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莫高人类敦煌「人类的敦煌 小说」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千年莫高人类敦煌「人类的敦煌 小说」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今天有幸前往莫高窟去一探千年文明,这是此次行程中应该说是最有所期待的地方。我们也准时按预订的时间来到莫高窟数字接待中心,按照旅行计划,人们必须先观摩莫高窟全景数字电影,先行了解莫高窟的前世今生以及其最为出彩的壁画艺术作品。
据电影宣传:莫高窟,开建于前秦苻坚,传说高僧乐尊途经此地,突遇金光四耀,万佛齐现之盛像,便落居河岸岩壁凿出第一个洞窟坐定修禅,此后,法良禅师等也在此续建洞修禅,因地处"沙漠高处”,故名"漠高窟"。后历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历代兴建,逐渐形成了今天拥有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2400多尊泥质彩塑的洞窟壁画群,是当今世界保存最完善,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因“漠”与“莫”通用,后世逐渐演变咸改称为“莫高窟”。现与洛阳龙门、大同云冈、天水麦积山并称"中国四大石窟"。最知名壁画为"唐代遗存"飞天",飞天虽为佛像两侧配角,但集纳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融合佛教天人、道教羽人、西域和中原飞天,形成了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敦煌飞天,在中华佛教艺术文化殿堂中占据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观摩完电影,对敦煌莫高窟有了粗浅的了解后,我们心情急切地回到停车场,驱车前往莫高窟实地。由于前面功课没做到位,在前往莫高的旅游公路途中,我们车辆被拦截下来,告知需统一坐场内旅游大巴,只好悻悻然地折返观影服务中心,停好车辆,重新安检,再次穿越观影中心来到上客处,坐上场内大巴前往。一路上,道路宽阔,两侧戈壁万顷,各具特色,右侧一望无际,左侧远处为临敦煌市域,绿洲、楼宇、机场清晰可见,去路还须穿越几公里风沙路段,大概车行约十五公里后便来到了期待已久的莫高窟。
斗檐雕角的木制山门,上层居中木质立匾"莫高窟",下层正立蓝底横匾两侧飞天相伴"石室宝藏",尽显雍容典雅,透射出浓浓的汉唐遗风,与周遭高岸挺拔的白杨树和沙山岩壁背景相得益彰,无不透出佛家文化气象。
缓步度入景区,你会发现,原来石窑群构筑于河沿岩壁上,岩顶则是沙漠高地,底下河道依旧,历千年岁月更替,流水已不再现。走向近前,一个个洞窟编号定位,洞门锁闭。出于文化遗产保护,莫高窟现设日限量接待,并且安排专业讲解员,分团为参观者介绍解说,每人当次仅供参观8个洞窟,其中3个公共,其余5个由讲解员自主安排。这对于参观者来说,未能全面参观且为保护遗存窟内又不允许拍摄,这确是件非常遗憾的事。
随后,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观摩了8个洞窟,遗憾之余,我们还是看到了隋代遗存,唐代飞天真迹,窟内大佛,内壁藏经等较为重要的石窟,也了解到了莫高窟洞窟修建主体并非历代皇家,而是官宦为歌颂家族福禄绵延,豪门俗人为身后居所,僧侣庶民施主捐钱出力,建成了这集官宦窟主和庶民窟主合存的石窟群。
大家似曾相识的莫高窟中央大窟,外筑九层塔楼,步入其内,巨佛端坐,俯视着脚下虔士、芸芸众生。
莫高窟现遗存壁画等较好,主要缘于其地处荒漠深处,大破坏遭遇少。但历代也受自然风沙侵蚀、宗教迁变、重修不合和护者不惜四大磨难,明清修建壁面佛像神情呆滞,与原相去甚远,壁画、佛像、藏经被偷无还现象也曾发生,甚为遗憾。
千年莫高道沧桑,万世沙壁历春秋。
人类敦煌照史册,苍遒白杨伴尔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