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截拳道》「李小龙截拳道原理」

互联网 2023-07-03 14:17:19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李小龙截拳道》「李小龙截拳道原理」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作者:朱建华 郝钢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拳击手?

这是李小龙师祖(敬称以下略)曾经问他的弟子黄锦铭的一个问题。当黄锦铭百思不得其解时,李小龙揭晓了答案,就两个字:“适应。”

黄锦铭演示截拳道封打技巧:擸手铲勾捶

1967年左右,黄锦铭用实心球协助李小龙练习腹部抗击打训练

像水一样的适应,以适应任何环境、对手或即时状况。

在李小龙看来,具有优秀适应能力的人,无论是在格斗中,还是在现实的生活和事业中,都能拥有强大的自我生存、自我表达,乃至自我发展的能力。

他们总是能够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势制宜,像水一样,随遇适形,游刃有余。

故一位合格的截拳道者,一定是一位具有强大适应能力的像水一样的自我表达者,因此,李小龙说:“截拳道就是适应对手,没有路径,没有自我,没有目标”,“我无门无派,但我又是所有门派。你不知我的意图,但我的动作就是你的动作之结果,我的技术就是你的技术之结果”,而这,与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孙子的兵家思想,有异曲而同工之妙。

在《孙子兵法·虚实篇》中,孙子写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

通过长期研究和实践李小龙截拳道,我们发现,李小龙从1966年开始到1970年代初期,就已经渐进地发展出了一整套完备的以培养整体格斗适应能力为目标的科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体系,并在动态发展中与时俱进。而这,正是李小龙得以领先时代,并让截拳道最终成为一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科学的街头格斗术”的核心机密。

因为,衡量一门武技或武学的科学性、实效性、先进性的决定性要素,不在于其拥有多少名目繁多的技术或所谓绝招,而在于其是否真正确立了科学完备、高效实用、紧密贴近实战的技战术训练和辅助训练体系,以及高效的营养和恢复手段。

这样,它才能够保证在训练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中,对每一位训练者的实战适应能力的培养,都能以最少的时间成本付出,取得贴近实战需要的最大化的训练效益,如此,这门武技或武学,才能真正成就为一门经得起时代和实践检验的,优秀的、成熟的武技或武学系统。

穿戴护具,准备进行全接触实战对抗训练的李小龙

为便于阐释,我们试从“心、技、体”三个方面来概说李小龙所创造的科学的整体训练体系。

在这里,所谓“心”,涵义极广,但主要是指包含心灵、心智、心态、心志、心法、无心之心等诸多要素在内的一个人内在的心的能量、境界或气场,临敌格斗之时随心而起的警觉、意识、洞察力,以及与对手协和的距离感,时机感和节奏感等;

“技”,就是指格斗的技术和技能。

“体”,则是指一般和专项的格斗体能及其保持状态,乃至整体的身体健康状态。

李小龙认为:“训练不仅能提高体能,而且还能培养精神和情感,它需要智慧和天赋的高度结合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同时,“专业技能服从于精神修炼,精神修炼能够让修炼者最终提升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例如,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强大爆发劲力的产生,不仅来源于娴熟的技术产生的速度、肌纤维增粗提升的力量,更重要的在于神经系统的高度完善和身心的高度和谐。换言之,只有心、技、体三者有机融合并同臻巅峰,才是一个截拳道修炼者达到他个人武道最高境界的不二法门,也是当年李小龙在武功修为方面,取得惊人成就的内在原因。

当年,通过坐禅、冥想结合传统内功等精神修炼方法以及实战抗压的磨砺,李小龙发展了他强大的“心”——它包括百折不屈的果敢意志、我就是冠军的积极心态、利用和控制情绪的杀手本能、有感皆应的流动气场(类似第六感的整体洞察力)、宁静圆融的智慧和一颗不动如山的平常心。

李小龙在《死亡的游戏》中武术指导贾巴尔

李小龙弟子、前美国NBA超级巨星卡利姆·阿卜杜拉·贾巴尔曾回忆说:“李小龙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受李小龙影响,每次上场比赛前,我都会静坐一会。我希望在赛场上能有一颗平静的心”。

无论是从科学角度,还是从禅道哲学的角度来观察,截拳道技能和体能的修行,最终都会体现为心的修行,或者说精神的修行,技可近乎道,由此以武入道。

可以说,在格斗中,一个人体能的高效发挥,技战术的合拍应用,身体和意识的无断流动,其实都只不过是心灵合机合势,如水流动的外现。

在《截拳道之道》中,李小龙宗师曾明确指出:

“我们要能在双眼目睹的同时出击!由眼睛看见再到手臂,继而发拳,当中损失了多少时间!锐化视觉的心灵力量,以配合你所看到的即时行动。看见发生于内在心灵中。”

“在截拳道中,所有技术都要被遗忘,而只是让无意识(无心)应付状况,技术会神奇自动地或自发地运作。与整体流动,没有技术,就是蕴含了所有技术。”

“精神无疑是我们存在的控制媒介。这种不可见的中心,控制着对每个出现在外界情况的行动。因此,要极端地流动,在任何地方,任何一刻都永不‘停止’。每当你摆出作战的姿势,保持这种精神自由和不依附的状态,做‘自己的主人’。”

在《天狗艺术论》中有云:“技能之究极,非惟修技能,炼气韵者也,达不到无心之境者,不可谓之究极也。万法者惟心之所变也,此之开悟,方能得无心自然妙用之根本也矣。禅者,乃求此开悟之心学也。”所以,李小龙宗师曾强调,一个截拳道者要想在截拳道中取得进阶,必须要同时学习和体悟禅道哲学。

由此可见,中国禅道哲学对于李小龙截拳道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它们决定了截拳道的世界观、武道观、人生观,乃至于合道修行的方式和终极境界。所以,李小龙宗师亦曾一言以蔽之:

“究极而言,截拳道不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招式的混合,而是朝向关于个人身心的高度发展......最终,截拳道无关技术,而是心灵的洞见和训练。”

而通过各种专项和辅助性的高质量、现代化的“技”的训练手段,如击影、喂引对练、打靶、全接触实战,以及犹如隐士般日复一日成千上万次的对于截拳道基本技术的反复磨炼,李小龙成功地将有形有法的简单技术,内化为无形无法,可从任何角度、任何距离,以无规则节奏发动的本能攻击、截击或连消带打——一拳就是一拳,一脚就是一脚,随心所欲不逾矩,同时又能做到“快、准、狠”,令对手即使明知要被攻击,仍然防不胜防。

李小龙与五位肯波空手道黑带弟子(从左至右杰瑞·泡梯特、李恺、李小龙、史蒂夫·金、皮特·雅各布、鲍勃)

在2009年《黑带》杂志一篇专访中,曾经的肯波空手道黑带高手、李小龙亲传弟子史蒂夫·金回忆了他的一次训练经历:

“小龙告诉我,他要和我进行腿法对练,他进攻,而我要做的就是保持距离并尽可能快地后退防守。没有比那更残酷的了。我拿出了我生平最快的速度,但却没有一点用,他仍然踢中了我,将我朝墙壁直直地踢飞了过去,在那一瞬间,我想,我肋骨一定断了,尽管我被踢中的时候戴了两块护胸。”

面对李小龙简单的拳脚攻击也深感无力的“遭遇”,不仅仅只是李小龙的弟子,包括一些同时代其他门派的武术高手都有类似记忆。

李小龙高超的武技,令得全世界的截拳道爱好者和修炼者们,都不约而同的将他们的目光集中在截拳道的技术、技巧及其训练方式上,很多人以为,只要掌握了截拳道的技术、技巧,就可以像李小龙一样,制敌于须弥之间。

但事实上,无论是在截拳道中,还是在其他武技或体育运动中,“体”的锻炼和提高,是所有“技”的提高和发挥的基础和保证,也是一位真正的格斗者随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以随时准备应付任何意外情况发生的基础和保证。

遗憾的是,和截拳道“心”的修行一样,“体”的锻炼常常为人们有意或无意的忽视,即便是个别专业运动员也不例外。“搏击运动员最容易忽视的训练之一,就是身体素质的训练。他们往往花过多的时间增强技巧和技术,而在身体素质方面却训练得极少。”

这段话,出自《李小龙技击法》第一章开篇第一句话,而《李小龙技击法》事实上是李小龙唯一一部亲自示范图解截拳道技战术的专著,由此可见,李小龙对于截拳道者“体”的训练,或者说身体素质(特质)训练的高度重视和格外强调,原因就在于“搏击中的技巧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这种技巧的发挥,正是依赖于全部的身体条件。实际上要在实践中获得成功,这两个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

跑步,李小龙认为是体能训练之王

正是传统功夫拳师黄泽民1964年在奥克兰对李小龙发起的那次挑战,促进了李小龙对于格斗“体”的训练的科学系统的全面研究和实践,推动了李小龙由此踏上不断挑战自我体能极限的征途,并最终成为一位真正的格斗体能达人,以至于一些同时代的美国搏击高手谈起李小龙的形体和体能状态都深表敬慕。

空手道冠军查克·罗礼士说:“当李小龙褪去身上的T恤之后,我再次被震撼了,一如我每次看到他的强健形体时的感觉一样:他的肌肉令人着迷。”还说“如果以每磅体重计算,李小龙肯定是世界上动作速度最快的人之一。”

另一位空手道冠军鲍勃·沃尔则说:“每次我和他跑步都是一种受罪,李小龙是名全能运动员,和他一起练习不容易。”

清晨带着他的丹麦大狗鲍勃出去跑步,是李小龙一个人的享受时刻

如果说,《李小龙技击法》以及我们正式引进、翻译出版的“李小龙经典原著书系”卷2《截拳道:李小龙武道释义》,主要为我们展现的是李小龙截拳道技战术及其理论和训练体系,偏重于“技”的部分的话,那么,《李小龙:肢体表达艺术》就是一本为我们揭示1960年代后期至1970年代初期,李小龙究竟如何进行科学系统的“体”的训练的弥足珍贵的武学专著。

它告诉我们李小龙是如何通过长期而系统的、革命性的体能和健身的交叉训练,练就了他那一身紧贴格斗实用功能,完全以“出功夫”为目标的的令人艳羡的强健体魄、完美形体和身心平衡的整体健康状态。

可以说,《李小龙:肢体表达艺术》一书,真正弥补了过去人们对于李小龙完整的“体”的训练体系某些方面的认识缺失,使得截拳道的后来者有机会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继承李小龙科学训练的精髓。

在书中,不仅相对系统的展现了李小龙关于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敏捷性、人体塑形、饮食营养,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体能和健身的科学训练理论、方法和训练方案,还结合实例,阐述了李小龙如何借助重沙袋练“技”的辅助训练方法,以及与武技专项训练相结合的间歇式训练方法等。

就像本书编著者约翰·里特在书中写到的那样:

“1970年,李小龙的训练计划就已经进化成为最完美、最高效的现代交叉训练计划的示例:负重训练发展力量,跑步和骑健身自行车改善心血管机能,伸展运动提升身体的柔韧性,重沙袋练习时机和劲力的掌控,速度沙袋用于发展节奏和时机,高低沙袋训练协调性和精准性。

更进一步的是,他科学地分解了自己的训练计划,使之能够更好地集中于截拳道最核心的技战术内容,如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练习手法,星期二、星期四和星期六则练习腿法等……

无论如何,李小龙先进的截拳道训练计划告诉我们,到了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李小龙强调的是更为精简、高效的流动性打击和踢击的技战术方法,以及通过不断发展一些高效的辅助训练手段,来支持这些科学技战术更好的发展和发挥。”

简体字版《李小龙:肢体表达艺术》书影。译者:温戈、杨娟

除专业技术层面的内容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李小龙:肢体表达艺术》,我们还可以了解到:李小龙作为一位卓越的成功人士,他最关键的成功奥秘所在。

如李小龙平时非常注重科学的管理和利用自己的时间,生活严谨且规律,远离酗酒、抽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使得他既能做到高效的工作,又能做到从不让工作干扰训练,从而健康生活、高效工作两不误。

同时,李小龙当年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所坚持和展现的学无止境、学以致用的科学探索原则,直指根茎,积极探索事物本质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勇于发现,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与时俱进的科学探索精神,以及通过不断实践及时将先进的学术理论和自我经验相结合,再经过提炼、归纳和总结转化为实用化、体系化的自我探索成果的成功经验,都为后人指明了一条科学的自我武术探索和发展的成功之路——

不是专注于天天累积、添加枝节花叶的技巧招式,而是专注于核心技术的日日精简,做到精简且精通;不是突出心、技、体某一个方面的特训,而在于人类格斗本质及其训练科学原理、规律的整体研究、探索、实践和及时总结;不在于追求外在的形式之美,而在于强调内在的实际功用;不是浅尝辄止,而是长期系统、持之以恒、学无止境。

由于每个人的遗传因素及训练基础、训练水平差异等各种原因,对于那些试图完全照搬本书中李小龙的训练计划或方案的读者,我们有必要再次重复一下琳达夫人在前言中提到的阅读和应用本书知识的原则性提示,那就是:“当你阅读此书时,请注意思考过程,而不要局限在李小龙所使用的那些特定技术和日常训练内容上。您应该关注的是他的思考方式、他的科学的钻研态度,以及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李小龙总是会潜心研究新的行业和领域,他同样也会鼓励你这么去做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巅峰,永不止步的李小龙,时刻享受着自己在达到体能极致过程中的每一步。换句话说,努力比目标本身更重要。”

沉醉于书房中的李小龙

确实,努力比目标本身更重要,为尽量保证整个“李小龙经典原著书系”中文翻译的质量,我们和译者一起努力,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个过程,既是艰辛的,也是快乐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全程参与译校、审订工作,我们自己又获得了一次深入研究、学习李小龙武学,感悟其内在精神的宝贵机会,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期间任何的付出和努力都非常值得。

在这里,诚挚的感谢北京李小龙研究学者温戈先生、好功夫截拳道长沙总部杨娟小姐两位译者,因为你们的共同努力,《李小龙:肢体表达艺术》一书的翻译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其中,温戈先生完成了本书1-15章节的翻译,杨娟小姐完成了本书16-24章节以及前言、序言和附录的翻译)。

另外,我们还要感谢“见证实录”、“拳手翔”等网友的努力,是你们提出的宝贵修改建议,使得本书的3个专业名词的翻译更趋准确。

同时,感谢所有参与到“李小龙经典原著书系”的引进、翻译和出版工作的人们,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和努力,就不会有“李小龙经典原著书系”的面世。在此,真诚欢迎各位读者与我们分享、交流读书心得,或不吝指正本书中存在的任何翻译问题并告诉我们。

科比模仿李小龙,展示他参与设计李小龙元素新球鞋

科比•布莱恩特,被誉为乔丹之后最伟大的球员,是目前美国NBA正当红的超级巨星,而他,同时也是李小龙的一名超级粉丝。

2010年6月,在他写作的第一本书《科比24》中,他谈到了李小龙。作为非武术界人士,科比完全超越了那些外在的武术形式或技巧,而能够直接从最具普适性的层面,去感悟李小龙武道哲学的内在精神,以及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截拳道的科学原理和原则,并将之活学活用到他的同样堪称心技体合一的篮球训练或比赛中。

透过科比以李小龙为榜样的成功学习经验,或许可以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抛开枝节花叶的羁绊,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从李小龙那里得到根本的、真正的启迪和教益?

科比说:

“我一直在努力把李小龙的方法(实效、灵活、速度和效率)融入到自己的训练中……

我努力地从方方面面模仿李小龙……他相信任何知识都会引导我们认识自己,并且称他所选择的表达自我的方式就是武术。

我相信我所选择的自我表达方式就是篮球。我相信在比赛中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度是很重要的。在球场上,如果你不停的变化、移动,你的对手将不知道如何应对你。

我很喜欢李小龙对‘适应’做的一个比喻。‘要像水一样无形。把水倒进杯子,水就成了杯子;把水倒进瓶子,水就变成瓶子;把水倒进茶壶,水就化作茶壶。水能静静流动,又可奔腾冲击。

要像水一样,我的朋友。’”

2010年7月于星城长沙

截拳道,李小龙的肢体表达艺术

欢迎关注为道塾,关注更多李小龙和截拳道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