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审美素养什么意思」

互联网 2023-06-25 19:49:47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审美素养什么意思」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大学艺术美育》是一门什么课?

《大学艺术美育》是一套“课程”,涉及的学科领域为艺术学门类下的五大一级学科——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它将提取各学科的专业资源,围绕“艺术美育”的核心定位,为全体大学生研制一套课程,并努力从“通识课”走向“必修课”,实现其审美素养的“渐进化”提升。我们的目标是:为中国大学生打造最具品质的国家级“精课”!

大家都看过中央电视台的“舌尖上的中国”吧,套用一下,我们的课程可以称之为:“审美视野下的艺术”!它通过对艺术本体——美的回归,实现一种精神“理疗”,以“审美保健品”的“方剂”惠及全体大学生。《大学艺术美育》——为大学生审美素养定制!

(一)面临的难题及解决思路

这种“高调”的表达不代表我们可以随意而从容完成这项工作。其实它存在着太多需要大家携手克服的困难。造成困难的障碍大体表现为:

第一,对“美”的认知模糊与“形而上学”指向的干预。对“美”的概念讨论,对“美”的主观与客观性争辩,对“美”的共性与个性差异比附……这些偏于美学甚至哲学的成果,通常在以不同方式被“断章取义”地引入到艺术领域,造成了谈“美”色变的不正常现象。延展至审美教育,概念化、宽泛化的美育活动充斥在各层级艺术教育之中,艺术家反而成了“美育”的低能儿!

解决这一窘境的最好策略,将艺术审美与“泛意义”上审美予以分辨,我们所“发现”的美,它一定要来自艺术品,是艺术家创造的、具有标识性的、可以被多数人感知的、以艺术形象予以呈现的形态!什么生活美、自然美、心灵美等等,都搁置一边。我们不去讨论“美”究竟是什么的哲学命题,专心去发现艺术品所呈现的“美感”。顺着这一思路,再去捕捉艺术家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专业“眼光”,他们的艺术旨趣、品味乃至想象力、创造力。这还不够吗?哪个领域的智慧可以超越这里的智性?这是人类文明弥足珍贵的光辉!

第二,专业技能习得对“审美”的干扰。这恰与上面论及的第一方面构成一种对比。前者偏于“形而上”,这里又多“形而下”了。作为专业教师,对各专业方向“技能”的侧重也是极寻常的一种行为与意识,艺术创作离开了必备的技能,一切都会落空。但技能支撑的“灵魂”不能或缺啊!如何寻得灵魂?这关联到艺术家的人文素养,其中“美”又是维系所有人文因素的纽带!我们反对过于“形而上”去对待与处理“美”,但又不能少了“心中有美”的情感预设,它包括对“美的规律”的把握、对“美的形态”的敏感、对“美”与人文各因素的内在链接等等。一件精彩的艺术品,需要你具备对艺术语言的熟练驾驭,它包含了你对“美”的处理能力。此外,作品的意境呈现也离不开你对“美的创造”——叠合着“观念”的情与景的混化无迹!如果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忽略了对“美”的感知,你将永远停留在“技”的层面而难以上升为“技艺”!传统工匠“技艺”之微妙,恰是有技术支撑的“艺”的存在,只不过这时的“个性”让位给了“共性”,传承的“共性”中包含了无数艺人“个性”之微妙。我们看山西永乐宫壁画,匠人的高超“技艺”是多高的艺术!您可以提取吗?如何传承?扯远了。

专业技能的“干扰”让我们对艺术作品的“短长”辨别不够,解决的唯一策略是围绕经典作品进行体悟与深度解读,在其成熟的技术中分解出呈现其“美”的因素,琢磨其中缘由,转化为方法论。

第三,审美类别的差异性与演变性。

首先要分辨“艺术审美”与其他类别审美的差异,确立艺术审美的独特价值。

美,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一部中西美学史,其核心也是在围绕“美”的定义及其相关属性展开的讨论。我在思考,人类为什么要寻找“美”的概念?它一定是存在着某种现象,需要我们去给它指认。好了,那么“美”作为现象,它究竟是客观实在的对象,还是人的主观判断呢?这是多数哲学家一直争论的焦点。从人的角度,我们要先讨论“美感” ——对象被人所认知而获得的一种感觉或感受。哲学家为了严密性,总会在直觉、感觉、知觉乃至认识上找差异。对象之于人的“接触”,通过人的感觉系统,必然会以“信息”通过“神经”媒介传输至人脑,人就会产生反映。那么其中的微妙性主要表现在,我们知觉对象时有过哪些“认识”上的综合——直觉?除非抽象物,直觉的同时必然有概念的参与,因为人是有认知经验的,即使是抽象物,它也会让你下意识寻找抽象中的具象,链接你的经验。某种意义上,纯粹的直觉或许在音乐中更寻常。由此,我们在接触对象的瞬间,“判断”通常会伴随,这个判断完全基于你的“前经验”。我们看到大海风景的一刹那,会有一种感受,它基于我们的生活经验产生“广大”、“无限”的印象,这不能说是成“美感”。反过来,画家面对大海,他会基于他的“艺术”经验而发现“美”——大海的形、色所构成的视觉“形式”——秩序与节奏形成的韵律(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训练过且具有审美经验的眼睛)。我们可以认为,美是一种秩序与节奏,它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借助人的感觉器官产生共鸣的一种秩序与节奏——形、色与音及其组合。自然对象也存在物质的秩序,我们会受到艺术对秩序表现的影响,而给出“美”的判断——整洁为美,干净为美;凌乱为不美,肮脏为丑。但艺术家要转化为画面形象时,他的出发点是要构筑审美的形象,自然对象的美与丑,作为素材,与表现出的艺术形象美与丑不发生任何关联!作品的美与丑,全在艺术家处理的水平!所以,画家选择模特儿,一般不会专找所谓漂亮的,而是希望有特征,有味道的,原因就在于此!

由此,美至少是分类别的,艺术创作是专门生产美,建立美的标准的工作!艺术之外的所谓美,都是基于艺术中所呈现出的美的样板,而去比对生活与自然。至于更为抽象的精神之美、思想之美、道德之美、行为之美等等,均是基于艺术之美的最大特征——秩序、和谐而延伸出的一种理念而已。美育,只能是艺术审美的教育!

其次,我们还要清晰,艺术审美内部也存在差异与演变性。

这一点我不展开论述。艺术的趣味差异极大,中国传统艺术偏于人文的呈现,深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西方传统艺术以理性的思维驾驭作品,追求语言节奏的和谐与协调(如黄金分割),给予必要的限定以实现某种预设(古典主义);现代审美所呈现的艺术样态多偏于形式的直白,作品直觉感悟引起的情感共鸣是其核心,“形式美”法则被最大限度激活;当代艺术对传统既包容吸收又刻意反叛,“观念”被执着而放大,艺术的“感觉纽带”让位于哲学沉思,艺术审美的既有内涵被模糊。当然这些偏向不改变艺术的共性——它既是形式的,也是精神的,两者的混化无迹乃为其本质特征。由此,审美感知途径的选择就不能锁定单一的类型,而应该充分考虑艺术审美的差异性与演变性,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本课程设定了四大板块——中国传统艺术、西方传统艺术、审美的现代性、当代观念艺术。

(二)课程定位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引出本课程的定位:

第一,课程核心——以“艺术美育”取代“美育”。

前面已经讨论,不借助于“艺术”是否可以展开美育,当然可以,但抽离了艺术作品,美的对象会交错在复杂的社会实物之中,被教育对象便很难感知“美”了,除非没有干扰或较少影响的现象,如某些局部的自然景观、自然的乐音、材料的触觉感等。艺术家善于提前纷繁复杂的自然对象,让他们按照美的规律予以呈现。只是艺术作品美的呈现也会复合其他因素——人文、语言的载体、个人的思想等,需要你具备一定的只是或对语言、思想沟通的经验,才能感知复合后的艺术作品。由此,审美教育又不单是纯粹“美”的提取,它因为复合人文、思想而演变为一种“大美”,或成为“泛意义上的美”。纯粹的“美”指向道德,指向自由。

美感其实是对艺术的感觉,或由艺术养成的一种能力。艺术家的创造,是围绕“美”而呈现出的“人文作品”,“美”作为纽带让受众接受人文熏陶。由此,“审美”的完全表达应该是“艺术审美”,是围绕艺术而关联的对“形式”的直觉。所有由“美”而延伸的认知,游离艺术之后,都是泛化美的定义,反而让“美”无法落地。什么心灵美、道德美、和谐美、行为美等等,都是抽象了美的定义,让“美”捉摸不定。

由此,我们的课程选择了用“艺术美育”取代普通“美育”。

第二,课程内容——艺术人文与艺术审美的复合。

本课程将借助艺术学科资源,以艺术人文知识与艺术作品审美形态感知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侧重?

任何艺术作品提供的信息都这样两类:第一类,作为艺术的审美形态。作品的艺术呈现,就必须符合艺术审美的法则,以实现“感知”而完成的感觉上链接。艺术家在专业训练中,他会选择对应的媒材,并归引到感觉呈现上,以形成的一系列技巧。不同艺术专业均尤其对应的表现规则,共同为作品感性呈现服务。学生面对作品,就是基于这种感性的干预——审美体验,形成感知经验——审美经验。第二类,作为人文的意义。任何作品都可以通过描述、分析、解释与判断,找到作品的人文意义。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他总是被触动产生“想法”,这种触动可以是政治上的或思想上,或民俗的或文人的,或情感的或趣味的……之后他要选择一种题材——对应现实中的物像,或具象或意象或抽象或观念,予以表达。我们面对作品,就是要用我们的各种经验,去分析作品创作背景、了解艺术家创作意图,从而对作品人文意义做出合理的判断。《大学艺术美育》教学就是对两种信息的诱导性提取!第一种信息是课程建设提取的主要对象,或者说,课程教学更应围绕第一种信息的提取,要让学生在不断“干预”中形成审美经验。第二种信息提取要偏于——给予“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会描述、解释与判断。

由此,我们的课程内容为两大板块:一块为艺术学科知识,一块为与感知关联的技能。落脚到艺术学科不同的支撑方向,它转变为各方向知识与对应的“干预”感知的技能。以西方油画为例,其知识就是由西方油画史“裹夹”而提炼的文图内容(包括关联的人文知识、学科基本原理与概念等);其感知关联的技能则为油画画面物质呈现对人的视觉干预,学生面对油画作品所获得的视觉感知,然后转化为自身的“审美经验”,在今后类似图像认知中被激活,起到“预存图式”的作用。他们再次面对油画作品时,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里的“所以然”不单是对关联知识的叙述,而是视觉感知后的审美表达。

二、本课程的意义

本课程从根本上改变了既往艺术类“通识课”偏于人文知识讲授的传统,重视对艺术本体的回归,着力于“艺术感觉”的激活与能力的培养。课程的意义不仅是艺术鉴赏课程理念的新转变,它对于“美育”有效落地带来较多启示,受教育者的审美感知力第一次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延伸看,这一课程研制的思路也对专业教育提供必要的借鉴,艺术如果不能回归其本体而实施教育,艺术的独特魅力将被弱化,艺术教学的效果终究无法达到最优化。

(一)“美育”的价值

审美不仅仅是一种技能与经验,更是一种品格,是构建高水平社会和谐的前提。而和谐的建构又是人类走向文明与幸福的重要保证。其实,和谐的事物与现象就是具有美的特征的表现。为此,“美育”首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人的教育。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它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成为当代人获得整体提升的核心素养。由此,人的成长离不开美育;人的行为需要审美化育,与美育牵手;社会文明的进程,美育永远相伴。美育的价值与意义不言自明。

(二)“美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一个非常清晰事实是,我们大学生的审美素养非常贫弱,他们不仅艺术知识缺失而且艺术感知力很差,这不仅带来大学生活的贫乏,思维方式的僵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品行修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提升普遍受到影响。他们很会学习知识,长于知识积累,偏爱抽象与符号,却缺乏直觉力、形象思维与创造力。其实这一现象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之所以选择大学生,是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明天的精英,他们的综合素养是国家前途的保证。另一方面,高校环境相对单纯,“课程”又是学生学习与接受教育的唯一媒介,这为“大学艺术美育”课程设置提供了诸多便利。“大学艺术美育”课程的开设,大学生的获益在于:用艺术学科资源,作为“干预”手段,学生在获得艺术知识与人文熏陶的同时,激活他们的感觉认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其核心素养:道德与品行、文化艺术修为、想象力、创造力、丰富的情感与人生幸福感。

由此,教育部等各级教育主管部分,一直强调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近日,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并明确学生须修满公共艺术课学分方能毕业,这是“美育”成为公共必修课程的官方“指令”。

(三)“美育”的依托——复合的艺术课程

艺术是人类有史以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自从它产生就深深根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可谓无处不在。艺术始终描述、界定并深化着人类的经验,它是体现人性的重要载体之一,连接着人类的世代传承。艺术又是时代变迁的动力,它以新颖的视角向旧的观念发起挑战,对人们熟悉的观念做出独特的阐释。艺术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主要成员,它与科学学科一起成就着人的核心素养。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又反映社会生活,并链接情感,使人变得愉快与轻松。艺术用直觉思维,借助“形象认知”,最重视观察力与想象力,它是激发创造力的重要诱因。艺术的学科本质带来的价值则是其“审美属性”,即审美认识、审美创造与审美欣赏。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形成人的“审美经验”,提升艺术感知,以获得对艺术的敏锐与较强的意识,情感为之慰藉,生活获得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