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美育教育「京剧之美」

互联网 2023-06-19 22:55:19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京剧美育教育「京剧之美」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的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

京剧大概发扬于清末,鼎盛于民国。一般现在喜欢京剧的年轻人喜欢京剧,因为唱腔好听,因为脸谱、戏服好看,也爱青衣,爱刀马旦,更爱演员的绝活和玩意儿。比如说周杰伦写了歌曲《刀马旦》。一直到现在为止,我认为大陆拍的一本最好的电影就是《霸王别姬》。

梅兰芳先生

现在大部分青年人,其实就算我周围的中年人都不喜欢听京剧。原因多种多样,我想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社会节奏加快社会心态浮躁,京剧节奏缓慢,很多人没有耐心听。培养一个京剧人才也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多数年轻人也不愿意参与到里面去,因此无论是在听众还是演员方面,都缺乏群众基础。比如说,中国的乒乓球运动为什么在中国如此蓬勃发展在世界上屡获金牌,主要是有扎实的群众性基础。乒乓球虽然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万个人里面也难有一个靠乒乓球吃饭,但是一旦成功得了奥运冠军或者世锦赛冠军,哪怕就是参加了省队地级市队,大量的国企、央企纷纷招纳人才,为企业争光。我们今天的金句就缺乏这个社会基础,小孩子苦练十年,20年也难以达到,邓亚萍、马龙、张继科这样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

第二,京剧自从民国鼎盛时期以后,这内涵和形式没有新的发展,尤其是在剧本方面。总是在传唱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以前的事情,虽然不能说和现代的社会精神文明完全隔断,但是确实年代太久远了。在五六七十年代,曾经出现过京剧样板戏,比较有名的像《沙家浜》,《林海雪原》,这些也是很好的作品。但是由于历史问题,京剧样板戏的发展有其时代局限性,不太可能继续得到发展。咱们看江浙一带的越剧,其实唱的东西主要也是几百几千年前的东西,后来出了一个新的剧本叫做《沙漠王子》也火了一把,但是究竟也是没有能够传唱下去。而我们的京剧连《沙漠王子》这样的创新也没有。

京剧之美

我在想任何文艺作品,无论是诗词小说剧本等等都需要反映人性和大时代的东西。在我们这个时代,比如说90年代,00年代,到现在的农村城镇化过程,这里面的农村青年的奋斗史样的历史大背景有没有好的作品。2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涌现的大量的民工潮这个大的历史背景有没有好的文艺作品。好的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果能够得到广大受众喜欢的话,那一定是在精神方面得到了共鸣。京剧在这一方面非常缺乏。

脸谱之美

我为什么又非常提倡大家去学习和观摩京剧呢。

首先,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我们国家的中医药文化,玉文化,书法,等等传统国学现在被国家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如果传统文化的复兴缺乏京剧的话,那将是一个遗憾。

其次,京剧的唱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很多喜欢听京剧的老听友他们都会上瘾。为什么上瘾呢?因为他们感到舒服。京剧就有这个效果。京剧的唱腔光明正大,气宇轩昂,经常听京剧和唱京剧的人的气场里面会有一种胸中之气,“荡胸生层云,一览群山小”,有利于我们国家老百姓和领导干部养生。我个人以为经常听京剧和唱京剧,会激发快乐激素,可以防止负能量的产生,非常有利于养生。我有个朋友在广州,有一个中医的理疗机构,他们的治疗方法很奇特,比如说走草地听京剧,傻站(无极桩),用这些也治愈了很多慢性病。我觉得如果你每天听京剧的话,根本就不会得焦虑症。

我相信我们京剧的根不会断,当时京剧要发扬光大,必须从群众基础开始挖掘,从剧本的创新开始挖掘,屏弃那些浮躁的社会心态,让京剧为我们万家灯火的群众精神生活服务。

墨香家文化,欢迎关注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