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七弦十三徽形制的确立「古琴的琴徽是什么材料」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古琴七弦十三徽形制的确立「古琴的琴徽是什么材料」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顾博士讲传统古琴斫制技艺G165:河南博物院藏“凤凰成韵”琴的实用功能辨析之五
小编所撰原文,发表于《河南博物院建院90周年纪念论文集》。
琴徽的设置。琴徽规律地镶嵌于一弦之外的琴面之上,共十三颗,从琴头起依次为一徽、二徽至十三徽,琴徽一般为圆形,七徽最大,至一徽和十三徽逐次减小,其作用是标示古琴的徽位。宋代《广乐记》“徽以玉,取贞清洁白也”[14],指出以玉来做琴徽,因为玉纯净洁白;宋代《太古遗音》“论徽:徽系于木,所以示其明莹。玉为上,金次之,螺蚌又次之”[12],指出琴徽要明亮,材料以玉为上、金次之、螺蚌又次之;宋代《洞天清禄集》“琴徽,古人所以不用金玉而贵蚌徽者。盖蚌有光彩,得月光相射则愈焕发,了然分明,此正谓对月,及膝上横琴设,若金玉则否。今人少知此理。然当用海产珠蚌更多光采”[11],指出用蚌壳做琴徽,是因为其有光彩可以反射月光等利于分辨徽位;清代《与古斋琴谱》“制晖(徽):有用金玉者,皆非琴福,且不雅观醒目,惟用螺甸为美,色丽光彩可爱,但其光有凹凸闪正之分,因其体势而然,拣其光亮凸出”[15],指出琴徽要醒目,颜色绚丽光亮可爱的螺甸(蚌壳)比金、玉更适合做琴徽。
传世实用古琴琴徽的材质以蚌壳和金为最多(表2),且都光洁明亮、形制规整(图10)。“凤凰成韵”琴的琴徽(图11)似是以蚌壳等材料为底其上再涂金,且其形制不规则、表面不够平整,没有整齐明亮的效果,不能很好地起到标识徽位的作用,这与传世实用古琴不同。
图10 “玉壶冰”琴的琴徽
图11 “凤凰成韵”琴的琴徽
此外,由于不能完全掌握“凤凰成韵”琴的槽腹以及岳山、龙龈的材质等情况,其是否还存在与传世实用古琴有明显差异的地方,还有待进一步检测。
三、结语
“凤凰成韵”琴符合传统古琴的形制特点,说明其确是一张传统古琴;但在面板和底板的材质、岳山和龙龈的形制、低头的设置、足池及附近槽腹的设置、琴徽的设置等几个方面又与传统实用古琴乐器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几个方面又是影响古琴实用功能的关键因素:面板和底板的材质、足池附近槽腹的设置等会影响到古琴的发声风格特征,岳山和龙龈的不同形制会影响到古琴的发声效果,有没有低头设置、琴徽的不同设置会影响弹琴者的演奏效果,足池的不同设置会影响到琴弦和琴体的稳定性,从这几个方面的差异来看,“凤凰成韵”琴肯定不是一件用于演奏的实用古琴乐器。
参考文献:
[1] 台北市立国乐团,财团法人鸿禧艺术文教基金.古琴纪事图录:2000年台北古琴艺术节唐宋元明百琴展实录[M].2000.14、15.
[2] 顾永杰.简论古琴的琴体制度[J].当代音乐,2016(33).
[3] 郑珉中主编,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古琴[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83.
[4] 顾永杰.简论古琴的琴材(一)[J] .乐器,2016(9).
[5] 全上古三秦汉三国六朝文 第2册 后汉[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10,367.
[6](唐)李勉.琴记//琴书大全 卷四[M].北京:中国书店,2007,12.
[7] (北宋)琴书//王耀华,方宝川主编.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集成 第2辑 11[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2,64-76.
[8] 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文艺理论组注释.《梦溪笔谈》音乐部分注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
[9] 郑珉中主编,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古琴[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47-51.
[10] (北宋)斫匠秘诀//王耀华,方宝川主编.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集成 第2辑 11[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2,121-134.
[11] (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 (南宋)田芝翁.太古遗音//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琴曲集成 第1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81,35-94.
[13] 顾永杰,孙海明.简论古琴的槽腹制度[J].东方艺术,2017(5).
[14] (明)明成祖敕撰.明内府写本.永乐琴书集成 第1卷 第1-5[M].新文丰出版社.368、369.
[15] (清)祝凤喈.与古斋琴谱//《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 1095 子部·艺术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56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