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的声调是什么「汉调的形成」

互联网 2023-06-26 11:11:42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汉的声调是什么「汉调的形成」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汉调桄桄,又称桄桄戏,是明代末年关中东路秦腔传入汉中地区与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梆子声腔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陕西南部的汉中盆地一带,并曾流传到陕南东部、川北、陇南、陇东、鄂北等地。汉调桄桄剧目丰富,传统剧目有七百多个,其中本戏五百六十多本,折子戏一百七十多出,其中《刘高磨刀》、《镔铁剑》、《夕阳山》、《水灌晋阳》、《红缨披》等百余种剧目为汉调桄桄所独有,《帝王珠》、《无影剑》、《呢喃阁》、《草坡面理》等剧目在其他剧种中已经失传或残缺。

·

唱腔属板腔变化体,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体现出陕南地方音乐优雅柔和的特点,旦角唱腔高昂,讲究唱“硬三眼调”;花脸擅用“犟音”,声高八度,多以假声演唱,尾音拖腔较长,人称“老少配”。唱腔的板路包括二流、慢板、尖板、拦头等多种,且有“软”、“硬”、“快”、“慢”之分。“软”为表现悲凉情绪的苦音,“硬”为表现欣悦情绪的欢音,“快”为快板,“慢”为慢板。汉调桄桄的伴奏有文、武场之别,文场原以盖板二弦为主奏乐器,后改为板胡,另有京胡、海笛、三弦等与之配合;武场使用尖鼓、平鼓、钩锣、铙钹、梆子、牙子、木鱼等打击乐器。

·

表演追求大幅度夸张,有“箍桶”、“撒莲花”、“耍椅子”、“棍架子”、“吊毛盖”、“变脸”、“换衣”、“揣火”等许多独特的技巧,还有不少刀枪、棍棒、拳脚、腾翻的特有身段。民国以前,汉调桄桄演出时,生、净均不穿靴,常穿草鞋演出;旦角面部搽粉,头上插花即可出场。其服饰和化装虽简单,唱工却十分讲究,当地人习惯于夜听十里大调,且听远不听近,名为“燕过梁”。

·

汉调桄桄为关中秦腔南传汉中后,与当地民俗、语音、民间音乐融汇、整合而形成的具有汉水上游文化特色的梆子声腔剧种。分东路、西路两大流派。音阶为综合性七音音阶。唱腔有欢音、苦音之别,有慢、中、快、散不同板眼、不同速度的板式,包括慢板、二六板、川板、二倒板、箭板、滚板六类。唱腔词格有十字句、七字句、五字句、散句等句式,以十字句、七字句为主。念白包括道白和韵白、引子、诗、板歌五种。唱腔,道白皆以汉中语音为准。演唱除大量单声唱外,还用干唱、伴唱、轮唱、对唱、合唱等形式。

·

上古时期,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尧典》)的歌舞艺术。1976年,在汉中市城固县苏村出土的青铜面具,证明早在商时,已经有了类似戏剧人物面部化妆的专用道具。西周以后,民间歌舞广泛发展,诗歌说唱相应繁荣。至汉代,已出现了“百戏”。在百戏的孕育中,戏曲集歌舞、诗歌、说唱的要素,并加入了情节故事,则形成戏曲独特的综合艺术。到了唐代,文学艺术的空前繁荣,又促进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并为后来的宋元杂剧奠定了基础。也催生了以秦腔为主的陕西地方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并在西秦旧地(即以凤翔为中心的西府地区)形成了“西秦腔”。

·

据《陕西省剧种概观》记载,“西秦腔”于1465~1487年(明成化年间)、1506~1521年(明正德年间),先后传入洋县、南郑等地,在吸收当地口语,配以说唱歌调及其它民间音乐的基础上,逐步衍化为地方声腔,再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创造,唱腔有了鲜明的乡土特色,表演和伴奏亦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形成了以洋县、城固为中心的东路桄桄和以南郑、汉台为中心的西路桄桄。新中国建立后正名为汉调桄桄。

·

汉调桄桄在其自身发展的漫长历程中,由于汉中毗连四川,水路直通湖北武汉,又与川剧和汉调二黄进行了艺术上的不断交流,致使汉调桄桄既保持秦腔高亢激越的特点,又融入川剧和汉调二黄柔和婉转等长处,使其特点也显得更为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