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主要特色「传承与发展布袋木偶戏」

互联网 2023-06-21 19:50:03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木偶戏主要特色「传承与发展布袋木偶戏」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来源:三明客家网 

范奇玉

木偶戏,古代称傀儡戏,在我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据唐代《乐府杂录》记载:汉高祖在平城为匈奴单于冒顿所围,濒于绝食,围城的军队为冒顿妻阏氏统领。谋士陈平探知阏氏善妒。即造木偶美人运用机关舞于城上,阏氏不辨真伪,恐攻下其城后,冒顿将纳美女,逐下令退军,逐解平城之围。由于木偶退敌有功,后来艺人便把本偶当成戏具由人操纵演出,这便是木偶戏产生的渊源。“汉末出现了原始形式的木偶戏。以后逐步演变成独立的剧种,并从单纯的歌舞、杂耍发展到能演史事、公案等各种戏剧”[1](P71)。

一、建宁木偶戏的形成状况

建宁木偶戏,属提线木偶,当地百姓叫它擎傀儡子戏。在明朝年间诞生在建宁县黄埠乡桂阳村,它地处福建省的西北部,在建宁县城的西部,东接里心镇、西邻客坊乡、南与伊家乡和宁化县安远乡毗邻,北与江西省广昌县交界。其最初是由湖南的祁阳县,后经江西的赣南传入建宁的。经历了数次的辗转,其传说更富于色彩传奇,不仅保留了陈平祖师爷造偶退敌的妙计故事,还成就了小孩——王杰子作为镇戏班子的祖师的佳话,王杰子这一神奇的木偶班主祖师的身份,是他好奇地将山里退敌的木偶带回各个村庄,插在村中,于是那些村庄里的人口太平、五谷丰收、六畜兴旺、诸事顺利。这一太平景象经过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被陈平先生知道后,他就用木材雕刻双手、双脚及头部,用竹篾编制身子,形成了傀儡,王杰子作为镇戏班子的祖师,他的身子不在用竹篾来编制,而是全套身子都为樟树雕刻制成,头部五官中的嘴也与其他木偶不同,设计为可灵活开启的,身体内还装放有心灵,所以在建宁人们称傀儡戏又为“太平戏”。

木偶戏的传入、扎根,深受建宁人们的喜爱,木偶戏艺人多为半农半戏之生产者,农忙时在家从事农事生产,逢年过节或农闲时组班到外演出谋生。建宁木偶戏班自古以来,大多是以师傅带徒第的师徒班为主,也有祖孙班、父子班、兄弟班、叔侄班等,在当时鼎盛时期,建宁许多村都有木偶的戏班,每个戏班都保存着祖传下来的坛号或堂号,仅桂阳村就有“福寿”、“集胜”、“盛福”三个戏班,还有里心村的“兴盛堂”等等。但遗憾的是随着时光飞转、岁月的变迁,延续至今的只有黄埠乡桂阳村的“福寿堂”了。木偶戏班严格遵守班规习俗,必须把历代祖师爷们供于神坛上,逢初一、十五日子都要供奉香火,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清源会——祖师诞辰日,班主要请各位伙计到戏神前焚香奉请祖师,保佑各位四季平安,脚踏四方,方方吉利。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之前还要举行祭神仪式,并演出三到五天的木偶戏,演出前杀鸡宰鸭、摆上糖果糕点、烧香点烛到戏神前祈祷演出成功,以示尊崇,燃放鞭炮开戏,结束后也用同样的礼节,表示对戏神关照的感谢。

二、建宁木偶戏的艺术特色

建宁木偶戏形成于明代中叶,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几百年来它兼收并蓄,博采众长,通过口传身授,世代相传,备受当地百姓青睐。历经不间断传承与积累,地域文化特征明显,其艺术风格独特。

(一)唱腔伴奏

传统木偶戏的唱腔复杂多样,主要的唱腔为“湖南戏”,又称“祁剧”、“大戏”,属乱弹,以西皮、二簧为主,兼有昆腔、采茶调、四平调、民间小调等多种声腔。有“半京剧”之称。其板式有二簧的导板、原板、摇板、平板、哭板等;西皮有导板、原板、流水、摇板、哭板等不同板式连接。音乐高亢、粗犷中又显细腻,还带有一些的山歌味,口白多用正字,即土官话,二花脸和小花脸出台对白则讲本地方言或江西土话。唱腔和音乐腔调因剧本的不同唱腔也不尽相同,有些剧本唱南北词,有些唱赣剧调子,还有的剧目唱四平调,也有的唱民间小曲,如“瓜子仁调”、“茉莉花调”、“打骨排调”、“小放牛调”、“孟姜女调”等等。这些唱腔动听、高扬、激越,是其辗转过程中,不断吸纳沿途各地声腔及民间小调精华,糅合流传地的方言和本地方言,形成了具有鲜明融合特点的艺术风格。

器乐伴奏最早是以“吹、拉、弹、打”的民族乐器为主。吹管乐器有唢呐、笛子;拉弦乐器是京胡和二胡;弹拨乐器主要为月琴;打击乐器丰富多样由堂鼓、小鼓、木鱼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小李月锣等组合而成。其中司鼓负责指挥全场,乐队至今沿用工尺谱,以唢呐定音,与其它用笛子定音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洋乐器的引进普及,建宁木偶戏也与时俱进加进了电子琴这一键盘乐器,这不仅增添了音乐色彩,同时也大大地丰富了音响效果。演出中前台提线演员根据剧目中的故事情节,表达出喜、怒、哀、乐的情绪,而后台各行当的伴奏,则依不同人物表演所需灵活地换变配音和板头,快速做到“三线并一线”,即锣鼓、胡琴、唱腔并一线,前后台默契,浑然成一体。使观众在看节目时,能迅速地感受到人物情感变化、扣人心弦。

(二)剧目表演

福寿堂傀儡戏在历代发展中积累了传统剧目约有三十多种,每种本数亦不相同,多则十本,甚至二十本,常见的有上下本和上中下本,其常演的传本,全本有《龙凤阁》、《百忍堂》、《满堂福》、《三桂芳》、《全仁义》、《三仁义》、《双结拜》、《丹珠配》、《乾坤带》、《财宝记》、《耕厉山》、《对金钱》、《观灯记》、《双元榜》、《文武魁》、《龙虎会》、《金山会》、《珍珠塔》、《女中魁》、《对玉环》、《男卖花》、《万花市》、《白箩衫》、《白扇记》、《翠花园》;上下本有《常娥奔月》、《彩楼配》、《由天记》、《摇钱树》、《碧玉带》、《仙女送子》、《清官册》;还有全本《二度梅》有七本、《姑娘传》八本、《罗通扫北》八本、《薛仁贵征东》二十本、《薛丁山征西》四十本等,这些传本内容丰富,题材大多取材于我国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老少皆宜,耳熟能详。其折子戏多为传奇剧目的选段,保留有大型昆腔色彩曲调如《赐福天官》、《苏秦大封相》、《大八仙》、《醉酒八仙》、《三星祝寿》等吉祥戏四十多个脍炙人口,久演不衰。

木偶戏表演与民俗、宗教密切相关,“一般在庙会、祈神、还愿、驱邪等活动中演出,村民请戏班来演出是为了祭祀神明、祈求平安”[2](P36),所以表演木偶戏大多是在学堂、庙宇进行,木偶戏台往往搭在正殿正侧,面对菩萨塑像。剧目演出安排也是有讲究的,按惯例第一晚的开台戏必演打“十福”---《赐福天官》这出经典吉祥戏,活动最后演的剧目是《门闩记》或《韩湘子化斋》(上下集),整个过程仪式隆重,热闹非凡。

建宁木偶的提线通常为十线,头部三线,右手三线,左手二线,脚部二线,个别如“花旦”、“净”、“男丑”、“矮子”因角色的表演需要,增加了腰部与肩部的提线,提线的数量增为十一至十五线不等。木偶的总数为39个,高为76厘米,每个木偶雕饰讲究,均为当地樟树雕刻,雕成后用石膏着漆,头像约17厘米,脸面长10厘米,颈长7厘米,身长约32厘米,形象逼真,左右手为木制,脚有木制的,长6厘米左右,也有布制的4厘米左右,布脚全为旦类所用。木偶的表演动作,全靠前台演员用手中的细线悬控木偶来完成。表演时表演者靠右手五指运用提、拨、勾、挑、摇等多种技巧操纵提线,使木偶作出各种生动复杂、惟妙惟肖动作。其线规及形制依然保留陈平祖师创制以来的原状,不曾改变,提线技术上也具有严格的传统性和艺术性,以确保木偶表演时的传神性。

(三)行当服饰

建宁木偶戏的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孩”五大类。“生”分为小生、正生、老生、武生。小生服饰有大红、水红、绿色三种,正生服饰有红、白、绿、黄、黑五种颜色的袍,金线刺绣,老生服装以绿蓝色为主,面带须套;武生服饰披甲,有红、白、黑、绿四种颜色,袖口小,背插令旗。“旦”为小旦、正旦、老旦、花旦、丑旦、武旦、丫环。小旦服饰颜色较艳丽,以红色为主,正旦服饰穿绿、金线刺绣为红色,老旦服饰较素,以蓝色为主,花旦服饰与小旦无甚区别,丑旦服饰较素,武旦服饰裙子两侧开叉,背插令旗,袖口短小,丫环服饰与小旦区别在裙较短,且袖口小。“净”又分净花脸、红脸、黑脸、大花脸、二花脸、小花脸。净花脸服饰以紫红为主,二花脸穿的是红、蓝色的官服,红脸、黑脸、大花脸、小花脸的服饰都为黑色较素,大花脸是袍服,而小花脸为便服。“丑”只分男丑、女丑。男丑类服饰以蓝、黄、黑为主,女丑类服饰以红、绿为主。“孩”分男童、女童、矮子,男童服饰上身以绿、蓝色为主,裤以紫红为主,女童以红、绿色为主,矮子服饰上身穿黑色、裤子为红色。除此之外,行当角色还有神灵精怪的特殊角色,如孙悟空、龙王、牛头、马面、狮精、黄鳝精、乌龟精、樟树精、柳树精、桃树精等。傀儡戏的冠帽还可细分王冠、凤冠、王帽、状元帽、太监帽、太师帽、师帽、先锋帽、生帽、武生帽、员外帽、奴才帽、老爷帽、公差帽、和尚帽、尼姑帽、五福冠、如来帽、旗牌官司帽等。配备的砌末精致美观,小巧玲珑,有生活用具、神用道具、书写工具,武器、刑具及旗巾、披风等等应有尽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帮助表演、点染环境作用。可以看出其角色行当样样俱全,且辅有拟人化的特殊角色,服饰不仅色彩靓丽而且做工精细,衣甲、冠戴、武器、道具都为特制的,极为精致考究。严格遵循角色所传递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意识,符合行当人物的性格特征与传统美感。

三、建宁木偶戏的传承发展

建宁地处偏远,山清水秀十分闭塞,这里系统地保存节俗礼俗、宗教文化等原始风貌。古老的民俗在这代代相传,优良的传统在这发扬光大。处处可见历史遗迹、宗教民俗,时时可看原生原貌、原汁原味的戏曲歌舞,就为木偶戏生态文化提供了保护环境。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改变,对于与农业生活密不可分的种种传统习俗和传统戏曲木偶戏来说,是一场绝后的荡涤。更多引起传统民俗生活、民俗文化的改变和传统戏曲的衰落。木偶戏这一古老艺术剧种,面临着兴衰存亡的挑战,传承发展迫在眉睫。

(一)融入文化产业

在“文化产业”日益兴盛的今天,如何抓住机遇、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布局,是每个地方政府需要集中精力解决的问题。其发展纳入当地文化战略规划中,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更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保障[3](P252)。

作为2015年三明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宁木偶戏,可与当地的民俗节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的木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巡演,在一些节庆中增加传统戏曲木偶戏节目的演出,不仅烘托了节日气氛,而且使观众在节日假期中提高了对木偶戏的认知。例如,在建宁许多村每年春节的大年初二就开始演“大戏”了,有宜黄戏、傩舞、木偶戏等表演,是春节喜庆团圆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还有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和九月十九的“观音节”、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和“半年节”等,这些中国传统节日都定期安排传统木偶剧目的表演。除此之外,还可以把木偶戏同当地旅游业相结合,例如,在建宁每年的七、八月暑期荷花盛开时的举办的“为荷而来”的“荷花节”,和黄花梨成熟期的蜂拥而至的“采摘节”,一周的假期不仅让客人们品尝当地美食,游览山川古迹,还可以不失时机地加入欣赏木偶戏表演环节,使众多旅游者感受到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一方面,通过商业演出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在经济上保障了木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也提高了人们对其传承的兴趣,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传承的经济基础,让它进入大众的审美文化视野。另一方面,固定的演出不仅为增加木偶人员、培养年轻艺人创造了良好环境,也成为当地的一道旅游风景,不少外地游客可以通过旅游感受当地正宗的木偶艺术,木偶戏也借助这一载体扩大了自己的传播影响范围。这些演出丰富了百姓的精神生活,促进了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二)传承人的培养

长期以来,建宁木偶戏与我国许多民间音乐一样,是由传承人的口头传授而得以代代传递、延续和发展的。在这一领域里,传承人是活态音乐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传承人的传承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建立完善的传承机制及纳入县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范围,是保护建宁木偶戏的关键,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

如何培养传承人,是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面临的严峻考验,也是事关非遗项目生存的大问题。随着老艺人的离世及年轻人对学戏的日趋冷淡,木偶戏表演技艺濒临失传,如今的戏班人员年龄老化,设备陈旧落后,服装道具破损严重,经济效益不佳,年轻人无利可图退出戏班外出务工,木偶戏后继乏人,前景堪忧。把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引入戏剧传承是戏剧艺术发展的重要出路。市里和县政府应定期投入的资金,聘请有影响的木偶戏师傅在当地开设师资(学员)培训班,在人才培养的延续上,不断发展旗帜(骨干)人物的带动影响力,同时,也可委托当地职业学校或艺术学校,培养新小学员和戏班团体,使建宁木偶戏重新振兴。

(三)剧目推陈出新

面对现代化与多元文化的冲击。建宁木偶戏不仅要立足传统,放眼未来,具有发展创新的现代视野,而且要将建宁木偶戏置于当代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中。

随着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不仅对地方戏曲的兴趣锐减,也对古老传统剧目不感兴趣,主要是其内容虽广泛,但大都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过于老套,与当代认知生活相去甚远,还有木偶戏从创作、音乐、偶人制作等人才方面陈旧、缺乏,所以剧目的推陈出新尤为重要。除了得到政府的资金扶持之外,更主要对古老木偶戏内容的品位提高进行创新,创作出一批现代、优秀的既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又寓于更深的思想内涵作品,这样才不被时代潮流冲击淘汰。首先,对经典剧目删繁就简外,还应城乡观众的审美取向撰写新的现代题材剧目,融进现代多种元素,不断创作出新的符合时代背景的剧目,贴近现代精神生活面貌,使剧目内容更适合现代人们观看,引起共鸣。其次,为了吸引新一代观众的热爱,把唱词、道白改成以普通话为主,方言为辅,对其唱腔动作、乐器伴奏、服装道具、舞台背景等进行恰当改进,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审美标准、更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新戏,通俗易懂。让观众更加了解木偶戏,喜欢木偶戏,建宁木偶戏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木偶戏的传承发展应对之策,除了把之纳入农村振兴中的客家生态文化保护与建设,特别是融入文旅产业,切实解决好传承人的培养,抓好剧目推陈出新外,笔者认为还有一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做好,就是要加强与周边有木偶戏地区剧团的交流,共同推进木偶戏艺术的传承、改革、提升,使之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总之,建宁木偶戏,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内容与形式在这里顽强的生存着,与这里数十代的民众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抚慰着这里人们的心灵,一出出经典的剧目,一首首高亢的唱腔,勾起了无数建宁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挂牵。它不仅为研究当地的民俗、宗教提供基础,也为了解闽西北地区的戏剧发展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是建宁人民心中“一亩三分地”的永久记忆。希望这一古老的戏剧之花,在各方力量扶持的浇灌下,在保护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得到保护,换发出青春的光华,开出更加新奇绚丽的花朵。

基金项目:三明市社科规划项目(19084)

作者简介:范奇玉,女,汉族,福建将乐人,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参考文献:

[1]谢永昌.梅州木偶戏[J],广东:广州,岭南文史2004.12.

[2]何颖川.老区民间木偶戏班现状调查与研究[J],江西:南昌,老区建设,2016.02.

[3]胡亚妮.多元文化交融下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