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敌制胜战法「反法西斯战争」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克敌制胜战法「反法西斯战争」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戴洪涛
放眼古今中外军事斗争之成败,皆与《孙子兵法》冥符暗合。孙武子虽然积极推崇不战而胜、非攻而赢,主动提倡全争安国、全胜安民,但是现实社会是极其残酷的。他不得不花多精力、下大力气探索战争、研究打仗,兵法十三篇的主攻方向是:如何用兵?怎样作战?因此《孙子兵法》的主旨即是战胜攻取,目的则是克敌制胜,精华就是战争律法,这便是历代兵书战策的旨趣所归、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要义所在。孙武所著十三篇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积极防御和主动反击,披露了战争的规律与方法。轩辕皇帝以兵为奇器(奇者,变也、异也。),用之则无正无奇;老聃李耳以兵为凶(凶者,危也、险也。)器,用之则非吉非凶;孙子名武以兵为利(利者,锋也、锐也。)器,用之则正合奇胜。《周易》尊阳,故《阴符》用刚;《老子》尚柔,故《孙子》重阴。尊阳用刚,是指先发制人需用锋锐;尚柔重阴,即是后发制人要用潜能;阴阳互易、刚柔相济、势不可挡、无坚不摧;才能“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
不管是古代东方的兵法战术,还是现代西方的军事理论,但凡是刚克柔、强制弱、大胜小、多赢少,悉皆为兵法之常;只要是柔克刚、弱胜强、小胜大、少赢多,全都为战争艺术。克劳塞维茨尚力,强调先出兵后讲理;孙武子崇尚智谋,强调先讲理后发兵,故先机致胜与后发先至可以统一。孙武尚攻,墨翟尚守,故攻守之法可以合一。孙武子偏重于总体战略谋划,鬼谷子侧重于具体运用技巧,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交相辉映。西方军事思想多为强势战争理法,东方战争理论多是奇正律技击战。
因为注重现象的分析和经验的总结,所以西方哲学是对抗哲学;以此类推,西方科学是对抗科学、西方技术是对抗技术,那么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军事理论、国防理论和战争学说、武器学说则是对抗理论与对抗学说,因此西方世界培养造就的人才大多数都是哲学家、科学家、技术家、政治家、发明家、学术家等等,简单地说即是理论家与实干家,一言以蔽之就是专家学者和圣斗士。中国自古以来擅长斗争哲学、精通斗争艺术的行家里手繁若星辰、多如流沙、难记其数、不胜枚举,其中以两人最为具有代表性:一为孙武子、二为毛泽东。孙子兵法战法探索的是兵战律法,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的是战争的规律与方法,是在广泛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兵学武道心髓,大胆借鉴和吸收西方现代先进军事理论精华,集众家之所长而成一家之言,可以说是西方先进军事理论的中国特色化和古代优秀兵家学说的现今时代化。
现代高新科技局部战争以及未来的智能化战争,不管科学技术如何发达、武器装备如何先进,无论战场多么广阔深远、打仗样式多么奇异独特,用兵的根本规律、作战的基础方法不会改易,战争的指导法则、实践方式不会变化。战争决胜的第一要素是人,武器装备、科学技术只是重要因素,其他一切都是致胜的辅助因素。东西中外乃至于此、古往今来以至于未,智谋技艺永远都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追求不战屈敌、力求少战胜人。智谋策略将会成为战争武力的急先锋,技艺手段则会作为打仗行动的随行团。高新科技和尖端武器一旦与古代兵法及现代理论相结合,那么必将爆发出无穷威力与呈现出无限魅力。正如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富勒所说:“应记住,在未来战争中,计谋和策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部队运动速度越快,将军的头脑须更加灵敏。如同实力强大一样,足智多谋也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兵书战策言什么?所言即是攻防策略,亦即军事谋略、战争艺术,古称武略。就是用兵智谋,包括:先胜略、全胜略、战胜略,即克敌制胜的谋略(战胜攻取的策略)。究实言之,此三略即今之战略战术之心要,即贵在先胜、重在全胜、要在战胜。政治斗争,和平解决是上策,但是一旦到了矛盾不可调和之际升级为军事斗争,万不得已爆发了战争,那么也只好以战止战,用最小代价来解决问题,兵法谋略为其首选。人非圣哲,孰能无过;人无完人,必有弱点。假若人无弱点,那么智谋计策对其就毫无用处;但是凡人皆有弱点,所有智谋、一切计策都是针对人之弱点来实施攻击的。正是因为人之弱点源于欲求,所以兵法谋略、奇计异策才有用武之地。在尖锐复杂的斗争环境里或生死搏杀的战争场景中,作为军队如果暴露自身的短处弱点,那么敌人就可能乘虚而入;假若显现自己的长处优点,那么对手则可能避实击虚。攻取制胜贵在奇正技击,战胜克敌重在虚实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