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主要在哪里有得学「李小龙自创截拳道」

互联网 2023-07-03 12:26:1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主要在哪里有得学「李小龙自创截拳道」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很崇拜李小龙,在那个八十年年代各种书籍都很缺乏,《李小龙技击法》是很受欢迎的格斗类书籍,他说的那些话,那些格斗技巧,都很实用,我还曾经使用过截拳道的一些动作,也曾经把他当作唯一的偶像。

现在不是了,因为我已经在专业拳击队和散打里面经过半桶水的训练过,也开了武馆,见过不下三十位各种武校,专业队的拳击,散打,柔道,摔跤教练。

李小龙曾经是了不起的功夫巨星,武术理论家,为中国武术、电影作了很多的贡献············总之他的成就可以写很多很多。

但是作为一个过来人看,李小龙功夫放在现代真的是落伍了。我否定截拳道的并不是为了吹嘘,是自认为想引导更多的年青人走更正确的路。

李小龙作品;

1、《基本中国拳法》,

2、《咏春拳》

3、《截拳道之道》,

4、《李小龙图书馆丛书》,

5、《李小龙-猛龙语录》

6、《李小龙:截拳道》

7、《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

8、《醒思路-李小龙的生活智慧》

9、《截拳道-李小龙武道释义》

10、《李小龙-肢体表达艺术》

11、《功夫之道-李小龙中国武术之道研究》

12、《李小龙功夫之王的另一面》

13、《李小龙技击法》

这十三本书里,只有一本是最专业讲解格斗技法的,就是《李小龙技击法》里面有大量的李小龙本人亲自示范,可信度很高,其它的书籍里有很多是后人编译的,加入很多零碎的现代体育学的内容,也有其它的思想内容,真实性比较低。以下两个版本的内容是差不多的,黄色封面一本网络有很多电子书,红色封面是近年出版,质量和画质更清晰。

体育院校运动训练学散打专业为例,主要的学科有以下的内容 ;

《运动训练学》、主修项目理论与实践、《运动选材学》、《运动营养与恢复》、《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教育学》等。

《运动训练》就这一本就可以把李小龙的书籍人扔了,专业与业余还是区别很大的。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是李小龙的哲学,虽然不是他创建的词汇,但是因为他而流行。这句话是哲学,很高的思想境界,可是如果仅停留在这个思想的境界,却是无法执行具体的训练环节。

再例如有人总问李小龙能不能打过泰森,能不能打过阿里,其实这都是对格斗体系的不理解,在这本运动训练学里,讲一个传统武术书籍里没有,李小龙书籍里也没有的理论,如果你能看懂,就能极大的帮助你提高对于训练的认知。

这是一个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思维导图,也是每一个习练武者要参阅的大纲。

为什么说李小龙是优秀的武术理论家,但还不能和顶尖的职业格斗运动比较。

一、体能,体能包括形态和机能,功夫再高也怕柴刀,形态差距太大是没有办法对抗的,尤其是肌肉和身体的厚度,是有效避免内脏震动的最好盾牌。机能,是包括素质力量,耐力速度等内容,特别是心肺,血液,循环这些都是自主神经控制,必须是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获得的机能,它不是听从大脑指挥系统。你可以控制肌肉,你不能控制心脏,肺活量。

李小龙为什么去逝这么早,31岁的生命里,一共拍了27部电影,拍电影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并且李小龙为了达到功夫的境界,大量的超负荷训练,用电激,而他作为一名士兵的体质都不合格,这很有可能是他早逝的原因之一。

你看李小龙这身肌肉非常漂亮,脂肪很少,其实这是很危险的信号,尤其李小龙已经三十岁,并且需要大量的时间训练,拍电影,出现在各种媒体会,他的身心肯定很疲劳。

想想为什么女人身体都有很多脂肪,因为女人的身体是为了哺育而设计,北极熊,都需要厚厚的脂肪,因为

很多现代的健美运动,在赛场上看起来很强壮,其实他们站在擂台最怕感冒,身体的免疫能力很差,控制水份,减少脂肪,保留一层皮,是他们常用的训练手段。李小龙拍电影、练武、社交,对体能的消耗非常大。

二,技能和知识,李小龙从小学演戏,美国上大学时选读了演艺专业,选修哲学,所以他个人有极强的魅力,非常擅长语言,形体,眼神的展示,而哲学更是帮他把思想的境界提高到更高的层次。这些有益于武学,但不是武学的基础,武学的基础是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力学,运动营养学,专项技能学,以阿里当年的训练时间,运动量,阿里至少每天要保证五个小时的训练,还需要大量的时间休息恢复身体。李小龙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时间。

所以李小龙的专业技能,体能,格斗的智慧量都是不够的。

三、很多人盲目推崇截拳道。学习他的精神,适当的防身,很好呀!可是如果要把李小龙的功夫全盘学习,去比赛,去走这条武学的路,是错误的。成年人练练无所谓,小孩子你练截拳道练再好,国家不会承认,教育局不会承认,中国武术协会不会承认,想获得国家运动证书没办法,想考体育院校没办法。为什么截拳道学不被国家承认,因为很多方法与现代体育学、散打、摔跤无法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