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艺术家「大毛 狂派舞」

互联网 2023-06-21 21:04:20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非主流艺术家「大毛 狂派舞」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在一些人眼中,搞艺术的男人都是些娘娘腔。

自然,跟运动员、警察和建筑工人这样的职业相比,写诗作画确实是少了点男子气概,可是艺术家们真的man起来,那可是当得了英雄,耍得了流氓。比如下面这些事,好多不是艺术家的大男人都不一定能做得出来。

1. 花痴界第一人

《大英百科全书》在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弗拉·菲利波·利皮时,很含蓄地说他是“一个被男欢女爱支配的男人”,现实情况是这位爷活在今天一定会去当色情片演员而不是去画画。利皮很有才华,只是他很不幸地与大批同样才华横溢的画家活在同一时代。成不了绘画界第一人的利皮另辟蹊径,成为花痴界第一人,稍有姿色的女子他都忍不住要去勾搭。利皮最风骚的一次操作是1456年受人之托去一座女修道院作画时,告诉院长他需要一个修女做模特,没过多久他就把这位模特骗上了床。事情泄露后成为一桩轰动全意大利的丑闻,甚至惊动了教皇,但是利皮是受梅迪奇家族庇护的,他只受了一点象征性的惩罚,而被他勾引的修女也离开了修道院,跟他一起共度余生。

2. 大师偏好屎尿屁

如果你跟米开朗琪罗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并且有幸认识他,就会发现这位艺术大师的另一面。首先,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并不总是像大卫雕像或西斯廷教堂穹顶画那样庄严肃穆,他曾经画过一张素描,上面是一个男人弯腰展示自己的肛门。其次米开朗琪罗对屎尿屁有着非同寻常的兴趣,他写过描写屎和尿的诗歌,比如:“我在家门口发现一坨屎/那是因为那些饕餮暴食之后又吃下泻药的人/找不到更好的地方清理肠道”。除了米开朗琪罗,文艺复兴时代的许多大师都有同样的低俗恶趣味,只是大都被他们的盛名和作品的光辉所掩盖。

3. 疯狂音乐家杀妻害子

一向冷静克制的英国人写艺术史时,都把唐卡洛·杰苏阿尔多描写成一个“无可救药的坏蛋”时,你可以想象这位作曲家到底是有多坏。杰苏阿尔多的生活中除了音乐,其他的关键词还包括谋杀、性虐和疯狂。身为韦诺萨亲王的杰苏阿尔多20岁那年娶了自己的表姐玛丽亚·达瓦洛斯,那是个远近闻名的美人,据说有两个男人跟她发生关系时因幸福过度死在床上。后来杰苏阿尔多发现妻子与安德里亚公爵私通,他怒不可遏,把两人杀死并分尸。更过分的是,杰苏阿尔多还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因为他怀疑那是公爵的种。贵族身份让杰苏阿尔多逃脱了惩罚,他住在自己领地的城堡里,雇了一群身强力壮的年轻男子对自己进行性虐。47岁那年杰苏阿尔多在一次性虐中被失手打死,结束了他疯狂的一生。

4. 罗马古惑仔

米凯兰杰洛·梅里西·卡拉瓦乔短暂放纵的一生中做过许多荒唐事,他男女通吃,动不动就跟人决斗,拉过皮条,拿刀刺过妓女,还一刀捅穿过一个男人的裆部,不过这些跟他参加的那个流氓团伙比起来都算不了什么。卡拉瓦乔参加的是一个特殊的流氓团伙,成员不是画家就是建筑师,他们的格言是“没有希望便无恐惧”。这群文艺流氓每每在夜晚出没于罗马街头,他们穿着老式的骑士服装,干的却是嫖妓、群殴、调戏落单女子和谋杀竞争对手之类的事。这个团伙的首脑是建筑师奥诺里奥·隆吉,卡拉瓦乔则是其中的活跃分子,他们在1606年组织了一场武装斗殴,造成一人死亡,多人重伤。

5. 黄石公园发现者

1871年的美国跟今天截然不同,人们聚居在城镇里,大部分国土都属于未开发的地区。为了探索国土,美国政府派人前往无人区,这些人中就包括画家托马斯·莫兰。莫兰所在的探险队探索的是今天的黄石国家公园地区,当年那就是一个乱石遍布,蒸汽喷射的不毛之地。莫兰在这片辽阔的荒野中度过了40天,画下许多风景画。即使在今天,开着房车带着枪在黄石公园露营40天也堪称壮举,何况是莫兰所处那个野兽出没的年代。当然莫兰也得到了回报,黄石风景画成了他的独特标志,人们给他起的绰号就是“黄石”莫兰。

6. 从天才到奴隶贩子

如果说卡拉瓦乔是画家里的古惑仔,阿蒂尔·兰波就是诗人中的大混混。17岁那年,兰波就无家可归,在巴黎街头乞讨为生,直到他遇见欣赏其才华的著名诗人保罗·魏尔兰,两人成为同性恋人。解决了生活问题的兰波劣性不改,他迷上了吸毒,经常向魏尔兰敲诈钱财,还把这位恋人的诗集当手纸用。兰波最疯狂的举动发生在他25岁那年,他不再写诗,而是买了几千支步枪,经过四个月的长途跋涉到埃塞俄比亚贩卖军火,然后留在非洲当雇佣兵和奴隶贩子。21岁就停止写作的兰波对现代文学和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写作生涯如此短暂,既是他自己的遗憾,也是文艺界的损失。

7. 流浪汉之王

20世纪上半叶,马克斯韦尔·博登海姆是美国最负盛名的诗人和作家,今天的人之所以不大熟悉他的名字和作品,完全是他的天性给害的。博登海姆有个绰号叫“格林威治村流浪汉之王”,他是如此喜欢流浪,上世纪40年代他索性真的过起了流浪生活,白天喝得醉醺醺地四处游荡,晚上跟妻子在公园的长椅上睡觉。在短暂的清醒时间里,博登海姆还继续着自己的创作,他在文学界的地位依然很高,只是大家都知道请他参加圈内派对时他会背着一个空麻袋来,然后装走一切能带走的东西。博登海姆对女人的态度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他曾在两个月时间里勾搭又甩掉四个纽约社交圈的名媛,四个人都闹着要自杀。然而博登海姆无法容忍妻子背叛自己,1954年2月他发现妻子跟一个洗碗工睡在一张床上,争执中他被对方射中两枪当场身亡。

8. 未来主义群架

世纪之交的意大利,未来主义崭露头角,它涵盖了所有艺术领域,对过去的陈旧艺术思潮大有摧枯拉朽之势。未来主义崇尚速度、变化和机械效率,更重要的是崇尚暴力,所以当米兰和佛罗伦萨的未来主义者发生论战时,他们选择用自己崇尚的方式来解决。事情的起因是佛罗伦萨作家阿尔登戈·索菲奇写了一篇文章批评米兰未来主义展,作为回应米兰的艺术家们操起家伙跳上火车就赶往佛罗伦萨。米兰人在索菲奇常去的咖啡馆找到了他,把他揍了个半死,回过神来的佛罗伦萨人开始组织反击,双方的斗殴持续了几个小时,咖啡馆几乎全毁。奇怪的是,这次群殴并没有成为一场漫长战争的导火索,米兰人和佛罗伦萨人很快就达成了和解,成为一致对外的朋友。

9. 芭蕾也疯狂

今天的芭蕾舞观众都是身着正装、举止优雅的,而上世纪初的芭蕾舞观众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群人。1913年5月29日,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剧《春之祭》在巴黎首演时,由于采用了许多开创性的尝试,观众们非常不满,以致引发了一场骚乱。演出刚开始,舞台上的幕布还没拉起乐队就开始奏乐,这已经让一半观众嘘声四起;舞者登台后法国人的叫骂声让他们根本跳不下去,场面开始失控。画家巴勃罗·毕加索和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当时都在观众席里,据他们回忆愤怒的观众把鸡蛋、黄瓜、西红柿等砸向舞台,同时观众中意见不和的人也开始扭打,剧院里活像到了世界末日。直到警察闻讯赶来,把40多个闹得最凶的人带走,情况才得到了控制。

10. 为艺术献身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英国画家决定要用画笔记录这场“伟大战争”,他们本可以通过官方渠道申请成为战地画师,但荣誉感不允许他们这样做,因此他们直接应征入伍,以战士的身份兼顾着画家的工作。画家埃里克·肯宁顿被派到西线,在冰天雪地的堑壕里失去了一个脚趾,整只脚也差点没保住。另一位画家理查德·内文森在红十字会的伤员救助站工作,接触了成千上万的尸体,最后得了风湿热。肯宁顿和内文森到后方养好身体后,都以战地画师的身份重回前线,除了他们外还有数十位英国画家活跃在一战战场上。这才是真正的为艺术献身,很难想象今天的画家会做同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