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塔在哪里「莘塔属于哪里」

互联网 2023-07-05 12:26:03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莘塔在哪里「莘塔属于哪里」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莘塔,现为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黎里镇)的一个社区,位于吴江区东部,黎里镇东北部,东至莘新村道与上海市交界,南至联南路,西至西环路,北至北荡湖。由原来的莘塔老街、街南、街北居委会及莘东小区等组建而成,人口5800余人。

莘塔本作孙塔,古时属吴地,有南北二村。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江置县后,凡七乡,为澄源、震泽、范隅、久咏、徵君、感化、大名,莘塔属久咏乡。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吴江设立八处巡检司,莘塔属分湖巡检司管辖。元明时,吴江地域分为二十九个都,莘塔大部分地域属二十九都,其偏西地域属二十八都。清雍正四年(1726年)吴江县分置为吴江、震泽二县,莘塔属吴江县。清宣统二年(1910年)推行区域自治,莘塔始称镇。民国元年(1912年),吴江、震泽二县合并为吴江县,设十八个市、乡,莘塔称乡。1929年,吴江县划为十个区,芦墟、莘塔、北厍、周庄及周边地域属第六区,莘塔是区公所所在地。1937年11月,日军侵占莘塔,此后数年莘塔处于中国军队的游击区。抗战胜利后,莘塔隶属芦墟区署。新中国成立后,莘塔仍属芦墟区。1958年9月,莘塔成立人民公社。1983年8月,莘塔撤销公社,成立乡人民政府。1994年3月,莘塔撤乡建镇。2001年10月,莘塔镇并入芦墟镇。

▲张翰像

▲清康熙《吴江县志续编》载张翰墓

莘塔历史悠久,值得莘塔人、汾湖人和吴江人骄傲的是在西晋时,莘塔出了张翰这样一位名垂千古的文学家。张翰因作《秋风歌》(亦名《思吴江歌》)产生“莼鲈之思”典故而名闻四海,逝后葬于莘塔。清康熙《吴江县志》上说:“晋东曹掾张翰墓在二十九都南役圩”。清初长洲(今苏州吴中区)学者张大纯实地调查后,在《三吴采风类记》中也明确记载张翰墓在二十九都二图南役圩,并作《过季鹰墓感赋》诗:“弭节江干日已晡,季鹰高节冠东吴。宦情落落空千载,墓草青青傍五湖。杯酒生前轻将相,秋风身后重莼鲈。只今势利滔滔是,过此还应愧汗无?”这二十九都二图南役圩,即在今汾湖高新区莘塔东联村。

▲张翰墓旧影

1958年11月,吴江县文教局派员查明,张翰墓在莘塔公社东联大队南役圩南端,占地50平方米,封土高1.5米,墓西约40米处的敬信庵曾供奉张翰的神位。墓碑和木神位已于1957年冬和1958年春毁。当时建立三人保管小组,插牌明示。2000年秋调查得知,张翰墓已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被毁,遗址在莘塔枫西与荡东两村(即原东联大队)之间的东枫小学内,前排平房教室西半部即墓址所在;敬信庵原址上已改建成村办公场地和小工厂。张氏后代仍在东弥陀村,有东张、西张两支系。枫里桥、南役圩、莼鲈港(又名二图港)等都是当地地名。在明清两代,这些地名均属二十九都二图。当地方言“二”念成“尼”,“二图港”转音成了“弥陀港”。此地在元荡东北滩,志书上说元荡亦名鼋荡、莼菜荡,自古至今属分湖地界。

▲张翰纪念馆

▲东联村庄晓亭

现张翰墓已无踪迹,但近年在东联村建造了张翰纪念馆,来此拜谒参观,可体味到些许昔日的莼鲈风味。到了东联村,还可到距张翰墓原址颇近的许庄自然村去看一下,那里在前些年建造了一座名为“庄晓”的亭子,上镌一副对联,与张翰有关,是为:“秋风歌起忆张翰;春景画生吟许庄”。

▲盛家厍红桥

放眼吴江其他地方,也可浏览到一些与张翰有关的胜迹。松陵垂虹桥南是盛家厍古街区,街区东侧有一水,名吴家港,港上有座古桥,名红桥,亦名虹桥,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该桥东西走向,梁式三孔,长23米,现存之桥为民国19年(1930年)重建。桥上镌有对联:“春日几家还放鸭;秋风何处不思莼。”下联即描述张翰之事。张翰在“八王之乱”前夕感受到官场的复杂和黑暗,作了《秋风歌》,借口思念家乡的莼羹、鲈鱼和菰菜,辞官归乡,由此,“莼鲈之思”的典故流传至今。

▲北七星桥

吴江城区南郊大运河西岸有九里石塘,唐元和五年(810年)开始修筑,宋庆历八年(1048年)增石修治,元至正六年至七年(1346—1347年)复以巨石修筑,故又名为“至正石塘”,现名运河古纤道,2014年6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遗产点。在这九里石塘上,自北向南原有13座桥梁,现尚存北七星桥、三山桥、南七星桥等。北七星桥原为平桥,因年久失修,1995年,吴江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改建为一座三孔石拱桥,在桥的东西两向镌刻了四副对联,其中东向的一副与张翰有关,为:“碧浪跃白鲈,直令季鹰辞主返;金风送斜日,但教尧佐系舟留”,上联即用了张翰思鲈弃官归乡的典故。

▲清康熙《吴江县志续编》载莘塔轶事

▲里仁桥 ▲里仁桥

据清康熙《吴江县志续编》所载,莘塔还有着两件史上轶事。一是相传莘塔老街里仁桥南侧,迮氏地基内,明代末年有唐姓之人租居,每个月夜见有白衣之人出来,挖掘之,发现地下有石椁,上刻“伊尹之墓”字样,遂急忙掩埋之。伊尹为商代的开国元勋,一说为空桑(今河南省杞县葛岗镇空桑村)人,一说为有莘国(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有莘国)人。莘塔怎么会与伊尹有关联,可能是地名中的“莘”字与“有莘国”中的“莘”字相合而搭界。另一轶事说在康熙年间,莘塔西简村民在平丘墙下掘得一块古碑,上面篆刻“小乔之墓”字样,小乔系三国东吴大都督周瑜之妻。伊尹与小乔都是历史上的名人,且时间上都与今世相距遥远,特别是前者,可信度不是太高,但也不能完全否定,故清康熙《吴江县志续编》上也说此“二事存疑,姑记以广闻见”。

▲莘塔跨街楼内景

莘塔历史悠久,现存的文物遗存也可圈可点。老镇区内,一条南北向的市河汩汩地流淌着,里仁桥躺卧在市河中段,桥西堍南向是连片成群的老街跨街楼,贴着碧波向前逶迤,桥东堍南向原也连绵着跨街楼,惜已不存。里仁桥,初建无考,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乾隆初年又重建,改名德庆桥,后又改为原名,现存之桥为民国18年(1929年)重修,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桥名“里仁”,语出《论语·里仁》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意谓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该桥为梁式单孔,桥体两侧的栏杆为铸铁,其形制和花纹造型精美,做工细腻,体现了当时的浇铸技艺。桥两向所镌刻的对联也颇具特色,值得一读。其一为:“春见一江芳草色;秋闻万户桔槔声”。联中的“桔槔”,也称“吊杆”,是一种原始的提水工具,在春秋时代已经应用。使用时,取一拱木支着在木柱上,一端用绳挂一水桶,另一端系上重物,使两端上下运动以汲取井水。“桔槔声”在联中指的是当地居民提桶来桥下担水的声音。细观此联,上下联分别运用、调动了视觉和听觉艺术: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来到里仁桥上,举目而望,桥下碧水如玉,翠绿的柳条垂挂在水面,充盈双眼的是“一江芳草色”;在白露为霜的时节,来到里仁桥上,侧耳倾听,河两岸传来一片担水的声音,担水声中伴随着欢快的吴侬软语。

桥上另一副对联为:“舟行南北千金获;人饁东西五谷登”,联中的“饁”指给在田里耕作的人送饭。阅该联,犹似看到了这么一幅图景:里仁桥下,舟船南来北往,载运着各种各样的物产,掀澜翻涛,驶向远方,从船家们欣喜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获”取“千金”不是不可能的;里仁桥所跨河流的两岸,老人、妇女携扶儿童,拎着盛有喷香米饭的竹篮给附近田里劳作的亲人们送去,从人们欢快的步子中可以看出,“五谷”丰“登”的场面已经在向他们招着手呢。

▲在里仁桥上侧视莘塔跨街楼

站在里仁桥上,向西南而望,只见莘塔老街贴着一泓碧水向前逶迤着,整齐的石驳岸间一座座单落水、双落水河埠参差错落,连片成群的楼房上黛瓦鳞次,已历经百多年风霜雨雪洗刷的门窗透射着褐黄色的光彩。这些建筑便是莘塔跨街楼,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北起里仁桥,南至老医院,临河面东,现为居民住宅,颇为清静。以前,这里可是莘塔镇上的商业繁华地段。据当地老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茶馆、酱园、南货店、咸货店、面店、锦货店、剃头店等店铺挨挨挤挤,鳞次栉比,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

▲莘塔跨街楼外景

莘塔跨街楼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莘塔镇志》编纂办公室考证,元末明初,浙江安吉凌氏宗族为避战乱,举家迁徙到莘塔西南的黎里镇,后在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又移居莘塔,至清代,凌家五个分支中的第三分支敬萱公,在现莘塔老医院旧址上再次分立门户,当地人称之为“东墙门”和“西墙门”,其后代,分别为商贾和读书人。往后的年代里,商铺一直向北延伸,形成了跨街楼商业区。现存建筑的建造年代在清光绪初中期,距今约130多年。民国27年(1938年),跨街楼南段予以重修。如今,举步在跨街楼里,脚踩着用青砖侧铺的路面,头顶着晴可遮阳、雨不湿衣的跨街楼,耳畔则传来上面居民走在楼板上的“踢蹋”声,别有一番情趣。

莘塔跨街楼也铭记着一段劫难。1942年2月至3月,侵华日军在吴江东部地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芦莘厍周大屠杀事件,莘塔是一个重灾区,在多起惨案中,凌家墙门惨案便是其中之一。1942年2月21日上午,数百名日军从芦墟方向蜂拥而至莘塔。顿时,商店打烊,住户紧闭,行人奔跑,全镇陷于极度混乱与恐怖之中。时年16岁的胡金裕与时年21岁的沈明希、张金根一起在莘塔镇上被日军抓去当伙夫。当时,他们看到日军每天拷打被关押的镇民与周围的村民,还听到日军、汉奸在楼上审问、拷打当地抗日人士许维桢的声音。一天,他们看到凌家墙门弄堂里关押了60多人,后来全部被日军用刺刀刺死,然后纵火焚烧,凌家三个墙门的房屋被烧毁了好多。遇难的人中有胡金裕的表哥芦阿根和胡金裕认识的唐玉泉等人。

▲清乾隆《吴江县志》载徐师曾

▲清光绪《吴江县续志》载李重华

莘塔历史上也曾名人辈出。除了西晋文学家张翰外,明代有徐师曾(1517—1580),字伯鲁,号鲁庵,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转兵科给事中。嘉靖三十九年,奉旨册封周边臣服国。苏州沧浪亭吴地“五百名贤”中,徐师曾位列其中。徐师曾著述甚富,有《周易演义》《礼记集注》《易记补义》等,明嘉靖《吴江县志》也是由他辑成。位于原吴江中学内的吴江县学遗址“坐仰先贤”亭内,有一块明万历元年(1573年)由徐师曾所撰的“重修吴江县庙学记”石碑。清代有李重华(1682—1755),字实君,号玉洲,清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任《大清一统志》纂修。乾隆十六(1751年),乾隆帝首次南巡,时赋闲在吴江的李重华在运河边的八坼南斗圩大营呈献迎銮诗赋,得乾隆特旨,恢复编修官衔。

莘塔的文化也很是深厚,且植根于民间。窥旧时莘塔灯谜会之一斑可见其全豹。据陆维钢老先生口述、张建林先生所记,以前莘塔的灯谜会从每年的正月十五开始,至正月十八结束。上世纪三十年代盛极一时,举办地点在市河西岸朝南第三家凌氏锦货店。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每年正月十二后,各地猜谜的船只已陆续来到莘塔。来猜谜的人大多为年纪较大的文人雅士,船上都带有年纪较轻的助手。船停妥后,便到指定地点签到,灯谜会组织者便热情接待。正月半前后,莘塔市河边停满了船只。谜会举办地锦货店几天前便予打烊,布置猜谜现场。正月半谜会正式开始,店里的前半间挂灯谜,后半间放几张桌子接待猜谜人对奖。猜谜者将谜底放在一个信封里呈给主办方,如猜中,主办方便放鞭炮表示祝贺。

猜谜活动设的奖项颇多,约有两三百人次中奖。一等奖谜面挂在店中央,下面放着奖品,是一套从大到小的搪瓷盆,共有二十四只;二等奖奖品为印花被单、枕套等四件。一至四等奖获得者,均被邀请免费出席主办方的宴请。

陆维钢老先生那时为少年,他记得有一年的一等奖灯谜的谜面是“隔壁穷人逢大雪,呼来小憩喝姜汤”,猜本地俗语两句;二等奖灯谜的谜面为“婆媳粗麻重孝”,猜三字俗语。结果,一等奖灯谜被一浙江陶庄人猜中,谜底是“贫邻碰冷”(象声词的谐音)和“歇力喝辣”(象声词的谐音)。二等奖被一黎里人猜中,谜底是“无工夫”(即没有公公、丈夫)。这两条灯谜猜的都是地方俗语,乡土气息浓厚,其制谜技巧可谓别具匠心。

▲明弘治志《吴江志》载莼菜

▲元荡

▲莼菜羹

民以食为天,莘塔的珍馐美味也是让人大快朵颐的。首屈一指的是因本土先贤张翰而名闻天下的莼菜,莘塔东侧的元荡因盛产莼菜被称为“莼菜荡”,其所产莼菜与他地不同,叶较小而稍厚,茎较短而略粗,粘液清澈如镜,具有“脆、嫩、柔、滑”的特点,人称“小叶莼菜”。关于这元荡莼菜,在当地还流传着三国时东吴吴国太因思念远嫁西蜀刘备的爱女孙尚香而不思饮食,后按一草药郎中所开之方,一段时间里日服一盂莼菜羹而使身体康复的传说。莘塔老街鸿茂馆里有一道名菜,曰“龙凤面筋汤”,远近闻名。该菜为一砂锅,锅内有矮脚童子鸡一只,黄腹斑纹大鳝四条,猪脊肉馅小颗面筋若干枚,用宜兴砂锅文火焖煮。上桌时,鸡不变形鳝不变色,小颗面筋枚枚匀圆,或上或下,在汤中翻滚着。一匙清汤入口,引颈慢咽,个中滋味妙不可言。

莘塔老街广泰昌南货店出产的东坡琴酥也让人赞不绝口。此糕点先用熟米粉为主的混合原料制成豆绿、鹅黄、桃红、奶白四色酥,然后用宋代文学大家苏东坡之像和古琴的印板来制作,成品艳而不俗,油而不腻,甜而爽口,香而沁腑。包装盒上端用苏东坡字体写着“东坡琴酥”,下端则用小楷书写着苏东坡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真让人体会到了艺术与美食巧妙结合的意韵。

本文作者:陈志强

责任编辑:朱梦亭、朱宇婷

技术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陈志强、馆藏及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