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博物馆「园林造园的基本手法」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古典园林博物馆「园林造园的基本手法」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创造了中国灿烂的建筑艺术,中国古建筑既是一本具象的、沉甸甸的史书,也是一门独到的、传世的艺术。
其中,古典园林中的建筑,更是美到不可思议。“它”与山、水、植物完美结合,构成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卷。
▼
园林古建,向来见微知著,山石嶙峋之中见高低错落,楼台亭榭之外见曲栏回廊。诗情画意,触目可及。那么,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位于园林中的建筑——馆。
▼
馆原是客舍,因此园林建馆的主要作用是待客。
由此引出几种相近的建筑形式,如私塾称为蒙馆,教书称就馆,有被主人延请为宾客之意,也就是说,教书先生也是主人延请的宾客中的一类。其它如书房被称之为馆就是更为自然的了。
▼
其实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被称为馆的建筑非常多,除了客舍、书房、学堂之外,还有燕居之地,甚至是眺望赏景之地,都有以馆为名的。
馆类建筑中,除了少数作为厅堂的馆之外,一般也多建在园子的一隅,特别是作为书房的馆,大多环境幽僻。
▼
“散寄之居曰馆,今书房一称馆;客舍为假馆”(《园 》)。
园林中之馆,是造园意象中的居所,如《红楼梦》里有潇湘馆;山水画中的环境有可居可游之趣,这种意境也与馆的情态有一定的联系。
▼
苏州网师园中有座建筑叫“蹈和馆”,位于园之西南,前面对着小山丛桂轩之侧面,这里的环境自成一体,十分幽雅。
取名“蹈和”,为“覆真蹈和”,有寓安吉之意。馆前还有小室,为琴室,所谓“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之雅兴。馆前除林木、假山外,又有廊相缠空间富有层次。
▼
拙政园中的“十八曼驼罗花馆”,规则模较大。
这是一座方形的大型建筑,四角还有耳室,也是方形的,故很有形式感。建筑的中央有屏风,将空间分为南北两部分,南为曼驼罗花馆,北为三十六鸳鸯馆,可谓别出心裁。
曼驼骆花即山茶花,馆前植有18株山茶,个有其名,其中最有名的叫“十八学士”,所以馆名就叫“十八曼驼骆花馆”。这里处于拙政园之西部补园,环境清幽,又有清澈的水池,池中有鸳鸯戏水,是一处游赏胜的好去处。
但此地从前又是演昆曲之场所,其实也甚高雅。
因此,“馆”这种建筑,与古代的文人文化有关,抚琴、演戏、吟诗、作画咸宜也。
▼
园林建筑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建筑,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中国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园林建筑能够同时满足人们生活活动和感官愉悦的功能,实属令人敬佩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