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诗品的美学体系表现在哪些方面「艺术再现说」

互联网 2023-06-25 14:54:1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二十四诗品的美学体系表现在哪些方面「艺术再现说」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

幽人空山,过雨采蘋。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自然是一个人们常见常用的词汇,一般来说,自然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它既包括各种事物的形态、结构、性质,又包括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故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人和人的活动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书画##艺术#

在哲学中,又往往会将这些客观联系和规律作进一步的抽象,用“自然”来指代位于各种规律之上的总规律,《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便将“自然”置于其所尊崇的“道”之上。

在佛教的《楞严经》中有“觉性自然,非生非灭”,“自然”即是自如。如如不动,不动非不动,实为非动非不动,自然即实相法性。唐代僧人神秀曾有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因其“有身”、“有心”,时时拂拭又岂能不留痕迹,故弘忍认为其尚未见本性,不得自然。

与以上所言有同有不同,艺术中的自然就是自在本然,体现为某种真实,真实往往是最有力量的,喜剧固然使人欢乐,悲剧同样能洗涤人的灵魂,此亦无他,唯真实故,艺术便是对于真实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的反映。

真理是严酷的,我喜爱这个严酷,它永不欺骗。——泰戈尔

艺术真实的特点在于它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其于表象后所体现的是某种深层次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它既可以产生和谐,也能产生各种反差和张力,而这些正是艺术产生力量的源泉。所以自然不能理解成表面上的和谐,就像人过度整容之后面部的浅层次比例关系或许和谐了,但却可能因此而失去了真实和自然之美。

人之本性自然,就像人人皆有佛性。人人虽皆有自然之性,却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被遮蔽扭曲,产生各种物欲和理识之障。而天真的孩童因其精神未受污染,拥有自然天性,在绘画中往往能表现出稚拙与天趣,虽然在技法上会有所不足,但从自然的角度看,却有高于成年人和值得成年人学习借鉴的地方。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二十四品新解」有所偏至必然有所未达,从绮丽到自然的升进

「大愚书论」虚灵妙有,自然天成的壁坼用笔效果

独与天地相往来,大愚长达18米的山水画巨作《新富春山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