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大师们的杰作有哪些「世界雕塑名作」

互联网 2023-06-23 22:55:01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雕塑大师们的杰作有哪些「世界雕塑名作」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转载当代雕塑

1、箱根彫刻の森美術館

箱根雕刻之森美术馆位于神奈川県箱根町,成立于1969年,是日本第一家户外美术馆。该馆由日本富士财团赞助,以“雕塑的庭园”为美术馆设计理念。在占地面积7万㎡的绿色庭园中,展示着世界著名雕塑大师们和日本著名雕塑家的作品多达几百件。游客可在清新怡人的大自然环境中,边放松心情边欣赏难得一见的艺术作品。

咱们从JR小田原站换乘小田急线箱根汤本线,再换乘箱根登山铁道线,在“彫刻の森”站下后走2分钟即到彫刻の森美术馆。乘坐电梯进入馆内,眼前是豁然开朗的偌大一片自然起伏的山地庭园。顺着步道缓缓地往前走,一座一座世界雕塑大师的作品展现在面前。这些雕塑与周边自然环境巧妙地融为一体,给观赏者带来愉悦的美感。

2、“彫刻の森”

3、《Chimera con Ali》1963 (Italy)Mercello Mascherini (1906-1983)

一进美术馆,墙壁上这件带翅膀的半人半兽作品首先映入眼帘。这是意大利雕塑家马尔切洛 · 马斯切利尼的作品,将古典题材用现代艺术形式予以完美诠释。

4、《飞人与帕伽索斯》1949 (瑞典-美国)Carl Milles (1875-1955)卡尔·米勒斯是瑞典最富盛名的雕塑家,早年在瑞典技术学校学习木工雕刻。1897年前往巴黎,曾为著名艺术大师罗丹的助手。1906年重返故土,开始探索属于自己风格的艺术之路。1929年移居美国。米勒斯的雕塑融合了诸多美学元素,古希腊、哥特及巴洛克风格都渗透其中。米勒斯想象力十分丰富,夸张的造型使他的作品更加富有艺术冲击力。这件作品姿态自由奔放,以天空为背景,更衬托出其光彩夺目。

5、《树人》1971 岡本太郎(1911-1996)

6、岡本太郎在进入东京美术学校半年后便退学,1929年赴法,参加了巴黎的抽象创造运动。岡本太郎在追求生命之源的情感和生动的表现之后,离开抽象世界,开始接触超现实主义。1936年,他在国际超现实主义展中展出了绘画作品《受伤的手腕》,1940年回国,于战后开始提倡对极主义,在理论方面也领导了日本的前卫艺术。岡本1959年开始正式创作雕塑,1970年制作了大阪万博会的标志作品《太阳塔》。这件《树人》作品自由奔放,不断繁殖,充满强劲的生命力,在巴黎的万塞纳也有一件同样的作品。

7、《战士》 1959-1960 (Italian) Marino Marini(1901-1980)马里诺 · 马里尼是意大利当代雕塑的代表艺术家,“马”和“骑士”是马里尼创作的重要素材,他喜欢将这些素材做出各种变化。1935年他的雕塑里开始出现马和骑士,初期的作品表现的是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1950年开始,马里尼的创作风格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开始表现一种紧张气氛。1956年开始,马和骑士融为一体,已无法分辨,表现的是一种绝望的悲情。

8、《Grande Striptease》1967 (Italy) Giacomo Manzù (1908-1991)

贾科莫 · 曼祖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的贝加莫,父亲是教会中的修鞋匠。曼祖10岁时便开始在木雕、电镀、油漆等各工种匠人手下工作,学得了一身好技艺。在对造型的浓厚兴趣驱使下,他开始独自揣摩学习雕塑。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唐纳泰罗和近代伯特兰 · 罗素、奥古斯特 · 罗丹、阿里斯蒂德 · 马约尔等人的影响下,他以精湛的技艺加上卓越的洞察力,将人物刻画得简单明了,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

9、《嘆きの天使》(La Pleureuse)1986 Francois-Xavier and Claude Lalanne (French)希腊神话中,英俊青年那尔基索斯某日在河边看见自己水中的倒影,无法自拔地迷恋上了自己的容貌,爱上了自己却又得不到自己的爱情,使他郁郁而终,死后化作水仙顾影自怜地默默开放。《叹息天使》描绘的就是像那尔基索斯一样的天使,伸着脸颊,看着水中的容颜。水里的恋人没有回应,流下的泪水洒落在水面,水里的恋人消失了。作者弗朗克斯 · 沙维尔和克洛德 · 莱兰夫妇,长期共同创作了很多动物形状的家具以及其它领域的作品。

10、《巴尔扎克》1891-1898 (French)Auguste ROdin (1840-1917)

1891年,奥古斯特·罗丹受法国文学家协会的邀请,为法国大文豪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制作纪念雕像。罗丹以纳达尔(法国摄影家1820-1910)拍摄的照片来作为创作素材,分别制作了裸体、穿着睡衣、头像、半身像等多件试验模型。1898年,穿着睡衣的巴尔扎克石膏像在一个美术沙龙上面世,出人意料的是该作品遭到猛烈攻击,大家嘲笑这尊雕像像一个雪人、一堆熔岩、一个怪胎等,法国文学家协会以“这是在侮辱我们法国伟大作家”为由拒绝接受这件作品。于是,罗丹将这件作品收藏于家中,再未对外展示过,直至他离世。1939年,这件作品亮相于巴黎,罗丹运用夸张手法,将巴尔扎克披着睡衣彻夜写作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11、《眩驚—V》1990 土田隆生(1943— )

12、《風韻》1988 土田隆生

13、《雨の山》1982 (American) Lsamu Noguchi (1904-1988)

野口勇出生于美国洛杉矶,父亲是诗人野口米次郎,母亲是美国人。作者幼时生活在日本,1918年赴美,1927年赴法。《雨之山》是用旧钢铁浸入炙热的亚铅中电镀制作而成。在沸腾的亚铁电镀过程中,钢铁表面随机生成如岩石般的自然肌理效果。

14、《海辺の人タ》1984(CostaRican) Francisco Zuñiga (1912-1998)弗朗西斯科 · 祖尼加出生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24岁移居墨西哥。作品《海边的人们》描绘的是墨西哥的梅斯蒂索人(西班牙人和美国印第安人的混血)的母亲、女儿、壮年男子,三人站姿笔挺,表现出坚强的生命力。

15、《斗篷女》1968 佐藤忠良 (1912-2011)

16、《海》1062 高田博厚 (1900-1987)

17、《将军の孫》1918 北村西望 (1884-1987)

18、《断绝》1969 伊本 淳 (1915-1984)

19、《小丑》

20、《Woods of Net》2009

21、木结构屋里是儿童乐园

22、《铜像》

23、《预言者》1933(Spanish) Pablo Gargallo (1881-1934)

24、雕刻之森美术馆内的毕加索馆,是展出从毕加索女儿那里收购的188件陶艺作品为主,另外还有少量的毕加索绘画、版画、雕塑等作品。馆内不能拍照。

25、《妖精》2005 岡本 覚

26、《網目の球体》1962-1963 (French) Francois Morellet (1926-2016)

27、《A Moment of Movement》1981/2015 宫脇愛子 (1929-2014)

28、公园一景

29、光影之塔

30、幸せをよぶ《ツンァォニ一彫刻》(交响乐的雕塑)

31、阳光透过光影之塔的圆弧形墙壁上的彩绘玻璃,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万花筒中。

32、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

33、《Reclining Figure : Angles》1979 (UK)Henry Moore (1898-1986)亨利 · 摩尔在英国接受美术教育,开始了创作生涯。在立体派、超现实主义、墨西哥艺术和族群艺术的影响下,建立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的雕塑风格,获得了世界的高度评价。在他的带动下,英国的雕塑界水平在世界上保持着较高水准。

34、《Reclining Figure》1969-1970 (UK) Henry Moore (1898-1986)雕刻之森美术馆共收藏26件亨利 · 摩尔作品,是世界上少数几家大规模收藏亨利 · 摩尔作品的美术馆之一。这些作品的创作时间在1948年至1984年间,是作者创作的辉煌期。

35、《Fugue Fusante》 1982-1983 (France) Antoine Poncet (1928- )

36、《铜人》

37、《Close》1993(UK)Antony Gormley (1950- 安东尼 · 葛姆雷起初在牛津大学学习人类学,后来转学美术。1981年开始,他将自己的身体为模型创作成雕塑。这件作品是以作者自己的身体为原型,伸展四肢,紧紧地趴在地面上。这类作品通常的制作方法是用石膏翻模,再用玻璃纤维和强化的薄铅板包裹制作而成。而这件作品则是采用直接铸造,人物的眼睛、鼻子还有个性全部被弱化,就是一个简单的人形存在。

38、《礼拜堂》2012 田窪 恭治 (1949- )

39、《Miss Black Power》1968 (french)Niki de Saint Phalle (1930-2002)妮基 · 桑法勒出生于巴黎,3岁时移居纽约。她结婚生子后,1951年因重度抑郁症而返回巴黎。为了释放自己压抑的意识,开始创作作品来治疗抑郁症。1960年,她用枪扫射自己的绘画及浮雕作品(射击艺术),子弹射出,塑料袋爆裂,颜料如血一般流满了画面,控制着她的潜意识的各种东西被立体呈现在浮雕上。通过射击,自己得到解放。1965年,随着《娜娜》系列作品的登场,妮基具有攻击性的抑郁风格完结。《黑色力量小姐》是《娜娜》系列作品,是用搭建骨架,以纸黏土、毛料和布料填充骨架表面,中间内部留空的手法创作。

40、《神の手》1954 (Swedish-American ) Carl Milles (1875-1955)

41、《仰天者》

42、《胜利》1965 (French) César (1921-1998)

43、《偉大なる物语》(Grande Racconto)2004 (Italian) Giuliano Vangi (1931- )

44、洁白的大理石上,印刻着人们各种姿态。一个古代的男人抱膝蜷曲在洞窟里,男人背后是他记忆中女人的面庞,如风一般的轮廓。一株年轻的橄榄树枝繁叶茂,它的旁边就是人生的入口,进去后道路慢慢变窄,寓意人生的各种艰难困苦。一棵古橡木树粗枝繁茂,叶子轻抚在热恋的情侣们脸上,表现的是人类与自然共生的重要性。往前是一个抬着头的男子,即便有再多的苦难,现代的男人也抱着希望努力向前。

45、朱利亚诺 · 梵吉是一位专注表现人类生存尊严的雕塑巨匠,作品里的人物都是平凡的小人物,虽然有着不安、苦恼、担忧、傲慢、恶行等等,但仍然保持着人类的尊严,艺术家通过作品歌颂了这种美德。

46、《交叉する空間構造》1978 後藤良二 (1951- )

某一天,後藤良二无意中发现金属网格子看起来就像人重叠连接着的叠影,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1977年现代日本雕刻展展出了他的作品《钻石构造》(美原高原美术馆),钻石的内部结构用人体来表现,人体为分子,手足四肢为碳原子。这件《交叉的空间构造》是其姐妹作品,72个黑色的男性和72个红色的女性伸展着四肢,彼此手足相连。通过几何学的组合,人类的敏感脆弱消失了,一群人手拉手一起高歌、舞蹈,充满着积极向上的力量。

47、《16本の回転する曲つた棒》1969 伊藤隆道(1939 - )

48、《16根回转弯折棒》描绘的是一个整体列队之美。作品利用马达传送动力,带动不锈钢钢棒旋转,毫无机械运动般的僵硬。伊藤隆道早年在东京艺术大学学习金属工艺,从事不锈钢工作,后来开始创作雕塑。他的作品多设置在车站等公共空间。

49、《Sturm》1980 (German) Martin Matschinsky (1921 - )

50、沙滩

51、《Spheric Theme》1976(Russian - American) Naum Gabo (1890-1977) 1920年,加入了苏联构成主义的诺姆 · 加博与佩夫思那(Antoine Pevsner)兄弟联合发表了作品《现实主义宣言》,与塔特林(Vladimir Tatlin)重视实用的构成主义背道而驰。因当时的苏联政府重用实用构成主义派,于是,加博和佩夫思那兄弟决定前往柏林发展。宣言中的“要捕捉到真正生命感的造型,必须以基本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为基础”这个理念也一直贯穿他们终生。《球形主题》这件作品是加博晚年的作品,加入了螺旋、柱子、扭曲等诸多造型,中心的扭曲面上连接着无数根细弦,使得这个最基本的球状形体,从不同角度呈现给观赏者不一样的表情。

52、《终りのなぃ对话》 1978 新宫 晋 (1937 - ) 53、将布绷紧成帆,随风上下浮动如额首点头。将风速和阻力经过缜密计算后,艺术家将作品设计成流线型,无论多细微的风都可使作品永无停息的旋转。《无终极对话》作品与风融为一体,仿佛为其注入了生命的动力,向观赏者展露各种活泼的表情。

54、《Reclining Figure : Arch Leg 》1969-1970(British) Henry Moore (1898-1986)

55、《鱼の骨》1966(American) Alexander Calder (1898-1976)《鱼之骨》是一件高3.4米的巨型铁件作品,如剪纸艺术一样,在平面铁板上切割出流畅的线条,轻盈自由,感觉不出一丝的笨重感。固定铁板的螺丝排列整齐有序,成为作品的点缀之物,与作品融为一体。作者亚历山大·考尔德出生于美国费城,父亲和祖父都是雕塑家,母亲是画家,他25岁开始接受美术教育,1926年赴法,之后在美国和法国创作。

56、《Arborescence》1971-1980 (French) Jean Dubuffet (1901-1985)1962年的某一天,让 · 杜布菲正在边打电话边拿着红色圆珠笔在纸上乱画,然后用蓝色圆珠笔将形状勾勒出平行线,意外地觉得十分有趣。杜布菲用红、蓝、黑、白四种限定颜色,将轮廓线和里面的平行线通过对比的手法,创作出连续的线条图案组合,犹如迷路的路线。他将用这种手法表现的作品命名为毫无意义的“Hour Loupe”(”乌尔卢普”风格),之后的10多年里他都在创作这个系列的作品。1960年代后半期,杜布菲不仅在绘画,还在陶器、聚酯、环氧树脂等材质的雕塑、浮雕、大型纪念雕塑、建筑、园艺设计等领域都有设计创作。《使者们》是雕刻之森美术馆邀请他专门创作的作品。

57、花岗岩、金《Florentia》2008 (Italy) Giuliano Vangi ( 1931- )

58、《花束女》1952 (French) Fernamd Léger (1881-1955)

59、雕刻之森美术馆票价1600円,合人民币100元。与国内那些动辄几百元门票的展览场馆相比,性价比实在太高了。

60、临出馆前,一个全息投影展室又把咱们的脚步给留住了。游客站在指定的位置上做出肢体动作,屏幕上的那个“雕塑”也会做出同样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