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儒道之风 禅宗之意是什么「中国画大小写意」

互联网 2023-07-04 21:04:07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中国画的儒道之风 禅宗之意是什么「中国画大小写意」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画的源远流长,是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历经历代不同的革新变异,形成了整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哲学观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的意识体系,它是我们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画源于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载体,儒家、道家、禅学三大哲学体系是其艺术构成的基石。

孔子的儒家思想以遵从社会道德精神为根本,基于“仁”学体系决定了他对人的关注,对传统的人道主义、博爱精神进行发扬光大和系统完善。儒家思想是体现自身修养和道德至高的哲学体系,它直接影响中国画。

中国画的审美就是负有崇高的道德使命,并作为修身养性的手段,直接体现了儒家的特殊内涵。一幅画的好坏不是笔墨的精妙,而是线条之间的精神,给人传递了什么思想,这才是中国画的审美本质。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的道德思想,正是中国画的写照,中国画的写意性,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他从自然中升华,凝练出的情感赋予画面之上,是思维意识、精神情感的升华。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写意精神,就是道家哲学观念下的中国画思想基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合一”,在这种道家艺术观念的指导下,天地造物,随其剪裁,阴阳大化,任其分和,春夏秋冬,可融于一卷,南北景物,可自由组合,水墨运用,可由心而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正是中国画超越表象而又源于自然的幻化境界,也是绘画艺术创作中的至高之境。

禅宗的“敏思顿悟”,达摩的一叶孤行,成就中国文化的禅宗组成部分,用静坐思维的方法,彻悟自己的心性,以参究悟法的精神,扫除心中烦恼,这种以清净自心的目的,“渐悟”地排除外界干扰,感悟客观本质,这种跨越私欲的境界就是物我两忘,就是大彻大悟的顿悟精神。

禅宗这种超越自然的哲学思想,就是中国画的精神所在,源于自然而超越自然,”登高山则情满于山,临沧海则意溢于海“,宋代郭熙《林泉高致》的画法理论正是禅宗的释法结果,这种游观山水正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别之处,也是中国画奉之为的最高意境。

中国画的写意理论就是儒道思想和禅宗的结合,“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 这种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融合就是中国画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