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核武研究的电视剧「十大公认最好看的电视剧」

互联网 2023-07-02 08:44:18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反映核武研究的电视剧「十大公认最好看的电视剧」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首部中国核工业题材电视剧

从5月15日《硬核时代》片场的灯光被主创们点亮,到8月16日杀青时的熄灭告别,有关这群“硬核人”的故事未完待续……随着首部以我国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为题材创作的电视剧《硬核时代》顺利杀青,这部讲述新时代核电人成长奋斗故事、展现新时代核工业人强核报国时代精神、表达“铸大国重器、挺民族脊梁”时代主题的剧作,在人们的期待中也一步步向我们走近。

感受时代脉搏 把握时代精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鹿鸣影业制作,中核集团、曲江影视、美霖文化联合出品的《硬核时代》,由张寒冰执导,黄剑东、李思典编剧,郑业成、刘芮麟、李兰迪、郭晓东、海一天、侯岩松等主演,杨童舒、邢岷山等特别出演。自开拍以来,该剧便因其题材的独特性、唯一性,以及列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大剧看总台”片单而备受关注。该剧讲述的是几代核工业人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完全自主创新,最终成功研制出“华龙一号”近40年的奋斗历程,其背后映的是国家时代的变迁,更是中国的崛起之路。

作为反映核工业题材的电视剧,《硬核时代》在剧中树立了科研人员积极正面的形象,多角度展示了核工业硬核科技成果,通过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敏锐感受时代的脉搏、把握时代精神,在艺术表达上与时代精神相匹配、与时代审美需求相适应,真切而有力地回应了“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电视剧创作新要求,也正因此,在拍摄过程中获得了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关注。

潜心打磨剧本 匠心成就品质

作为一部重点宣扬核电科研人员与建设者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怀的剧作,如何通过影视剧有限的篇幅展现出包括科研人员、设计者、建设者、管理者、运行维护者在内等众多群体样貌,同时还要确保剧中角色的生动性和可信性?该片通过大量采访调研,挖掘出了鲜为人知的故事,也揭开了核电事业神秘的面纱。编剧李思典介绍,初期在项目创作方向的选择上团队就一磨再磨,大纲和人物小传再三修改,剧本也是几易其稿,即使进入到拍摄期,剧本也是在边拍边改不断完善中。为了让作品经得住检验,创作团队多次赴核工业相关单位,面对面与专家沟通,收集他们亲身经历的故事,也阅读大量相关书籍,最终汇编成一本有厚度、有温度的素材,进而将一些典型人物、典型事迹进行凝练处理后通过戏剧化表达,通过对人物群像的细致刻画多角度阐述了故事主题。

为了给观众提供有质感的观剧体验,从故事结构、人物塑造到拍摄制作上,《硬核时代》主创团队以匠心呈现艺术表达和人文情怀,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核工业人的家国情怀。谈及该剧道具方面的复杂多样与实现难度时,美术指导许可表示,《硬核时代》的美术创作过程是在不断地打破与重建中摸着石头趟过来的。“我们需要在90天的周期内,从视觉上呈现中国核电从无到有的史诗般历程。毫不夸张地说,其中的工业性场景都是‘硬茬’,许多场景有着不可替代性。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探索出了一种属于《硬核时代》的美,它是在巴山蜀水间艰苦奋斗之美,它是在工业环境中大体量的结构之美,它是核电站如明珠般镶嵌在祖国壮丽的海岸线上的雄浑之美,它是核岛内精益求精的科技之美,亦是中国核电人的美。我们要实现的是能通过创作,使观众沉浸在这40年的时空里,再现那群艰苦奋斗的核电英雄,去追求现实主义题材中应有的美感与质感。”

阵容实力担当 展现青年向上

秉承着“百姓视角、国家叙事、青春表达”的要求,该剧以扎实明快的叙事张力,在特定年代的历史背景下展现着个体命运的起伏与时代同频共振,唤醒着人们集体记忆所承载的精神坚持和人性光辉。

该剧演员阵容强大,包含了郑业成、刘芮麟、李兰迪、安冬等年轻演员,也有郭晓东、海一天、杨童舒、侯岩松、王大奇、邢岷山、朱铁等实力派老戏骨。

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点剧作,该剧在主旋律年轻化表达方面的探索也值得期待,从人物设定、结构搭建上,《硬核时代》创新性地选择了第二代、重点是第三代核工业人的人物刻画上,全面展现出新时代下中国青年非凡的志气、骨气、底气,表达了中国青年在攻坚克难中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的高贵品质,传递了“青年向上,国家向前”的精神内涵,也更好地拉近了人物和观众的距离。

在剧组“我爱你中国”的歌声中,《硬核时代》圆满杀青,整整3个月的时间,核岛、常规岛、反应堆、蒸汽发生器、操纵台等置景平地而起,演职人员的辛勤付出也让杀青时的不忍泪别场面动容。接下来,该剧将进入紧锣密鼓的后期制作阶段,相信相逢可期的《硬核时代》将激励每一个努力拼搏的普通人,以时代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来源:曲江影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