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你真的读懂了吗 「爱是一门艺术吗」

互联网 2023-06-20 10:35:2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爱的艺术》:你真的读懂了吗 「爱是一门艺术吗」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毛歌 原创

1956年出版的《爱的艺术》,是佛洛姆影响最大的一本作品。这个影响的一个因素来自于书名,无论在任何时代,谈论爱,谈论爱的艺术都是一个令人沉醉和激动的话题。今天,如果碰到一个正在谈恋爱的年轻人,告诉他有一本叫做《爱的艺术》,可以让他真正知道爱,成为爱,我相信他会喜悦地来接受的。但是,当他手里拿到这本很薄的书,翻了几页,会觉得奇怪。

第一,这本关于爱的艺术的书,里面没有“芳华”“流年”“遇见”这样的词语,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和堆砌出来的凝脂般的句子。

第二,他觉得这些来自于西方的心理学家的思考,而且是过去时代的,并不适合于他今天的爱情生活。

第三,即使他耐着性子读完,他会立即告诉你,这本书他真的读不下去,要不是你说我一定要读,而且不读就不知道爱是什么,否则真不会读的。

第四,如果让他重读,他会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更多的关于爱的小说影视作品更加适合他。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阅读《爱的艺术》需要振奋我们的思考力量,我们的思考机器已经生锈了。

所以,很多人在谈论《爱的艺术》的时候,不论是那些夸夸其谈口若悬河的专门讲书的人,还是来不来就引述《爱的艺术》其中的经典句子的人,都有意无意地糟蹋了这本经典,这比完全不知道这本书更加令人可耻,因为一个人完全不知道,他只要愿意就可以开放自己的心灵,进入经典的教诲之中,而获得积极主动的爱的影响。

65年前出版的这本经典,今天读起来,无疑是为了整个人类健康存在和发展而设计出来的一套方案,或者说刚领性的内容。我在反复阅读《爱的艺术》的时候,不断被佛洛姆的批判精神所打动和感动,正是关于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生命的忧虑,使得这本经典具备了所有经典的重要内涵。

我不想再来引述或者转述其中广为人知的经典语录,这种摘录式的句子虽然方便我们阅读,并且极易助长我们一种骄傲自满的情绪:藉由了解某一句话就大声说出来自己是读懂了这本经典,无意于掩耳盗铃,这种虚假的阅读使得我们距离经典本身越来越远。现代人通过最流行的“忙碌”借口,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错过生命的经典,如果经典就是我们的贵人的话,我们不知道错过了多少贵人。这种损失没有人做过统计,也不具备任何经济考衡的意义。我们更多的时候希望碰到可以指导我们购买股票或者房地产的贵人。读书中的贵人,这样一个概念听起来陌生,也让人无从理解。

这种引述和转述,比我们玩“丢手巾”的儿童游戏活动还有要进行得更快。就像一个漏水的桶,在转运过程中,水不断滴漏,等到了我们手里的时候,既不能解决我们的饥渴,也让我们失去了甘之如饴的机会。

严格意义上说,《爱的艺术》不适合未经世事的年轻人阅读,不适合对心灵不感兴趣的人阅读,——佛洛姆最希望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能够“对心灵敏感”,不适合抱着看看的心态的人阅读。真正要读懂《爱的艺术》,需要时间,需要佛洛姆描述的安静的力量,需要重返,经典的阅读就意味着重读,试图只读一次就宣称自己读懂了《爱的艺术》的人,不是油嘴滑舌就是虚情假意。因为,《爱的艺术》,是爱的实践的艺术,是终身的功课,是恒久的觉醒的收获。

佛洛姆在论述信念的时候,有一句话讲得很清楚:我对自己有信念,就是觉察到我有一种自我存在,没有信念的生活,不叫生活。他劝诫我们远离那些行尸走肉的人,你有听过一个心理学家这样和你说话吗?

我最喜欢他在谈论夫妻关系已经到了要决裂的时候所做的凌厉的痛彻的论述:不要拿孩子的幸福作为家庭不破碎的理由。他接着说:公开的决裂至少可以教育孩子们,一个人可以用勇敢的决心终结不堪忍受的生活。

无疑,这种力量,更加坚定,更加有效,更加具有未来的真正景象。这才是爱的艺术的核心:意志力的艺术。

(图文原创,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