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濮存昕「濮存昕中老年妇女的偶像」

互联网 2023-06-29 17:22:21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艺术人生濮存昕「濮存昕中老年妇女的偶像」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新京报讯(记者张赫 李木易)7月26日,首届北京文化论坛“文艺精品创作与传播”分论坛展开圆桌对话,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孙郁,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总监沈晨就“如何创作生产文艺精品”展开对话,围绕如何理解和认识文艺精品、创作文艺精品需要把握哪些关键要素、如何理解城市和文艺创作的关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谈到何为文艺精品,濮存昕表示,纵向要与历史先贤、前辈进行比较,“你是不是望其项背?我们要继承,同时要不逊于祖师爷、不逊于前辈。”而横向要与同行比较,同时要有看世界的眼光,“话剧是外来艺术;歌剧、交响乐、芭蕾等都是外来艺术。我们的水平在哪里?纵向要求远,横向要向高。要自我判断,才能有前瞻,才能有眼光去发展自己。真是精品,后代就得传颂。”

濮存昕分享如何追求戏剧精品。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在“高”和“深”的基础上,濮存昕也强调,作品不能忘却“有趣”和“通俗”,必须要接人气、接地气,在细微处反映高远和宏大。“细微的部分一定是人本身生命的直觉和正常表达,甭管是喜怒哀乐还是什么。”在濮存昕看来,“俗”不是贬义词,而是让更多人有共鸣,并接受趣味,这才是艺术的血缘。“你把人弄痒痒了、弄疼了,那一定是有趣的。”

近年来,北京统筹在京文化文艺资源,发挥首都地缘、智缘、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各类文艺要素集聚,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其中以北京人艺为代表的国有院团焕发了全新活力,以一批精品剧目助力北京文艺发展。濮存昕表示,北京是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而“文化”最简单的解读就是人的生活方式,通过艺术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我们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人民二字是我们艺术存在的目的。从1959年到今天,《茶馆》还在演,几代演员,我们这一代都快交班了。经过时间检验它是经典,让一代一代小孩儿看中国的祖辈们曾经这样生活过。”濮存昕说,城市文艺的繁荣发展一定以文化消费作为方式,得让老百姓买票,让更多演员有更好剧目常演常新。繁荣一定标志着最终惠及人民,惠及观众。

“我们不能过度娱乐化,但是不可以没有娱乐。就像阅读一样,每读一本书,只是青蛙去井口张望一下,然后还要回到井底养家糊口,但是我们的精神生活一定要阅读,一定要看戏,一定要看电影,一定要看美术馆。艺术让城市改变性格,它不只是吃喝玩乐。”濮存昕说。

编辑 佟娜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