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鲁特尔截拳道「截拳道创始人」

互联网 2023-07-03 20:27:3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麦克鲁特尔截拳道「截拳道创始人」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李小龙宗师演示截拳道铲勾拳

作者:SiFu Mike Gittleson(美国第二代截拳道传人/黄锦铭师傅JKD Colorado高徒)

翻译:林千杰(台湾)

截拳道有截然不同的策略,我们的目标不是被动地防身,甚至恰好完全相反。我们的主张是危险时刻如何强而有力的攻击。很多武术花了很多时间在如何应付对手的攻击,这些武术的训练方式更偏重于如何防守和反击对方的攻击。

有人会争论说,在截拳道的概念中”截击”是最重要的。这可能是真的,不过,截击的本质并不完全代表就是防守。尽管是发生在攻击中,我们并不总是在等待对手攻击。

截击可以发生在攻击前、攻击中、攻击后。而你必须要心念着攻击,才有能力在这三种时机发动截击。

主动攻击是一种心态。

它是一种可以让你可以主导情势的概念。

当你在跟对手对打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应该要专注于主导场面,而主导场面一定不是等着对方攻击,或者是期待对方攻击。在多数的情况下,一位截拳道训练者必须要设定我们自己的攻击,

要达到的境界是你想怎么攻击就怎么攻击。

你可以引诱对手出手,

可以渐进式地让对手掉进陷阱,

然后再利用对手的攻击去反击他。

让我们从警戒式说起吧…

警戒式:

截拳道的警戒式是为了攻击而设计的,我们不跟别人使用一样的高位防守,也不是像缩壳乌龟一样把自己包得紧紧的。

警戒式应该保持长距离,而且像刀片一样利落。强侧置前可以让你最有力的武器摆在身体前面,这样的话你离目标才会是最近的。

我们不把全身防御起来,所以所有的攻击都会朝向我们露出的空门而来,这是我们设计的,所以我们会有更充裕的时间去应付这些攻击。

下巴轻轻靠着前肩,前肩朝向对手,因此我们有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出拳击中目标,因为侧身的关系,所以即使没有把全身都保护起来,我们面对对手的表面积还是可以很小。

将身体的体重50/50 平均分配在两脚,如此可让我们轻易地随时往任何不同方向移动。

警戒式时我们身体是保持在轻松的状态,警戒式就是你发动攻击或着计划攻击的原点。

黄锦铭师傅示范截拳道警戒式与前手直拳

手的位置:

将双手保持在准备好的状态,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双手不是静止不动的。当你在移动或变换位置的时候,你的双手可以频繁地交换位置。

绝大多数的时候注意后手要保持在一定的位置,后手是用来格挡和防御的手。我们允许后手在很小的范围之中移动,范围大概下至下巴,上至眉毛,甚至可以在侧脸。这些当然要端看你与对手的距离和位置。

前手也是。

大多数放在胸口以下,有时候也可以用来保护头部。但千万不要让前手去挡住你的视线,也注意不要让前手没有对准目标。

前手放低是为了在出拳的时候比较流畅,别把前手放在防守的位置,因为这样出拳的时候角度就不会是完全直的。

把手放低也是透漏给对手一个讯息,他们可能觉得有空门,如此可以引诱他们攻击。他们也可能被你吓到,想说你怎么这么有自信,都不用保护头部。这样也可以在心理上给对方威胁感。

这不代表你在近距离的时候也不用保护头部,

近距离时你当然还是要举起手保护自己。

相反的,

我们的警戒式是提醒你必须和对手保持在远距离,

我们需要养成这种习惯。

迈克·吉特森师傅台湾截拳道讲习会与学员对练攻防

步法:

在截拳道中,步法的负担是很大的。步法让你有能力适应攻击,产生力量,调节距离,还可以用来产生虚招和假动作。步法就象是胶水一样,是把其他所有技巧都黏在一起的关键角色。

步法可以是放松的、短促的、爆发的,端看出拳的需求。

当我们还在攻击距离之外的时候,步法可以很放松、很冷静,甚至可以有需要的时候再移动就好。不过当有需要的时候,配合攻击,脚步可以瞬间产生爆发力,攻击完迅速退出,然后再度攻击。

步法可以往各种不同方向,而且是三度空间的,不是线性的。一次的移动可以包含各种不同的方向性。

可以进可以出,试探对手,可以用来引诱攻击,让对手在攻击的时候露出破绽。

爆发性的进去攻击然后马上退出,出来后再次寻找下一次攻击的机会。

李小龙宗师以简单直接的爆发性推步直拳攻击对手头部

我们永远都是刻意的,

而且是有目的性的移动。

若没有目的性,

我们不要轻易移动脚步。

步法可以用来操纵对手移动到你想要的地方,如此看起来好像是对手在移动,其实是我们让他走入我们设好的陷阱里。

攻击性防御:

如同前面所说的,截拳道的本质是攻击。你的防守要不是具有侵略性,要不就是具有攻击性的防守。即使在防守的时候你也要攻击,从一开始就出拳到最后。

截拳道练习者的最终目标是闪躲攻击而不是阻挡攻击。这也不是说格挡不会发生,只是说闪躲是你的第一志愿。

当你在闪掉一个攻击(以离拳头最短距离闪过)的同时,你的身心灵都应聚焦在攻击和反击的动作上。这,本质上就是截击。比起格挡后只有一只手可以打,闪躲后两只手都可以自由打击,这是比较优异的做法。

每个防守的手法,不管是侧闪、后退、背拳、下闪。这些都需要训练已做为攻击的搭配。

当时机不太适合闪躲的时候,有时可以用拍手的技巧。拍手跟阻挡式格挡不太一样,拍手是让手放松,在一个很短的时间点用点放的方式去应付一次别人的攻击。

出拳:

很明显,如果没有强力的出拳是没办法有攻击性的。出拳是攻击性策略的根本。永远都要想着”打”!一位侵略者不管发生什么情况赢的机会都比较大。

这就是目标,成为一位侵略者。

我们必须要有意识地去控制出拳的每个细节,譬如说深度、力量、速度,在什么情境下要做出多少比例的搭配。精准度是最崇高的目标,每次的出拳都要专注于冲击度、准确性、完整度,也要注意直去直回。

每次的攻击都要给予最大的威力,每次出拳都要誓在必得,每次击中都要让对手很痛。

速度是另一个你必须追求的部分,越快速的攻击击中目标的机会就越高。如果没有足够的速度,要追求反击或者针对空门攻击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所有侵略性的攻击都有防御的成分在里面,当一只手离开了脸部,一定要马上让另一只手来填补空缺。一定要把下巴塞好,而且在每次的攻击后都要移动头部的位置。

训练时,出拳的距离要长而且具有爆发力,踢击要短且可以快速甩出。这样的训练可以让你在长距离的时候可以选择出拳或出腿。在拳脚之间的变换是很转瞬的,必须要很平顺,不可以有多余的移动。

以假动作快速隐蔽的近身发动凌厉侧踢,这是李小龙最擅长的长兵近取之法

距离:

对于你是否要攻击的决定性因素一定是距离。距离在截拳道来说是很独特的,不像拳击手几乎是脚尖抵着脚尖面对对手。我们所站的距离是对方必须要往前一步才能打到我们,有了步法的协助,我们可以从这个距离就能打中他,而这点对其他武术来说是相对很困难的。

大致上来说,我们的距离只能比脚踢得到的距离再远一点点就好。如果对手要踢,他会发现用尽全力,距离要踢到你还是差一点点空间。

距离的维持会因为对手不同而不同。如果遇到长距离攻击的对手,你就必须要正好站在他的攻击范围里面,这时候我们的双手就要抬高,并且要增加头部移动还有闪躲性的步法·。

如果遇到程度较差的对手,你也可以考虑离他近一点。同理可证,当距离缩短,手抬高,注意多移动。运用前面提过的步法,你可以用距离捉弄对手,踩进去再踩出来,引诱对手移动。

截拳道的表现是有策略性的,我们的特色是强力攻击。

认真训练,精进你的技巧,永远都要一直审视自己的训练方法,如此才能不断增强你的技能。

记住,攻击是截拳道的本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掌握比赛或格斗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