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教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学习」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教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学习」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译文:月光下,辽阔的沙漠一望无垠,黄沙万里,像铺上了一层皑皑的白雪。燕山山脉的上空,高高地悬挂着一弯秋月,放射着清冷的光辉。什么时候才能给马配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让它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驰骋,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呢?
主题概括
《马诗》这首诗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诗人以马自喻,通过写马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
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和强烈渴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要经历过千万次的捶打和开凿,才能被开采出深山。把烈火焚烧,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情。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主题概括
《石灰吟》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哪怕遭受了千万次的磨难和打击,竹子依然还是那样的坚韧和强劲。也不管刮的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都不能让它屈服。
《竹石》这首诗借赞美在艰难、恶劣环境中的岩竹,抒写了诗人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高尚品质,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