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荒诞这一审美类型的理解「审美范畴的荒诞」

互联网 2023-06-22 19:12:57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对荒诞这一审美类型的理解「审美范畴的荒诞」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荒诞作为反理性主义的凸显,源于人在生存境遇中与意义的对峙和抽离,自其成为哲学思潮后,又被纳入至审美范畴并被赋予意蕴。荒诞不同于传统美学,而更倾向于表达个体的人的偶然性和体验感,其初期发展的呈现是不自觉的,后来逐渐转变为主体性的扭曲和对抗,直到后现代发展过程中,荒诞实际上被消解,进而引发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本文意图讨论荒诞这一概念在后现代视域下有何种表现,在审美意义上如何被赋予价值,及其价值内涵究竟为何,以此试图在后现代语境中,重新挖掘荒诞的内蕴及意义。

荒诞贯穿于二十世纪的西方,是当时社会条件下人们对一切关系的概括。荒诞由日常生活经验产生,消极表现为对理性的怀疑,极端情绪的诞生,对生活持无意义的态度。荒诞也有一定的积极性,即能够由此引发对生存价值的终极追问。

人们是如何发现“荒诞”的呢?

荒诞被挖掘的过程伴随着现代派艺术的出场,在这里,荒诞不仅是社会历史层面上的存在,更是人的生活与活动。

萨缪尔·贝克特的荒诞戏剧《等待戈多》的上演使人们领悟到人生的无意义。人类存在的机械行动,只是孤独的内在世界的外显,滑稽举动是为了填充生活意义的缺失,为了消解外在的空虚与恐惧,所形成的只是一种空洞的存在。

剧中人物丧失了生存的尊严,呈现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同时,借助剧中人物之口,贝克特诉说了生存的矛盾性,即肉体存在然而精神却已消失,人无法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异化逐渐凸显,不仅是人与外部的冲突对抗,也是人与自我的脱离。在这样的境况下,个体完整性丧失,生活和存在完全呈现一片荒原状态,这也逐渐成为了西方现代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荒诞和理性有冲突吗?

启蒙运动中的怀疑理性精神,使得传统信仰被动摇,荒诞的演化也是对理性的抗争,是对科学和法则的一种反叛。这种非理性的表达也是对理性的深层思考,反思理性的工业文明背后带来的存在哲学,以一种失语、去中心化的形态进行强烈反抗。

荒诞和理性之间的矛盾和反叛导致了人们开始思索是否有了信念就能消除荒诞。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试图认知到真正的理性便是荒诞这一事实,在直面荒诞的过程中涌现出一种荒诞的激情,即认可世界事实性的绝对力量,拒绝超验价值,在荒诞之中正视自己的生存。

荒诞也能成为一种美吗?

荒诞始自存在主义文学、哲学,继而在现代的艺术流派中出现,它以悲、喜、丑交织在一起的审美形态生成了审美价值,并且表现出几种特征:

(1)在表现形式上常用扭曲、夸张及变形的手法来呈现异化的世界,现实在此层面已改变了原先的形态,这在文学作品中及绘画艺术中有明显表现。被主观改造过的形象屡屡显现,使得存在的一切都变得支离破碎,成了空洞的躯壳。事物本来的面目被掩盖,人们在荒诞之下已难以分辨究竟何种才是真正的存在。

(2)荒诞有极强象征意味,用特定的艺术假设传达颠倒或错位,营造的一切都与现实相悖。荒诞的感性体验又极其复杂,形成了意义丧失的绝望感和虚无感,以及人无法把握自我命运的恐惧感。可在另一方面,荒诞却产生了幽默,产生了喜剧感,但是此种感觉却是来自于完全绝望的束手无策,于是人不再追问意义,而是接受了这一虚无的存在。

荒诞有很强的审美体验,在哲学与文学之中更是有多种表现手法,如对白语言的离奇和无逻辑,主题的不明晰甚至矛盾都是它的体现,荒诞由此显出其表象与实质的对立统一。另一手法则是“戏仿”,它是对原文本的反抗,也是赋予其新意义的一个过程,它加入了后现代的话语及意向体验,将对抗与冲突放置一旁,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不确定性则呈现出多元、自毁、解构、分裂、颠覆、碎片化等特性,所有的存在与非存在、同一与差异都相互交织。

我们现在仍然会感觉到荒诞吗?

荒诞在后现代时期所呈现的意义并未被消除,它揭示了世界本身的虚无、混乱是一种存在的常态,也让人们意识到人类存在的现有精神状态是如何的。

后现代主义的荒诞所达到的高度,是具有超越性的,超越了存在主义所持有的悲观虚无色彩,将这种无意义视作一种生存现状进行接收,也超越了解构主义对于文本的扭曲与异化解读,更加冷静地反思人文性质和存在之间的深层联系。

荒诞彻底公开了世界的矛盾性,探寻最值得关怀的事物。差异和多元逐渐被人们接受,形成新的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以及认识他人的态度。它将所有的统一打散,让各种物形成了内在的互通,建立了新的平等。荒诞也在逐渐建立“向弱者敞开”的关怀,审美领域中的弱者被新的意义之上的审美之光所照亮,在一个荒诞世界里找回了自己的内在价值。

对于荒诞的理解,依然有人持其毫无存在意义的观点,认为它是“丑”的一种极端形式,但笔者的态度,是肯定荒诞的存在,进而理解其作为一种审美的形式。这个世界本身有其荒诞性,诸多事物只是由于人为意义的附着而显得不那么荒诞,对此,就是要祛除这一层意义的面纱,看到事物本身所存有的价值,不再生硬地进行意义的架接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