那些传统的题材,帕斯卡勒说他干不动了以后,他的儿子法比奥还能继续这项工艺,因为同宝玑的合作给他提供给了继续创作的机会,但是在法比奥之后谁还能继续这项手艺,帕斯卡勒表示非常的悲观。帕斯卡勒一直希望政府能够重视传承这项技术。他说如果政府邀请让他给年轻人传授这项技艺的话,他会在所不辞。
就在这项技艺面临困境的时候,来自瑞士的宝玑公司给他们提供了制作表盘的机会,使这项传统的那不勒斯工艺展现在宝玑的那不勒斯皇后系列腕表之中。
为了实现宝玑腕表和贝壳浮雕作品的完美融合,宝玑创意和研发部副部长文森特·劳切拉经常到访奥塔维亚诺的手工作坊进行沟通。我此次来采访的时候正赶上文森特也在,他对于奥塔维亚诺父子所创作的贝壳浮雕作品非常赞赏,并且对这款腕表的成功感到欣慰。他说“我们宝玑公司非常荣幸能够推动这门手艺的传承。如果没有人提供机会的话,这些手艺人可能会逐渐的放弃这些手艺,因为他们也需要经济收入。我们宝玑注重的是做出一些唯一的腕表,同时让手工艺人从中赚得他们的报酬。宝玑是目前为止唯一采用贝壳浮雕表盘的腕表,我们很高兴顾客因为喜爱而购买这款时计”。根据文森特的介绍,宝玑在这款腕表中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功,一是雕刻大师精湛的艺术得到运用和表现;二是赢得了顾客的喜爱;三是在竞争中成功的推出了新的作品。那不勒斯皇后系列腕表的成功也给贝壳浮雕的传承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帕斯卡勒是一个平和的雕刻大师,他的雕刻作坊就位于小城里一座民房的四层,里面有厨房和客厅,像家一样的感觉。而这也正是帕斯卡勒和他儿子法比奥所想要的环境,不求奢华,不求排场。透过窗口望着不远处的维苏威火山,帕斯卡勒说“是艺术给世界注入了活力,如果没有艺术的话,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空壳,只剩下战争和金钱”。他认为中国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国度,而中国的艺术家才是世界级的大师。为此他特别想来中国,同时他也表示来的时候一定会带上最重要的作品。
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得知法比奥有一个2岁半的儿子,而他已经开始像法比奥小时候看父亲雕刻那样时常来作坊看父亲和爷爷在贝壳上雕刻。他的儿子按照意大利人的习惯取了爷爷的名字,也叫帕斯卡勒,我真心的希望这种名字上的隔代相传,也能够将这种精湛的贝壳浮雕技艺一直传承下去。
-----------------------------------
更多意大利贝雕精品,敬请关注WX:lizbox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