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理解雨巷和丁香这两个意象「丁香在雨巷这首诗中的含义是什么」

互联网 2023-06-28 18:36:29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你如何理解雨巷和丁香这两个意象「丁香在雨巷这首诗中的含义是什么」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看过很多对戴望舒《雨巷》的解读,有关于那条狭窄巷子的,有关于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有关于丁香所象征的意象的,也有关于那天绵延的雨和油纸伞的……

直到我无意当中闻到了雨中丁香的味道,突然有了一种不同的观感。

雨中的丁香是其最美的时刻

丁香花,钟状,色淡雅而清香。当其盛开之际,晴日里从树下走过,那种浓烈的味道会让人掩鼻。然而,一到了小雨天气,丁香花的清香会随着雨丝飘散开来。偶尔的微风一送,也许会有那么一两缕恰巧钻入人的鼻息。当想再细闻的时候,却发现有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神奇的是,当走到了树下,反而没有了往日里浓烈的香气,当然也失去了远处闻香的情趣。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关注过雨中丁香的气味,但我突然感觉,戴望舒是不是真的只是在写江南雨巷中偶遇的一位姑娘呢?

民国诗歌,也许需要另类的解读

如今的现代诗出现了问题,对诗歌的鉴赏同样走入了误区。

一提到民国时代,仿佛所有的诗歌都带着那么一点点忧国忧民的味道,国家的内忧外患与青年的爱国热血是少不了的。用传统知人论世的手法来分析一直呼吁着打破传统的现代新诗,总是强行去做政治的解读,以此来作为时代的坐标。

但是,我想,即使是那个时代的人民,也不会无时无刻地都在呐喊着救亡图存。最美好的年华里,谁愿意将青春献给乱离?那么,出现一些纯粹抒情的诗作,不也应该是正常的情况吗?

现代新诗肇始阶段,其实除了胡适等人拙劣的尝试之外,像戴望舒、闻一多等诗人都是取得了巨大成功的。

然而,那个时代的诗歌也有着很明显的分化。

类比《诗经》,原始的诗歌其实都是内心诉求付诸情感地表露,因为这种感情的真实,所以采诗人整理成规整的诗歌上呈给君王,让他聆听下层社会的声音。

那么,如今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文学形式的诞生阶段,应该也有一些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才对。

那个时代的诗歌还比较单纯。如果是表达对祖国的忧思,诗中往往会有比较明显的标志,比如:

戴望舒《我用残破的手掌》: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

那里,永恒的中国!

艾青《我爱这土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而如果是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像徐志摩等人的作品,还是很好区分的。比如: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那么,这一首《雨巷》,其内里并没有十分明显的政治标志,更像是一首记叙、抒情的作品。很多解读是否已经过度了呢?

文学不需要冰冷的石碑,只需要鲜活的朝气

人们过于重视时代背景的分析,往往会对民国诗歌做过度的解读。这种鉴赏方式就像人为地立起了一座冰冷的石碑,让有兴趣的人不断地去拓印。杀死了兴趣的同时,也让这些被污染的纸张散发出浓郁的死气。

就像每一个时代都有寂寞,每一个时代都有安宁。外在的环境虽然可以影响作者的思绪,但内容的传承和情感的抒发还是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新诗其实是更重视感受的,感性的成分要大于理性的分析。从当时的文学来看,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都集中在散文、杂文与小说之上了,没有必要另外开辟一个阵地来做相同的事情。

新诗作为情感的宣泄处,其目的也是为了通过共有情感和每个人都曾体会的感悟来引起大众的共鸣。打破了格律的限制,就蕴含着破除封建的桎梏,形式的意义要远大于其内容本身。由于其形式的不固定,创作要求的限制,新诗其实在整个文学改革的作用中处于边缘的地位,冲锋陷阵的主要还是散文、杂文和小说。

所以在鉴赏的过程中,不能用杂文的犀利和小说的映射来作为主要的方法,应该带点感性去体会这种直来直去的表达。

民国新诗因为其所处的肇始阶段,不论是语言还是手法都很不成熟,可能最好的赏析就是用情感来评判了。

也许这些诗歌,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复杂。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