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是表达的艺术 不是艺术的表达的意思「什么是设计表达」

互联网 2023-06-30 20:27:03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设计是表达的艺术 不是艺术的表达的意思「什么是设计表达」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他叫吴斌,80后,从事平面设计近15年。一个多月前,他辞去了别人羡艳的设计总监职位,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自由设计师。他说,设计是表达的艺术,不是艺术的表达。有梦想就勇敢去闯、去拼,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

本期,就让我们走近这位特立独行的自由设计师吴斌,一起来聊聊关于设计师这个行业。

吴斌给人的第一印象很酷,板寸头、圆边眼镜、一身黑,外加一个炫酷的机车头盔,看起来似乎和设计师一点也不搭边。但事实上,这个33岁的男人,已经在设计行业摸爬滚打了整整14个年头。

吴斌的老家在新昌县的一个小乡村,从小喜欢美术的他在中考后选择前往绍兴学习广告设计与装潢专业。他开玩笑地说,当时就是不爱读书,又觉得广告设计和美术差不多,没想到最后就这么阴差阳错地成了设计师。

但专业课的学习并非吴斌想得那么简单,刚从老家出来那会儿他对电脑一窍不通,动手能力完全跟不上,连上课的软件都不知道怎么使用。所幸,有同学愿意和他分工合作,一个出创意点子,一个负责上机实操。而为了补上自己的短板,他也常常出入学校的图书馆,抱着广告类的操作书籍一顿猛啃。

2006年的毕业实习期,吴斌遇到了真正带他入行的恩师张水峰,跟着老师做设计的日子,他学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东西。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实习期结束后,踌躇满志的吴斌决定去大城市闯荡。于是,他带着自认为不错的设计作品,去到杭州,专挑有名气的大公司应聘面试,不要工资,只求实习,可一轮轮的被刷经历却让他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

最终,吴斌还在张水锋的引荐下,进入了杭州的一家设计公司实习,每个月的薪资只有450元,还要支付房租、水电费、交通费,解决一日三餐,那一年,他基本全靠父母的接济过活。

其实,设计师这个行业的流动性很大,尤其是在杭州那样的大城市,优秀的设计师很容易被猎头公司高薪挖走,当时吴斌所在的公司便是如此。无奈之下,老板决定启用吴斌,还给他涨了一倍的工资,要他负责设计一款商务名片。接到项目后,他连续熬了好几个晚上,做了十多个版本的样稿给客户,结果自然是让对方十分满意。戏剧性的是,当老板提出要给吴斌的月薪涨到1200元时,觉得留下来学不到新东西的他却辞职了。

此后的7年时间里,吴斌先后辗转多家设计公司,从品牌运作流程到服装图案设计,从楼盘广告全案到项目推广策划,凡是与设计相关的行业都大胆尝试。吴斌觉得那段时间是他的迅速成长时期,不断的练手、练眼、练脑,也让他的作品慢慢有了属于自己的“腔调”。

2014年,吴斌遇到了他的第二个引路人陈卫江,之后便受邀从杭州来到上虞大可广告担任设计总监。从最初局促的带着录音笔和客户洽谈,到如今快速抓取客户需求,在老陈的带领下,吴斌通过短短几年的磨砺变得可以独当一面,对项目的整体把控能力也不断提升。这期间,他还叫来同学一起尝试参与空间设计,民宿、工装、专卖店、陈列馆等各方面的设计均有涉足。

但骨子里喜欢自由的天性让吴斌不愿意按部就班的生活,比起每天坐在办公室里打卡上班,完成一个又一个的项目,他更喜欢骑着摩托车快意驰骋,做有个性的原创设计。因此,一个多月前,他辞去了别人羡慕的设计总监职位,成为了一名自由设计师。

吴斌说,这样的选择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他反复思考自己当初为什么做设计后才下的决定。这些年来,在他的身边,陆续有很多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伴纷纷改行,有的是无法适应设计师天天加班的行业通病,有的是考虑长年熬夜身体实在吃不消,还有的则是因为其他行业更赚钱。但他喜欢设计,他想把设计当作职业来做。在他看来,一个好的设计作品首先要感动自己,才有可能去感染别人,而这样的作品,一定不是公司里洽谈下来的某个项目。

辞职后的这一个多月来,吴斌也没有闲着,他多次往返沪虞两地,运用马头墙、艺术瓦片等元素,为上海枫泾中学美术馆设计了一个江南古镇特色下的教育科技美术馆。同时,他还捡起了自己曾经最爱的画笔,开始学习插画设计。他说虽然以往的工作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这些经验有时候也是把 “双刃剑”,会让人在借鉴之前案例的过程中固化思维,失去创新意识,所以他想要尝试更多的新东西,在练好自身内功的基础上,怀着匠心去丰满每一件作品。

现如今,随着人们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愈加重视,设计师的作品版权意识开始觉醒,这也促使很多的设计师必须要有自己的原创作品,而不是简单的套用模板。吴斌说,设计师这个行业虽然看起来门槛很低,网上随便一搜就有软件操作课程,但真正做了以后才能体会到其间的酸甜苦辣。因此,建议年轻的设计师,如果想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还是要去大城市的大公司先历练一番,开拓自己的思维和眼界,多尝试新事物的学习,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

关于设计行业最常见的加班问题,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但也是每个设计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吴斌现在还常常想起那段主动留下来加班,跟在设计师背后偷师的经历。但某一天,当你回首那些熬夜赶设计稿的日子,你也会发现自己一路走来,都是在不断的学习、收获和成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设计师的就业天地似乎更加广阔,从传统纸媒到网页设计,从创意产业到游戏领域,从UI互动到国漫崛起,而适应这种飞快的时代变迁也需要设计师储备更多的专业技能。对于未来的路,吴斌有很多的设想,他希望找一间大隐于市的工作室做有意思的设计,也想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项目制团队,一起打造原创精品参加设计大赛。他说:设计是表达的艺术,不是艺术的表达。这是他玩设计的初衷,亦是他今后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