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历史典故「艺术背后的故事」

互联网 2023-06-25 14:17:0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艺术历史典故「艺术背后的故事」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艺术源于生活,也源于意外。如果把中国艺术史的发展,看作一个整体,那么人们就会发现它的成长和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是从初生逐渐走向成熟。

在《大话中国艺术史》中,国内头部艺术科普自媒体“意外艺术”的创始人意公子,通过系统梳理中国艺术的发展,全面地描绘了从原始艺术到近代艺术的惊人变化。

翻开书籍,一场关于中国艺术的盛宴即刻开启。伴随着深入地阅读,读者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不同时期的艺术魅力。可以肯定地说,每一种艺术的出现,都是一次美的创新。

玩出“泥巴”新境界的原始社会

小时候,孩子都很喜欢玩泥巴,即使它在大人眼里只会弄脏衣服。其实,原始社会的人也爱玩泥巴,只不过他们把泥巴玩出了新境界,也就是陶器。

当时的人们发现黏土经过加水、定型、烧制,可以创造出适合日常使用的器皿,陶器就诞生了。为了让陶器变得更加美观,他们还会加上一些好看的纹样图案。

透过这些陶器以及陶器上的纹样图案,如今的我们才能窥见原始社会时期人的审美观,并进一步了解早期绘画和雕塑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早期的陶器中,最令人惊艳的要属蛋壳黑陶高柄杯,其重量居然比一个鸡蛋还要轻。陶器的出现,锻炼了人类对火的掌控能力,也为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涅槃重生的魏晋南北朝艺术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混乱的时代,长期的战乱让民众苦不堪言。因此,诞生了一批以“竹林七贤”为主的风雅名士,他们宽衣大袖,豪放不羁,让人看到了对生命存在的沉思。

同时,佛教的兴盛,带来了灿烂的敦煌艺术。那部备受人们喜爱的电影《九色鹿》的创作原型,就来自莫高窟第257窟的《鹿王本生图》壁画。

除此之外,“书圣”王羲之、“画绝”顾恺之、以书法入画的陆探微、画龙点睛的张增繇以及“曹衣出水”的曹仲达等,均创造了文化界的巅峰之作。

在本书中,作者不仅讲述了艺术出现的社会背景,也介绍了相关人物、作品以及艺术特点。同时,还附有书法或者绘画的图像资料,可供人欣赏。

两极分化的元代艺术

前有唐宋盛世,后有明清接轨,元朝时期的艺术发展,同样让人无法忽视。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统一王朝,它在促进民族的融合与交流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

这又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元朝的艺术朝着多元化发展:一方面文人的避世,使他们醉心于诗、书、画的创作;另一方面,艺术则趋向于世俗化,备受民众喜爱的戏剧和散曲发展起来了。

比如,被称为“元四家”的吴镇、黄公望、倪瓒和王孟,分别有《嘉禾八景图》《富山春居图》《幽涧寒松图》《青卞隐居图》等作品。

此外,由于丝绸之路的贸易交流,元朝得以拥有了一种特殊的金属钴料,也就是苏麻离青。它的出现,无疑让元青花的烧制变得更加儒雅大方。

艺术是神秘而又迷人,《大话中国艺术史》就是这样一部专业有料的艺术科普著作,读起来趣味丛生,能够让更多人轻松解锁艺术以及艺术家的故事!

#以书之名##奇妙知识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