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文学作品「论贫困」

互联网 2023-07-02 22:18:24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贫困的文学作品「论贫困」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这一阶段,网上关于贾浅浅屁屎尿的诗和她本人入选中国作家会员事件的全民舆论盛宴,可谓是愈演愈烈、无比热闹。我也想就此事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

什么时候,文学已经落魄到如此境界。从先前的文艺青年沦落为傻逼青年的代名词。而现在文学已经到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地步,心中甚是悲凉。当年自己也曾以一名文艺青年而自许,到现在都不敢说自己有这种爱好。是一个怎样的心理历程?

曾几何时?文学是何等让人崇敬的字眼,文学大师有何等的社会地位,现在网络时代人人皆可以成大师,人人都是创作者,人人都是评论家,争名逐利,博眼球,博出位,无所不用其极。文学好像失去了她本来面目,好像高不可攀,又好像俗不可耐。

文学被踩入泥中任人蹂躏。未必是一件坏事。文学本来就是源于实际生活植根泥土。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皆可写成文章。一件小事国际事件都可入文。文学怕的是没有了想象力。变成了比白纸还苍白的东西。我曾经预言过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应该是文学奖,有幸被我言中。我当时的考量是基于我国的教育现状,基本是填鸭式的教育不鼓励培养想象力,然而文学作品却万万不能没有想象力,再有科学技术方面的诺贝尔奖是需要大量的真金白银的投入,是需要深厚基础性研究的,是不能急功近利的。而文学的性价比就低的多了,一支笔一打纸,或是一个手机就能搞定。

小时候我也曾经是一个科学爱好者,但是小小的萌芽被物质的窘境打的稀碎,我曾经把塑料杯子放到取暖炉的铁板上烧水,被家长训斥。也曾因为点燃新疆冬天室外搭建小厨房被挡风寒的纸壳而被当做要纵火,其实自己只是想做个实验,看一边饱含冰霜的纸盒板能不能点着。而我在发现能点着时及时就将火浇灭了。一次次科学实验的念头一次次被遏制,自己只能选择成本低,危险系数小的爱好了,文学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我要说文学是贫困的,是基于成本的考虑。

文学的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贫困的文学,就是没有内容没有想象力的文学,苍白丑陋无耻下流,现在热映的电影《隐入趁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文学艺术究竟要反映什么,现在是不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少了些,真情实感的作品少了些,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