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古代的一些符号和元素敦煌的一些民间简牍「拼接符号」

互联网 2023-06-19 21:04:06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将古代的一些符号和元素敦煌的一些民间简牍「拼接符号」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由胡润艺术荟主办、杨建勇策展的《云归——王利丰纸本作品展》日前在上海M50胡润艺术荟艺术空间举办。其作品别开生面的艺术风格令观众耳目一新。

北京知名画家王利丰1962年生于内蒙古1979年开始木雕和油画创作,后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北京人艺舞美班”,曾经就职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舞美处,现为职业画家。

王利丰的《云归》艺术展,以文征明手书“云归”为题,使用木板印刷的套印技法,加上茶渍色铺陈的墨画,在泛黄的牛皮纸张上拼砌出了一卷卷新创的“古籍”,与明代的文人气氛隔空呼应。

王利丰作品里头的人物,乍看像继承了明清绣像里的线描工笔,细品才知是用了类似木版水印技术一般的翻刻技艺,木刻浑然天成的“工艺气”,把材料的烈度巧妙地发挥出来,转化成了黑白的构成之美。在王利丰看来,不同材质就如不同性格的人一样,都是会“自说自话”的。

观众站在作品前,会对那些取名为“藉”、“词牌”、“大宋”的视觉图像产生由衷喜欢。王利丰运用中国传统古籍中的符号完成了当代性的嫁接,与当下文化形成了一种间离效果。策展人杨建勇介绍,王利丰习惯从传统中挖掘艺术精髓,挪用拼贴,表达出传统文化在当下艺术中的崭新的生命力。

王利丰迷上了这些中国传统元素拼砌在画布上的感觉,他的“中国式拼贴”容易让人们联想起考古发掘的残章断简。“我把古书的各种元素抽取了出来,再翻印上去,从而创作我的画。如果直接拿书籍翻印,尺寸太小,在展厅里不成体统。刻成模板,让我的画作可以出现一种‘反复’,在画中就有一种‘复调’的叠加感觉。”在绘制木版的过程中,王利丰参考了善本的插图,再进行加工和拼凑,连破损的、斑驳的字迹,也都是画出来的,最终还原成一件和书有关的艺术作品。王利丰是摆弄艺术综合材料的高手。学习舞台美术的他,在北京人艺的戏剧舞台的布景创作中成长起来,当年在话剧《天下第一楼》中,他率先用泡沫做出了“烤鸭”,其“微妙的失真”的道具在当时引起关注和好评。因此,他特别注重视觉的综合呈现。这次在上海举办的纸本作品展,“锲入与叠置”是他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王利丰就一头扎入“故纸堆”,用汉字、古籍、丝绸等等文化碎片拼贴自己的艺术。王利丰的创作表达了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