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郭喆的作品「画家史国良的简介」

互联网 2023-06-22 09:58:1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画家郭喆的作品「画家史国良的简介」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南报·周末

郭 喆

字子仲、庚钦。号东湖隐士、北郭先生。1972年5月出生于山东济南,祖籍北京。中国民主同盟江苏省委直属文化第一支部盟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重彩画研究会会员、北京佳创文化中心专职画家。2018年在南京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 郭正民

(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闲适淡泊是一种难得的人生态度,郭喆先生生活朴实,心态淡泊,对生活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

中国画艺术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从笔墨线条间可以看出画家的胸襟气度修养。画家郭喆秉承了传统文人的治学精神,将文学、艺术视为生命的构成,以绘画来颐养性情,抒旷达之胸怀。

唐代画家张璪曾经提出学画者的经典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大自然的美,要通过画家去表现,去追求艺术之美。这一转化过程,需要画家高超的技术和内心的情思。

中国画的核心就是形神兼备,形美谓之神美。形就是构图即是章法,南朝时的画家、绘画理论家谢赫著有的《画品》中的六法之经营位置,顾名思义即是如何安排画面空间的学问。

郭喆的画既是体现了谢赫的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又注重了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平远、深远及高远三者之间的关系。郭喆的画远者为虚,近者为实。空白为虚,墨黑为实;当实则实,当虚则虚,虚实分明。

观郭喆的作品,给予观众的不仅仅是“美”的传达与享受,而且带有几分难以言说、只可意会的感动。他甘于寂寞,不求闻达,不喜欢张扬卖弄。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既进行刻苦的技法练习,又注重文化的修养。他认真观察物象,从每一株植物的生长,枝干的走向,到每一只飞禽走兽的形态,无不观察得细致入微。在长期的研习中既有高超的造型能力,又具有高雅的笔墨格调。

郭喆先生的画中,青山逶迤、绿水迢迢、山林清韵、烟云舒卷、溪泉潺潺。他以淡雅或厚重的笔墨营造出远离喧嚣、涤净凡尘的宁静世界,犹如月光下的诗境,恬然清淡,意境悠远。

好画配好字,一幅好的作品创作出来需要集齐书、画、印的三者融合布局于一张纸上,互相共生。这就是赵孟頫最早主张的“书画同源”。其实就是三者在艺术境界的共生。郭喆在其作品中一直秉持书、画、印三者结合的创作。也在追求笔墨当随时代。

郭喆先生,笔者称他为篆刻家、画家、书法家。但他称自己为艺术工作者。他工篆刻、擅长山水画,精于花鸟草虫人物。画作气势浑厚,自具风貌。虽年少时受父亲郭宝潮老先生的影响,后融汇古今,自成一格,风格老辣、雄劲。其挥写之青绿山水,气势清旷绝俗、千峰竞秀、烟云氤氲,瞩目咫尺意在千里。而他山水画中之松,已自成一格。他还精通篆刻,汲取了传统印学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古穆典雅、潇洒流畅,别有一番新意。

笔者相信,以此为起点,郭喆先生只要继续坚守潜心、精心、恒心之精神,秉持匠心、文心交融之理念,以他执着的美学追求、多面的绘画技能和勤奋的艺术实践,定能在当今的时代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取得其不容忽视的艺术地位。

《吾写秋红染钟山》

《镜片——相随》

《镜片——怒目炯炯当昼眠百兽》

《镜片——雨细出鱼》

《俯瞰劲松侧听泉》

《玉兰仙子》

《夏日江楼云水连》

《铁骨生春》

《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