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有轨电车的感受美句「对轨道交通的看法」

互联网 2023-06-20 09:58:0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乘坐有轨电车的感受美句「对轨道交通的看法」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图说:部分车站创新采用高清屏与可调通风站台门一体化设计。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方翔/文

轨道交通14号线、18号线昌邑路交汇点,有许多必须安装的管道和设备,中间的无障碍电梯井也不在四根立柱的中心位置,所以层高很低、空间不规则,如果按常规设计,这里过道就会给行人带来视觉压迫感。但是通过有关单位的精细化设计,利用因势利导的曲面弧线造型安装照明灯具,最大限度地扩大了空间感,最终在这里创作出名为“火树银花”的艺术空间。

像这样的设计小心思,在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18号线一期北段(御桥站〈不含〉-长江南路站)中还有不少。随着这两条线路今起开通初期运营,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运营里程将增至831公里,线路增至20条,运营车站增至508座,换乘车站增至83座,网络规模继续领跑全球。

生活在今天的上海,最离不开的出行工具之一就是轨道交通。自从上海1号线通车以来,轨道交通已在上海历经了20多个春秋。从单线到“十”字,从“十字加环”到目前轨交线路交织成网,上海轨道交通这张网越织越大、越织越密。 近日举行的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市委书记李强表示,要更加关注人们对城市建设管理品质的体验度,更加注重在细节上、细微处下功夫,更好塑造城市表情,让城市增添更多暖意、惬意、诗意。这对于800多公里轨交网络所构成的“流动的城市”同样适用,并将反过来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

在不久前上海举行的“最美厕所”评审活动中,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桂林路站公共厕所入选,并荣获上海市“最美厕所”荣誉称号,这是继2号线徐泾东站和2、10、17号线虹桥火车站站后第三座被评上该荣誉的上海地铁车站。而在14号线中,一些智慧厕所具备卫生间单独排气和“隐形”感知功能,自动监测使用频率、探测空气质量并通过平台提示清扫,实现智慧保洁,而无障碍卫生间提升为第三卫生间,在配置供坐轮椅者使用的无障碍专用卫生设施的基础上,设置婴儿护理台等满足母婴及家庭需求的多功能设备设施,体现“小厕所,大文明”理念。 可阅读、有温度,是上海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前不久,在浦东模范实验中学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研讨活动中,来自八年级的一位同学运用网络技术和绘图技术,对2号、6号、16号线周边区域的历史变化和发展规划进行了研究,最终设制作了一幅展示作品,来见证浦东的发展。随着14号线、18号线的运营,它们将作为新生力量,加入服务浦东改革开放的轨交线路群,也将助力进一步讲好浦东故事,讲好上海的故事。

诗意城市,文化赋能。文化是一个人的气质,也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之一。在“流动的城市”中也可以处处看到文化的影子。这段时间,新一期的“海派名家地铁行”在陕西南路站和文化长廊和南京东路站文化长廊分别展出,吸引着市民乘客近距离品赏海派艺术之美。作品看得到,音乐听得到,精神悟得到,知识学得到,文化氛围感受得到,轨道交通为诗意城市也在不断地做“加法”,像此次运营的14号线与2号线在陆家嘴站的换乘通道融合了艺术与科技,共同营造出一个巨幅公共艺术装置“今朝踏浪”,艺术作品以金色浪花为主要元素,通过算法模拟出自然水波,寓意着“勇立潮头”,展现这座城市欣欣向荣的生命力。

展望未来,上海还会有更多的轨道交通投入运营,它们将让上海这座城市持续彰显美的追求、高的颜值、暖的表情,让上海这座城市处处可以遇见惊喜、人人能够感到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