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汉字书法艺术「汉字与书写艺术」

互联网 2023-06-30 14:54:23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谈谈中国汉字书法艺术「汉字与书写艺术」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作者:老鲁

一个民族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字便应运而生。文字的基本功能就是作为语言的符号,用书面方式把语言记录下来,既可以保存,又可以向外界传递。中国的汉字当然也一样。但是,中国的汉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完善,其功能就远远不止作为语言的符号了。由于汉字的特殊结构,使汉字有一种天生的美感,因此汉字的书写自然而然地发展为一种书法艺术,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只此一家。

人们说汉字有两难,一是难认,认得一字,认不了二字,要一个一个地记;二是难写,因为汉字由横、竖、撇、捺、点、钩这六种笔画组成,不仅要按笔画写,更要把这些笔画写得有个模样,具有美感才行。

汉字可以用硬笔书写,也可以用软笔书写,无论是硬笔还是软笔,要把一个字写出美感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人走上社会,总会要填个表什么的,所以离不开写字,你写的字,就是别人认识你的一张名片,如果写得好,无形之中别人对你会增添一丝敬意,写得不好,别人就可能瞧不起你,如果你是一个大学生,就更会瞧不起。所以,中国的孩子上学,第一步就是学习写字,称为练字。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中国汉字的书写是用毛笔,与用硬笔相比,毛笔难写得多,这倒不是说写硬笔就很容易,实际上,要把硬笔字写好也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现在流行的是司马彦字帖,每一页都有透明纸,可以照着描写,把练字、认字和学习唐诗宋词结合在一起,是个不错的办法。我们上中学的时候,有一个叫沈六峰的人,编了一本书《怎样练习钢笔字》,除了一页钢笔字样之外,主要介绍如何用钢笔写出具有钢笔特色的字来。

但是,说到汉字的书法,主要还是指毛笔字,为此就有了文房四宝这一说,即笔、墨、纸、硯。中国最著名的文房四宝是湖笔、徽墨、宣纸和端硯,是产于各地特有佳品,价格不菲,据说一台上等端砚,价值几十万。不过这样的文房四宝超出了书法的范畴,纯粹是古董了,没有必要去追求,练习毛笔字有普通的笔墨纸硯即可。

汉字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阶段到战国时期,各国的字还没有统一,秦始皇统一中原大地后才实现了“书同文”,这就是李斯发明的小篆,后人称为篆体。但是,篆体字基本上都是横和竖连在一起,弯弯曲曲,就是一个线条的图形,没有撇、捺、点、钩这些笔画。人民币上有一个小正方形里的四个字“正行长章”就是篆体。现在,大多数人都不认识篆字,因此这种书法是纯粹的书写艺术,没有太多的实用性。

后来,为了方便书写,又有了一种比较简化的字体,这时汉字的六种笔画开始形成了,这就是隶书,到汉朝达到顶峰。我以为,中国字之所以叫汉字,而不叫唐字,原因大概就在这里。隶书的书写,特别讲究笔的运作,让人看到,各人写出来的汉字,其笔画有各人的特色,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我把这种感觉称为“字魂”,有字魂的字方称好字。所以人们都在追求,把毛笔字写出自己的风格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印刷体不是书法,美术字也算不上书法。

出于这种书法追求,经过无数有志之士的不断探索,终于形成了当今汉字的楷书、草书、行书三大流派,每一种书法流派都有其集大成者。不过,在所有书法中,楷书为第一书,是人们学习书法的第一步,也是最难的。比如被公认的行书的前三甲: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孙文稿》,苏东坡的《寒食帖》,他们三个人不仅行书写得好,关键是他们的楷书也是数一数二,如果他们的楷书上不了档次,他们的行书也就无从谈起。同样,草书大家米芾、张旭、怀素等人,其楷书也不同凡响。可以说所有的书法名家,是在其楷书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后,才去研究草书与行书的。现在一些号称书法大家,横七竖八写几个潦草字,就自封为书圣,那就让他们写一副正楷,拿出来展示展示,是马是骡子,一遛就一清二楚了,我估计他们没有这个勇气。

当然,汉字的书法,要分辨出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实际上是强人所难,没有道理,应该说每个人各有千秋。比如楷书,颜真卿的字雄浑有力,柳公权的字清秀妩媚。宋徽宗,其字有弱不禁风之美,郑板桥,其字有稀里糊涂之美。总之,各人形成了各人的风格,这正是中国汉字书法的深邃之处,是其他文字根本没有办法相匹比的。

一副好的书法作品,可以给人一种无法形容的艺术享受,不要说文人学子爱不释手,即使是大字认不了几个的文盲,看到后也会发出由衷的感叹:好!实在是好!虽然他们并不能说不出好在什么地方。难怪唐太宗看到《兰亭序》后,就据为己有,死后用其陪葬,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是其他书法家的临摹。然而即使是摹品,一两千年以来,让中国人为之倾倒,足见书圣的书法具有多么大的魅力。我手边就有一本《兰亭序》摹本,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欣赏欣赏,百看不厌,每一次都是一场享受,其乐无穷。

现在,汉字的书法不仅在国内雅俗共赏,而且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外并蓄,尤其是日本与韩国。中国有好些书法珍品,被西方强盗掠夺到国外,收藏在国外博物馆,是非常可惜的。颜真卿的《祭侄孙文稿》,现在收藏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馆,而台湾当局口口声声还要去中国化,也不知羞耻是多少钱一斤。

现在,电脑普及,今后提倡无纸化办公,对于手写汉字的要求也在不断降低。从某种意义上说,练习写字已经不是学习的第一需要。但是,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汉字的书法必须永远传承下来,何况中国汉字是四大文明古国唯一保留和传承下来的文字。每个中国人,都要尽量把字写好,给自己印造出一张好名片。同时,还应该培养出当代的书法家,将中国汉字书写艺术发扬光大,更上一层楼。

老鲁于二零二一年三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