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美术考试「背叛之后该何去何从」

互联网 2023-07-04 18:36:0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如何应对美术考试「背叛之后该何去何从」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国内绘画学习中的应试教育,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对这个问题有些人担忧,他们明白:如此下去,中国的美术教育前景堪忧,有些人则坦然面对,干脆把纯粹的应试教条作为教学规律看待,并在教与学中严格执行。事实上,现在很多年轻教师,也正在把他们在应试教学中学到的东西当作美术学习法则灌输给下一代,所谓膏肓之疾,非药石可攻,这是非常可悲的。

这些速写作品,就是我在文中讲到的初中时期的习作。

那么,应试模式教育对学习者造成的直接影响是怎样的呢?我就说一件事:记得2006年前后,我班上的一些学生听说鲁美美术馆正在展出上一年的考生试卷,希望我能带他们去讲解一下,我很高兴地同意了,记得那天下午讲完回到教室后,学生们一个个都紧锁双眉问我:“严老师,您有没有觉得头晕恶心呢?”我答道:“是啊,怎么你们都这样吗?”学生们七嘴八舌跟我说:“是啊老师,肯定是因为下午看鲁美考生试卷,我们根本不是有意排斥,这恶心完全是自然的生理反应,您一直反对大家画画模式化,以前不理解,这回算领教了,这东西真是害人不浅!”本来,绘画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但是应试教育却南辕北辙!

在我来说:从不将最终希望放在外在环境的改变上,而是将理想牢牢放在心中,任由外在压力不断升级,绝不做任何动摇。我的口头禅是:“理想是用来坚持的,不是用来妥协的。”

这篇文章中的速写图片,都是我在闻名全国的大连十五中美术班读初二至初三时候利用课余时间画的,在2002年我打算报考鲁美的研究生班时,也把这些早年的话带给了打算报考的油画系一工作室的导师刘仁杰看。刘仁杰是油画系主任,在老师中威望很高,也是中国油画鼎盛时期的全国七届美展的银奖获得者,闻名全国的“鲁美现象”,他是重要代表。刘老师对报考他的研究生班的学生要求严是有名的,很不容易在他那里得到明确积极的肯定。当时我把这两本速写递给他,他看了画上的日期,吃惊地说道:“这些画好早啊!”我笑道:“是早,都是我读初二、初三时候画的。”“你初中时就能画成这样?你准备得很充分啊!”他的反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只见他边看边说:“对劲、太对劲了,就是这个意思!”正看着的时候,有系里导员来通知老师们开会,我问刘老师:“要不您先去忙?”他连说:“不急不急,再聊会儿。”之后,他和我详细说了对这批画的看法,最后,他拿着这两个本子,语气肯定地对我说:“你如果要考我的研究生,就这么画!”以刘老师在画坛的地位,他这番话在我心中会有什么影响,是可以想象的,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在这之前自己因为坚持走自己的路付出的所有辛酸,都是值得的。

在我刚上中学时,由于坚持向大师学绘画,不肯按照老师的要求走应试的道路,会经常和老师闹出不愉快,这是非常遗憾的。记得有一次,老师跟我说:“你记得,画速写要少涂调子或不涂调子。”我当时拿出列宾的速写给老师看,说明了大师的速写也是经常画很多明暗关系的,老师不耐烦地说:“那是他成大师之后才这么画的!”我解释道:“不是的,这上面有日期,都是他学生时期画的。”不想,老师硬生生地来了一句:“这么说你是大师了!”我见他这么说就不去理他了,继续按照我认定是正确的方法来画。这种事情积累多了之后,我们师生之间的关系便越发的疏远了,他对我不接受模式化套路很是恼火,多少次问我:“你这么画老师怎么给你打分?”我的回答永远都是大同小异:“您随意,我画画不是为了分数。”我越是不妥协,老师就越是情绪化,后来,他和我说话,主要是冷嘲热讽的时候居多,那么是不是他真就在内心对我的画不以为然呢?我看未必,因为,在我们整个初中三年,以班级为单位的展览仅有一次,而那次展览,我本人的画占了全部展品的三分之二的比例,班里其他同学的画只是零零散散的一小部分!

多年以后,我们早就将当初的不愉快抛在了脑后,从我内心深处讲:始终认为还是应该多去想老师对我们的辛苦付出。前几年,我过年回大连约好了同窗好友洪涛一起去看望老师,当时,老师跟我说:“教学这么多年,我感觉像你这样的学生太罕见了,小小年纪就胸怀大志。”我听了以后大笑道:“现如今您这样说,想当初您可是说我考上大连大学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在当时,这种说法其实是老师们讽刺学生时说出的最刻薄的话了,老师听了很不好意思:“是吗,我这样说过吗?”我便指着身旁的老同学:“有洪涛作证,您问他!”说完后,我们三人都哈哈大笑,这些事情放到现在,我也是认为不该抓住不放的。

下面四幅图片,则是89年出版的《美术之路》(素描分册)中的收入的鲁美历年的速写优秀试卷,有心的朋友可以参考上面我的速写习作,比较一下。

那么,如此严重的模式化应试教学的结果如何呢?当年有件事我记忆犹新。那是我们刚考完初二上学期的期末考试,那天下午班主任通知大家统一留在学校到画室画画,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很沮丧,他们原本以为可以放假回家好好玩玩,结果还要在学校画画,我却高兴得不得了,总算可以好好过过画画瘾了!考试期间只能偷偷摸摸画些速写,实在憋坏了!我们一点多来到画室刚画不久,美术老师就有事被叫走了,同学们感觉是个偷懒的好机会,便一起商量到学校操场去玩,几个学友临出去前要拉着我一起去:“别用功了,放松放松吧!”我连说:“我想画画,你们去吧!”最后,同学都去玩了,教室只留下我一个人在画素描。记得是三、四点钟左右,班主任老师来到画室:“怎么就你一个人,其他人呢?”我不好实话实说,只得告诉老师:“大家画累了,刚去操场休息了。”老师点了点头,把同学们的画看了一遍,没说什么就离开了画室。画画时,时间过得是非常快的,一转眼到了五点多,因为是冬天,外面天已经黑了,同学们才陆陆续续回到教室,但他们并没有继续画画,见老师不在,他们不约而同的抓紧时间收拾好书包回家去了,平常一起走的同学们让我一起走,我说道:“我还没画累,你们先走吧。”就这样,我一个人一直画到晚间八点多,这时,班主任老师又来到画室:“他们还没回来么?”她问道,“他们回来后五六点多回家去了”,我答道。老师在画室里又看了一遍,便和我说:“太晚了,别画了,回家好好休息休息吧。”我便答应一声,收拾好东西,和班主任一起离开了学校。

下面的图片,都是我近些年的素描和油画创作,大家不难看出,早年的速写对我后来绘画风格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

这事我以为就完了,事实证明我想错了。第二天上午,班主任来到教室后就让美术老师去画室把我的画连同其他同学的画随便选几幅拿过来,我便知道老师要发怒了。果不其然,美术老师把画拿来后,班主任就面带愁容地对他说:“张老师,愁不愁人,我们班就一个用功的!”接着,她和美术老师把我的画放在最前面,然后把其他同学的处于起稿状态的画也一字排开,她先把昨天下午到晚上在画室看到的情形说了一遍,之后她猛地一拍讲桌:“全班三十五名同学,用功的就一个!你们平时抱怨没空画画,昨天一下午的时间你们居然只是应付了一会儿,之后就放羊了,你们将来怎么去考美院!拿什么去参加工作!你们是疯了还是傻了!就你们这样的,还有什么脸到外面和人家说你们是大连十五中美术班的学生!”记忆中,老师的训话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在当时看,好像全是气话,可今天回想起来,她的很多话确实应验了。比如说:她担心照当时的情形,同学们虽然能够勉强考上美术学院,但恐怕最后能坚持搞纯艺术创作的,班里很有可能只有我一人。

如今,我们同学都已过不惑之年,每年大家聚在一起时,都会聊到我当年顶住压力,拒绝接受应试化教学的事,同学们总会问我:“当时哪来那么大的勇气,想着都恐怖!”我总是这样感叹:“主要是得多看书,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你会发现知识真的会化成力量的,再一点:心要诚,真心热爱艺术的话,便会无坚不摧,多大的压力都能抗住。”不是吗?所有屈从于外在世俗压力的软弱,在我看来都是不够真诚的表现,如今的年轻一代,几乎人人都会说要做自己、追求自由,但若是当真在名利诱惑面前,究竟是否能够真有勇气超然面对?

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有太多放不下的羁绊,学生时期,放不下分数,将来参加画展,又要迎合评委,最终的借口就是一点:为了生活,没有办法。总之,在名利面前,肯定要将理想放在一边。

但真正热爱艺术和自由的人则绝对不会随波逐流,他们定会在挫折面前奋力振拔,用信心和勇气去书写自己人生的壮丽篇章!

下面这些图片,都是真绘画艺术沙龙线下的零基础成人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