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鸡毛飞上天「《鸡毛飞上天》」

互联网 2023-07-05 11:49:11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歌曲鸡毛飞上天「《鸡毛飞上天》」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作者:

蔡善康,巢湖民歌研究会会长

王有洲,巢湖市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

巢湖民歌源远流长,底蕴丰富,特色鲜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巢湖民歌得到长足的传承和发展。我们见证了它太多的辉煌,领略了它带给我们太多的喜悦和自豪,它曾经像一地随风飘荡的鸡毛,最终成就斐然如愿飞上了天。与此同时,在无数闪光的足迹后面,还有一些被历史烟尘遮盖的汗渍指痕,那些鲜为人知的轶事遗闻,我们没有理由放弃捡拾,现在把它们从记忆的匣子里打开,相信它们会给当下和来者留下更多有价值的启迪和激励,对源远流长的巢湖民歌乃至巢湖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也将大有裨益。

“巢湖民歌”的概念最初由“巢县民歌”演变而来。1955年3月,文化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在北京举办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大会,巢县民歌手胡吉英、刘宏英表演的民歌对唱《姑嫂对花》作为我省的推荐节目在大会上演出,获得优秀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自此,“巢县民歌”第一次冠以正式的艺术称呼,在国家级的舞台成功亮相,而此前巢县民歌是“有实而无名”。

此后,省、地、县各级文化部门开始了对民间歌曲深入采风,并搜集整理了一批原始民歌。有一位老音乐人,我们不能忘记,他就是原安徽省庐剧团作曲家沈执先生。50年代初,他作为省文化局音乐工作组成员,负责芜湖地区民间音乐的采风工作。当时,巢县尚属芜湖地区所辖,他爬山涉水,深入农家田头地脚,在巢县民歌传承的最基层流连徘徊,耳听手记,为我们留下了大批珍贵资料。

1957年4月,由省音工组编辑,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民间音乐》(第一集)中,其中标注采集地为“巢县”的原始民歌共48首,器乐曲8首,几乎占当时芜湖地区采集总数的“半壁江山”,这是安徽的第一本民歌集,也是巢县民歌第一次“成建制”集体亮相。从此,巢县民歌实现了从原始口授心传的传承方式向现代的谱录传承方式的突破,并得以正式登录于官方的文化艺术典籍。沈执先生为巢县民歌的贡献功不可没。1959年《安徽民间音乐》(第二集)出版,收录巢县民歌约50余首,其中大多数为原始民歌,少数为经过加工改编的新民歌。作为庐剧音乐家,沈执先生对巢湖民歌的熟悉和了解,促成他在庐剧音乐创作中,大胆吸收了巢湖民歌的音乐素材,特别是庐剧的“花腔”音乐。

有一桩“公案”不能不提。在1957年1月安徽省举办的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巢县民歌《数板山歌》、《刘姐姐》、《吓老鹰》、《灯歌》等作为芜湖地区的经典曲目参演,均被收录于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民歌选集》,其中《吓老鹰》的原词是“姐家门前有棵槐/手把槐椏望郎来/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胡吉英演唱),这首歌词与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几乎相同,但自此次“亮相”后就消失了。“词同曲异”本是传统民歌中的正常现象,据考证,这两首民歌的“亮相”时间,《姐家门前》显然更早于《槐花几时开》,为什么这首原汁原味、生动活泼的传统民歌在此后的典籍中就消失了呢?据后来一位权威专家解释,此曲后来以《吓老鹰:看场》之名出现,是因为在70年后,被重新填入新词后,并由另一位老文化工作者石重群记谱,为了给这位石重群先生留下“业绩”,从此就用《看场》取代了原版的《姐家门前》,而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则后来居上,已在全国广为流传。今天,我们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考量它们,《姐家门前》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无疑更高于《看场》,可惜被我们不经意“埋没”了几十年,该为它“正名”了!

原巢县是巢湖民歌的核心区域,巢县文化馆作为巢县地方政府的文化事业机构,自50年代初期始,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民歌搜集整理工作的最前端。据统计,巢县文化馆历年来共搜集原始巢县民歌近千首,其中大部分经记谱整理后,编印成册,进而归档保存。其中代表性的油印本有《巢县民间歌曲集第一辑》(1963年编,共160余首)、《巢县首次民歌会演节目选编》(1973年编,共35首)、《巢县民歌选集》(1979年编,共120首)、《巢县民歌续集》(1979年编,共151首)。不能忘记以魏树由、高歌、张明杰、阚毓斌以及朱宝强、汪士淮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基层文化干部为此轮搜集整理工作付出的艰辛。

巢县民歌被广泛搜集整理,与群众性歌咏活动的蓬勃开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因果联系。上世纪50年代,位于巢北的司集乡成为全国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面红旗,1958年8月,中央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司集乡举办了“全国社会主义歌咏运动现场会”,这次会议开得生动活泼,司集乡的群众性民歌活动得到全国各地与会领导和艺术家的赞扬。

中央实验歌剧院的歌唱家王昆在大会第五天就赶到司集乡,她一到司集乡就和20多名农民女歌手进行座谈交流。她拜她们为老师,向她们“取经”。司集乡的农民女歌手们也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最喜爱的民歌唱给她听,请她指教。王昆同志听了农民女歌手胡吉英、余根华、程凤香等歌唱后,连连称赞她们嗓音好,“唱的亮,像珍珠一样”。她最喜欢胡吉英唱的一支“数板山歌”。第二天一早,王昆同志特地买了糖和苹果,把胡吉英同志请到自己的宿舍,请她教唱“数板山歌”。胡吉英唱一遍,王昆同志学一遍,她们整整练唱了一天。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个放羊丫头出身的胡吉英,当年动员她参加业余剧团时,婆婆和丈夫都不放心,怕她唱红后“飞了”。经过文化干部和乡领导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以及精心的培育指导,她才走上坚持唱民歌的道路,并第一次把民歌唱进中南海,这是她一生最难忘的也是最自豪的事。如今,已经85岁高龄的她,仍然没有忘记乡音,仍然在为传承巢湖民歌而频频出现在舞台上。

自1965年7月起,巢县归属“巢湖专区”管辖。上世纪70年代后期,巢湖地区域内巢县、庐江、无为、含山、和县以及肥东各县,在民歌搜集整理方面均有较大成果,并各自编印了多册“××县民歌选集”。1973年,巢县举行了偃旗息鼓十几年的全县民歌调研,8个区代表队80名歌手参赛,演唱民歌49首,并涌现了一批新民歌,发现了以鲁昌光、李家莲、崔道英、黄荣霞等为代表的一批新民歌手,这是巢县民歌发展历程中的一次“复兴”。

此次“民歌复兴”,一是得益于文革期间出版的《战地新歌》发表的一批民歌,给民歌带来了鼓励倡导的政治大气候。二是得力于时任巢县县委第一书记的时吉欣,时对巢湖民歌活动十分关注和重视,他不仅亲自观摩民歌演出,还对民歌活动提出了许多具体指示,并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

此时的巢湖行署文化局和巢湖地区文工团,对本区域的各县民歌的整理加工、改编创新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沟通和协调作用,并牵头将各县一批经典民歌进一步加工创新,推上表演舞台。巢湖行署文化局编印了《巢湖民歌三十三首》油印本,“巢湖民歌”的概念第一次出现。1982年中国唱片社精选其中20首(巢县民歌12首,肥东县民歌2首、和县民歌2首、庐江县民歌1首、无为县民歌1首、含山县民歌1首、其他1首)制成唱片,在全国及海内外公开发行。这一批巢湖民歌曲目的推广,为巢湖民歌的传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但不可否认,由于特定年代的政治背景,它们仍难以摆脱思想内容概念化的束缚。此后,巢湖行署文化局、巢湖地区文联将此20首曲目以《巢湖民歌选集》之名汇编成铅印小册子。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巢湖民歌包括肥东县民歌。肥东著名歌手殷光兰的大型民歌演唱《毛主席送我上讲台》也是在巢湖地区文化部门的组织和支持下问世的。

1987年,由巢湖地区音乐家协会编印的《巢湖地区民歌集成》油印本,之所以改称“巢湖地区民歌”是为了避免和当时巢湖市的“巢湖民歌”发生称谓上的“撞车”。自此,以巢湖地区行政区划为范围,以巢县民歌为主体的巢湖民歌,无论在实体形态或是学术概念上均已初具雏形。

1984年,巢县改为县级巢湖市。1986年,巢湖市政府举办首届“南巢歌会”。“南巢”原是巢湖流域的古地名,史有“成汤放桀于南巢”之谓,将歌会冠名“南巢”是寓意巢湖悠久的历史渊源。三年之后的1989年,又举办了第二届。这两届歌会规模之大、发动之广、收获之丰堪称空前。“出歌出人”是“南巢歌会”的根本宗旨,先后共有近千名歌手参与了这场普及性的民歌比赛,近百名编创作者参与了歌曲创作,共推出220余首新创歌曲和一大批新歌手和新作者。巢湖新民歌《登高才见万里天》(蔡善康词,石云、高歌曲)和它的原唱歌手秦德松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这首在巢湖原始牧牛山歌旋律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新歌谣,由我市农民歌手秦德松在全国农民歌手邀请赛上演唱,一举获得创作、演唱一等奖,这是迄今巢湖民歌和歌手获得的最高级别的国家奖项。青年农民秦德松自此被选招到湖北歌舞剧院。

1990年5月,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八周年,“南巢歌会”应邀赴省演出,安徽省长傅锡寿及省四大班子领导、文化艺术界的专家学者们集体观看演出,并接见了全体演员,电视广播均作实况转播。在专题座谈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们对巢湖民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予了高度评价,第一次明确提出“南歌北舞”的概念,意即巢湖民歌与皖北的花鼓灯舞蹈共同形成的安徽民间艺术的格局。而“巢湖民歌”也第一次作为一个完整的民间艺术概念而被学术界确立。诚然,此时的“巢湖民歌”概念所依托的基本上还是县级巢湖市的区域范围。(未完待续)

最忆是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