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进化论「美与善」

互联网 2023-07-04 19:50:02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美丽进化论「美与善」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壹 常常被忽视的机遇

一 机遇无处不在

1.1.1从差别到机遇

逆袭的关键是机遇。机遇如同点铁成金的法宝,可以让乌鸡瞬间变成凤凰,让普普通通的平常人超越自我迅速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呼风唤雨的大富豪。古往今来,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机遇(时机、时运)的重要性。

人人向往机遇,人人需要机遇,机遇在哪里?机遇来自各种漏洞。

漏洞何处来?漏洞来自无所不在的区别、差别,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平等、不公平、不合理等等一切让人感觉不便利、不顺心、不愉快的事物。率先发现这一秘密的是富有商业头脑的民族。譬如,在英语中,差异、不平等、概率、机会,可以用同一个词“odds”来表示。所有的让人不便利、不顺心、不愉快的差异或者不平等都是具有商业价值,是可以充分利用,有助于自身成长、成功的潜在机遇。

人人追求平等,平等、公平、合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合作的前提,也是发展进步的方向。但是,差别、不平等、不公平、不合理以及各种衍生物会永远存在,与人类社会同在。因为,人类离不开这些差别、不平等,以及相应的衍生物。如同水泵产生水压差别驱动水流;电源产生电压差别驱动电流;心脏产生血压差别驱动血流;在问题导向的时代,不平等、不公平、不合理的差别不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直接动力。

进一步的探讨,可以假设,在物理领域,如果出现没有丝毫差别、绝对平等的情况,那就是热寂;在生物学领域,如果出现没有丝毫差别、绝对平等的情况,譬如舒张压等于收缩压,那就是生命的终结。所以说,正因为无所不在的差别、不平等、不公平、不合理,才有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才有了万物生长、优胜劣汰,才有了人类的存在与发展。

另一方面,差别重要,适度同样重要。如同血压过高过低都属于疾病,不平等的差别过高、过低,也都属于社会疾病,需要及时矫正。矫正的常见方式是钻空子与补漏洞。

补漏洞,顾名思义,就是矫正问题,钻空子为什么也可以是矫正社会问题的重要方式?

从积极的角度分析,钻空子可以是放脓血、减压力、探虚实、试新路。

对社会问题的钻与补,就是把握机遇,置身时代的风口,成为社会的焦点,汇聚各种必需资源;可以借力使力,一步登天,迅速逆袭。

1.1.2有差别的平等

钻与补的结果常常形成新的平衡——有差别的平等。

差别的对立面是平等,不少人的印象中差别与平等截然对立,非此即彼,难以共存,更难以想象“有差别的平等”。其实,“有差别的平等”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家用电器的电路。

一个正常运行的电器,其内部各个元件的功能、电压、功率、发热程度、散热性能常常各不相同,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是,同一条串联电路上的各个元件又有着绝对平等的另一面。同一时间,每一个元件所分配或承担的电压都与自身的电阻相对应、成比例,而且,每一个元件所承受或通行的电流绝对相同、绝对平等。并联电路中各条支线的电流不相等、有差别,但是电压相等。随着人类需求的升级,电器内部各种并联与串联越来越多,“有差别的平等”也越来越复杂。

电器元件没有生命,没有自主意识,不会因为差别、不平等而奋起抗争、逆袭。尽管如此,如果个别元件长期负载过重散热不良,也会快速老化,引发各种故障、事故。人类社会里,长期的、过分的、日甚一日的差别、不平等也会引发故障、事故——不甘心永远处于劣势地位的人们会因为利益、情绪、知识、能力等等而行动起来。

美国亚特兰大市埃默里大学2003年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3500万年前与人类有着共同祖先的一种卷尾猴,也会因为受到了不平等、不公平的对待而表达不满、愤怒。猴子尚且要求平等、公平,更何况智商高度发达的人类?

1.1.3漏洞(机遇)的孕育

对差别的认可或抗争,根源于差别的合理或不合理。

虽然差别无处不在,但是,只要是合理的差别,所有人都会认可;如果是不合理的差别,那么,所有的处于劣势地位的人都会反对。甚至,一些处于优势地位的人,也会因为良心道德,或者担心社会动乱等原因,反对不合理的差别。越是不合理的差别,所遭遇的反抗越强烈。在社会各方的强烈反对下,社会总是趋向平等、缩小差别。

既然所有的不合理差别都会遭遇强烈的反抗,为什么世界上依然有很多不合理的差别?

因为,几乎所有的带有人为因素的不合理差别,在其最初出现的时候,都曾经被认为是合理的——即使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至少也可以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几乎所有的曾经被认可的人为差别,都会失去认可,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不合理,越来越不合理。这主要是因为三方面的原因:一、时过境迁、情随事变;二、好奇、见异思迁、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三、马太效应,持续不断的正反馈,将曾经的微不足道的不合理因素放大到极致,难以为继。

时过境迁、情随事变。这方面最常见的例子是,情窦初开时山盟海誓的情侣,结婚后被柴米油盐等等琐事冲淡了感情,滋生了矛盾,以致一刀两断、劳燕分飞;一起风里来雨里去艰难创业的好弟兄,事成之后,树大分杈闹分家,甚至闹到六亲不认、拔刀相见的地步。

需求升级。在品德修养等等高度自觉的情况下,需求升级可以对社会、对自身发挥积极作用;如果思想素养跟不上,需求升级常常表现为欲壑难填,民间俗称“贪心不足蛇吞象”。明朝的朱载堉有一首《山坡羊.十不足》,对这种现象的消极面进行了漫画式的概括。

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屋低。盖了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职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个人在需求升级之前,其最基础的需求,是相对容易实现的需求,通常情况下也不至于与众人形成非常紧张的竞争关系,因而容易得到广泛的认可、同情、帮助。随着需求升级,胃口越来越大,所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与众人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最后,几乎所有人都会受不了这种不断升级、无限升级的需求,称之为贪得无厌。

马太效应,也称积累效应,其最大的特点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最初的强者,很可能是因为自身的辛勤努力、优秀品质,最初的弱者可能在某些方面有一点欠缺,这时候的强弱区分可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马太效应让强者越来越强,以至于无需任何努力、无需修养提升,仍然可以越来越强;与此同时,弱者越来越弱,以至于无论如何努力、如何提升修养,仍然改变不了越来越弱的命运。强者可以躺赢,弱者被迫躺平。这样的社会结构不但不合理,而且缺乏生命力,缺乏发展的后劲,要么像罗马帝国那样慢慢衰落,要么像中国古代的一个个王朝那样,被后起之秀取而代之。

假以时日,所有合理、公平的微小差别都会孕育出不合理、不公平的巨大漏洞。

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不得其平则反。反的最高成就是反超、逆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一旦认识到自己有能力追求合理的平等地位,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平等,会不满、愤怒、反抗、逆袭。翻天覆地的逆袭常常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消灭一切已知的不平等、不合理。

相关补充:(正题牵涉的一些问题。不论述,有可能影响正题的完整、严谨;展开论述,容易跑题。所以,简述于此)

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不平等、不合理都被消灭了。社会会不会陷入停滞?

一方面,如前所述,人类不可能消灭所有的不平等、不合理。

另一方面,如果占据统治地位的人们自以为有能力彻底消灭不平等、不合理,那么,社会一定会因此陷入阶段性停滞,直到自以为是的这一小撮人被剥夺统治地位。在这方面,二十四史记载着太多的教训。几乎每一次大规模的动乱之后,人们痛定思痛,各种已知的,饱受诟病的不平等、不合理,都会作为动乱的根源被清除干净。然后,制定出十全十美,永世不得更改的规章制度(“先王之法”“祖宗之法”),试图永葆太平。这样的努力可以带来短时间的太平盛世,也常常成了其后发展的桎梏,让社会停滞、倒退,让既存的朝代、政权腐败、堕落,被革命,被取代。

追求十全十美有错吗?

追求十全十美没有错。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从多数人的角度看,立足于少数人的利益所设计的试图一劳永逸的十全十美,必然是漏洞百出。这也为后来者创造了无尽的逆袭机遇。

二 泡发机遇的正反馈

1.2.1快乐成长

虽然机遇很普遍,但是,能够赤手空拳抓住的机遇非常少。想抓住机遇,不但需要及时发现机遇,还需要相应的“缘分”。这个“缘分”就是积极的正反馈,快乐成长的正反馈,让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的正反馈。一个事物,如果其成长的过程不能让主体感受到快乐,那么,不管意志多坚强,本领多高强,曾经多富强,都会走向“吃老本”,日削月割,难以为继,逐渐停滞、退化、萎缩、灭亡。积极的正反馈,可以让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受益,因受益而快乐,在源源不竭的快乐中持续成长、快速成长,进而把握机遇,实现腾飞。

快乐成长的正反馈,加上合适的机遇,就会像星火燎原。撞出一点火星,收获整个世界。

积极的正反馈令人神往。不过,日常生活中,负反馈比正反馈更为常见。正常人肚子饿的时候,觉得什么东西都香都好吃,吃着吃着,觉得不那么香不那么好吃了,这时候基本上也就饱了。这属于负反馈。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吃东西的时候,越吃越香,越吃越想吃,这就是正反馈。一般而言,负反馈很正常很普遍,正反馈则显得有些不正常,比较罕见。如果一个人越吃越想吃,那么,大概率是中毒了,上瘾了,生病了,需要治疗了。烟瘾、酒瘾、毒瘾等等都属于正反馈——消极的正反馈。把握机遇的“缘分”需要的是积极的正反馈,能够在有益身心健康、社会发展的行为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的正反馈。

正常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学习、熏陶、修养、反思等等方式养成这种积极的正反馈。如果一个孩子越学习越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越发努力学习;或者越是提升品德修养,越感觉到自己应当进一步提升品德修养。这些都属于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积极的正反馈。如果一个企业家,盈利后把利润中的一部分用于改善日常生活,大部分用于提升技术、改进工艺、扩大再生产,通常情况下也属于积极的正反馈。这样的正反馈,可以让企业家在成长中受益,因受益而快乐,在快乐中成长,从当前的辉煌走向更大的辉煌。一个人、团体、国家、社会只要能够持续这种积极的正反馈,就可以迅速成长、发展、逆袭。

相关补充:

可持续的正反馈

一般情况下,正反馈都有一定的极限,都会遭遇天花板,或者系统崩溃重新开始,或者功能完成恢复平静,或者转化成动态平衡的负反馈。总之,难以持续。但是,生物进化、社会发展,以及学习知识、品德修养等等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集体长远利益的正反馈却可以无止境地持续进行,成为永续发展的、可持续的正反馈。

学习、修养可以不占用具体的物质资源,所以,可以避开资源限制,无限正反馈。

生物进化、社会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资源,也常常会因为资源紧张,形成以负反馈为主的动态平衡,进入相对停滞阶段。但是,广泛的竞争、集体的力量、增长的智慧,总能让社会找到新的资源利用模式,突破以停滞、负反馈为特征的动态平衡,实现快速进化、发展。虽然进化、发展之后,仍然会遭遇可用资源不足的问题,形成新的停滞、负反馈、动态平衡;但是,也一定会有更新的资源利用模式,突破既有资源的限制,在更高的层次实现进化、发展……

生命自诞生以来,30多亿年间,一次次遭遇资源瓶颈,因为资源瓶颈的束缚而展开激烈的竞争;也因此一次次革新资源利用方式,实现一次次进化与发展,终于进化出了高度智慧的人类,以及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现今的、未来的人类社会仍然会遭遇资源不足的限制,并且因为资源紧张而高度内卷,而且,也一定会因为广泛的竞争、集体的力量、增长的智慧,找到更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实现永续发展。

1.2.2利益激励机制

利益激励是快乐成长的物质保障。

利益是一个广义词。它包括但不限于,眼前利益、长远利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整体利益,物质利益、精神利益,现实利益、隐形利益。可以给人类带来便利、满足欲望、产生愉悦感,可以激励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所有的当期、远期、有形、无形的知识、经验、资源、劳务等等也都属于利益。

利益激励有正反两个方面,或因行为得当,获得收益、奖励,表明之前的认识、计划、行为等等是正确的,进而确认、强化之前的行为模式,持续努力、加倍努力,争取更多的利益;或因认识有偏差、计划不周密、行为不得当,遭受损失、惩罚,因而懊恼、矫正之前的认识、计划、行为。

利益激励过程中的奖励或惩罚,不仅体现为受益或受损,而且与行为人的心理预期有很大的关系。相同的回报,行为之前的期望值越高,失落感越强;行为之前的期望值越低,意外收获的喜悦程度越高。当然,不管是正面激励还是反面激励,只要是及时、公平、高效的利益激励,就会激励人们往同一个方向努力——往成本更低、收益更多、危险更少的方向努力。利益激励机制所保障的快乐成长,就是小步试错,快速迭代,抢占风口、放大优势、实现逆袭。

在人类社会诞生之前,大自然就已经通过亿万年的进化与淘汰,不断强化利益激励机制,动员每一个个体、群体积极参与生存竞争,实现发展、进化。这才有了从最简单的单细胞到高等智慧生命的进化。即使是在没有知识、智慧、信仰的时代,哪怕是没有知识、智慧、信仰的生物,也可以因为利益激励而不断发展、进化。

如今,利益激励机制最常见最高效的表现形式是等价交换的市场机制。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比较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利益激励机制不但可以自我激励而且会产生带动、示范、扩散的作用。曾经的旁观者常常会在利益激励机制的刺激下,积极学习、模仿成功的经验、知识、模式等等以期相应回报。利益激励机制的受益人以及自认的潜在的受益人通常都会积极维护、强化、传播、扩散这种有利可图的机制。在传播、扩散的过程中,不同的知识信仰体系所孕育的利益激励机制会发生比较、碰撞。更先进的机制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多更好的利益,得到更广泛的认同,社会也因此发展、进步。那些无法得到利益激励、无法保证利益激励,或者在利益激励面前无动于衷的个体、团体、知识信仰体系等等都会在利益激励机制的作用下逐渐边缘化,乃至被彻底淘汰。

当然,社会并不总是公平、合理的。有时候,不公平不合理的势力很强大,甚至有可能凌驾于公平合理的势力之上。不公平不合理的势力所主导的利益激励机制,必然让社会更加不公平不合理。不过,这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担心。因为,只要有公平合理的势力存在,不管多么弱小,终究会成长壮大。假以时日,更加不公平的势力、机制,在更加公平的势力、机制面前,会变得弱不禁风,最终,被公平合理的势力、机制所取代。

就公平合理的演进方向而言,利益激励机制的理想形态将会是充分保障公共利益及个人自由的德治法治自治。在有效打击、震慑、消除、抑制各种违法犯罪、恶意谣言、不良倾向等等的基础上,充分保障生产、经营、思想、言论、文学、艺术、学术、科研等方方面面的自由,让对社会有益的人、事、物都获得良性循环、快乐成长的机会,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相关补充:

虽然人类社会有着促进快乐成长的利益激励机制,虽然这样的机制一直处在发展完善之中,但是,一般人很难感受到这种激励机制所带来的成长与快乐;而且,古往今来的成功逆袭者寥寥可数,因为竞争、内卷而痛苦的人数不胜数。这是为什么?

这主要是因为利益激励机制存在时代局限。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社会所能提供的资源常常难以满足所有人对美好生活的合理需求,现实中的利益激励机制有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激励资源而陷入停滞。

陷入停滞的利益激励机制还能不能帮助人们快乐成长?

停滞是相对的、暂时的,随着利益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利益激励机制的帮助下快速发展。

为什么人们常常感受不到这样的帮助?

我们一般情况下感受不到这样的帮助与发展,是因为利益激励机制不但帮助我们发展,也在帮助别人发展,大家都在发展。在与大家的比较中,难以感受到发展之后的成就感,也容易忽视利益激励机制对我们的帮助。打个比方,如果把注意力总是集中在旅伴、行李方面,不关注窗外的参照物或者其它仪器仪表等设施,即使坐在高速行驶的动车上也不会觉得快,即使坐在万米之上的飞机里也不会觉得高。与亲戚、朋友、邻居、同事相比较,我们很难感受到发展之后的巨大成就感。但是,如果与大猩猩、小猴子相比较,就会意识到人类社会有多么发达。如果没有不断完善的利益激励机制,那么,大猩猩、小猴子的生存状态,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

大猩猩、小猴子等各种动物也都有自然状态下的利益激励,为什么仍然比人类落后这么多?

因为动物们缺乏自觉状态的利益激励机制。

1.2.3意识层次的快感

意识层次的快感,包括但不限于复仇意识、竞争意识、忧患意识、成就意识等等。在生理需求、利益需求之上,人们常常会产生精神层次的追求,产生意识层次的快感,“不蒸馒头争口气”。

意识层次的快感虽然与生理心理需求、物质利益的供需关系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又有很大的独立性。追求意识层次快感的人们,常常可以忍受生理心理层面的巨大痛苦、物质利益层面的巨大损失。人们很难用一般的生理心理指标、物质供求指标对意识层次的快感进行测量、评估。这使得意识层次的快感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很病态很恐怖。譬如,为了陷害、复仇而实施的种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不过,也有的时候,意识层次的快感非常超然,让人崇敬。譬如,仁人志士为了公众、他人的利益甘愿牺牲自身的利益。

有时候,意识层次的快感貌似与现实利益无关,却让人们趋之若鹜;有时候,貌似没有受到什么压迫、剥削、不平等,却总有人莫名其妙地义愤填膺,奋起反超。这可能是因为不同的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的定义,以及自我角色的定位有着巨大的差异。日益发展的社会,日益平等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认为的公平、正义,也都有在公平、正义的条件下实现优秀、卓越的潜力。自以为优秀、卓越的人们,常常难以容忍自己的平庸,更难以容忍自己遭遇藐视,遭遇不公平待遇。为了证明自己的优秀、卓越,会用不同的方式竞相呈现自己的实力。

在众多主体自由竞争的状态下,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各方常常竞相引进或探求新思路、新知识、新技术,带动思想、文化、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

当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们对优秀、卓越的理解也有很大的不同。譬如,有的人以铺张浪费为荣,讲排场比阔气;有的人以颐指气使为荣,追求独一无二的霸权特权;也有的人以追求真理、正义为荣,希望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人类进步事业;还有的人以建功立业为荣,一口咬定机遇,一心寻求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