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产狮子 为什么会有石狮子和舞狮文化 「中国没有狮子 为何古代 有石狮子」

互联网 2023-06-19 14:54:02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中国不产狮子 为什么会有石狮子和舞狮文化 「中国没有狮子 为何古代 有石狮子」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石狮子跟舞狮是怎么来的?

在中国古建筑大门口,经常可以看见一对石狮子,端坐两侧,就像保安一样尽职尽责。众所周知,狮子产于非洲,中国是没有的。如此就产生了一个疑问,狮子明明是外来物种,为何会在我国混得风生水起?

而且在我国境内,有土生土长、被称为“百兽之王”的老虎,同样来自猫科家族。威风凛凛的老虎,怎么不能化身石老虎,或者让人们舞老虎呢?

要解释这一切,得从狮子的来历说起。

一、狮子来到中国

其实,除了人们熟知的“非洲狮”,还有“亚洲狮”,主要分布在地中海至印度一带。据史料记载,早在周穆王时期,就有驾驭狮子巡游四方的事迹了。在周代的青铜器上,也能寻觅到狮子的踪迹。那时的狮子,主要来源于西域小国,属于珍稀物种。

后来,狮子的引进数量有所增多,新疆伊犁河流域的人们,开始将其形象艺术化,狮形图案便应用在了一些建筑物上,还有各类墓穴中。

到了汉代,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交流越来越密切。稀有珍贵的狮子,便被带到了中国境内。虽然它很粗犷,但是它比老虎温柔,容易驯化。人工喂养的狮子,被圈养在皇家园林里,成了皇族子弟和权贵大臣的好狮友。

《后汉书》里提到,汉章帝章和元年(87年),安息国国王派遣使者访汉,进献了一批珍禽猛兽,其中就包括狮子。这是狮子作为贡品礼物的最早记载。第二年,大月氏国又进献了一头狮子,作为两国友好的象征。

很多文武百官还是头一回,亲眼领略这种大猫的风采,因此十分兴奋,直接将其称为“无角麒麟”。狮子出息了,带着神圣光环,进入瑞兽行列,正式开启了中华千年游。

狮子属于皇家独有,中下层百姓根本见不到活物。正是这种距离产生的美感,激发了民间对狮子的美好憧憬。对于狮子的动物崇拜,也影响到了中国的民俗文化,各种与狮子有关的艺术,逐渐发展起来。

所以严格意义上说,在当时人民的世界里,只有艺术化的狮子,例如狮子雕刻、狮子绘画等等。

佛教传入以后,狮子的地位更高了。它是佛教的圣物,被视作释迦牟尼的化身,佛教里的很多物品,都与“狮”有关,例如“狮子吼”、文殊菩萨的青狮坐骑,等等。所以,有一定规模的寺院,会在寺门两侧,蹲坐一对石狮子,以表对佛法的敬畏与决心。

不少大户人家有样学样,也在门前摆起了石狮子,美曰“镇宅”。在雕刻大师的手艺加持之下,狮子形象愈发天马行空起来,在东汉时期,甚至出现了长翅膀的造型。人们深信,只要坐上这种狮子,便能在去世后升天。

舞狮活动,也起源于汉代。当时,跟随狮子从西亚来到中国的,除了使者和商人,还有一种职业,叫做“驯狮郎”。这群人来自杂技领域,主要训练真狮表演,既惊险又好看,很受皇室欢迎。

可惜老百姓,同样无缘观赏真狮表演,他们只能根据书里的描述,发挥民间创造力,制作了假狮子,然后开始表演。这些从业者,被称为“象人”。各地民间舞狮,就这样萌芽、发展,直至成为一项经典传统艺术。

二、猛兽艺术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狮子的神圣地位又提升了。南朝的石狮子,依然沿袭了东汉时的威猛形象,翅膀也变得更加发达,有的还刻上了纹身。

可是到了北朝,审美风向变了。为了弱化狮子的猛男悍女形象,能工巧匠们绞尽脑汁,研究整形手术,将狮子做成了人畜无害脸,由猛兽彻底转型“萌兽”。憨态可掬的后浪们,很快进入大户人家,替下了石狮子前辈。

北魏太武帝时,征战中俘虏了大量胡人,太武帝在巡察间隙,命令他们表演特色节目。这时,有一些胡人就带上狮头面具,披上狮纹外衣,伴着背景音乐,有节奏的舞动起身体。太武帝龙颜大悦,当即将舞狮赐名为“北魏瑞狮”。

还有一些寺庙,每逢四月初四,都会举行盛大的祈福活动,通常由舞狮队开道,其他人员紧随其后巡游。很快,这种形式在民间流传开来,只要遇到重大节事,人们总是边舞狮边敲锣,沿街游行表演,祈求平安顺遂。

在绘画作品中,狮子元素也不少,例如嵇康的《狮子击象图》,描绘的就是雄狮和大象激烈搏斗的场景。还有一个画家顾光宝,更是能通过画狮子治病,相当神奇。

话说当年,顾光宝的朋友陆溉,身患顽疾一年有余,始终治不好。顾光宝就画了一头墨狮,让陆溉悬挂在室外。当晚,陆溉听到屋外有异常响动,等到第二天去查看时,才发现那头墨狮的胸口处,呈现出斑斑血迹。而他久治不愈的病,竟然莫名消失了。

关于真狮子,有这样一个故事。北魏正光年间,波斯国派使者来访,进献了一头狮子。后来北魏节闵帝继位,命人将这头狮子还回去。此时,负责护送狮子的人员,考虑到路途太遥远,于是心生一计,在路上偷偷将狮子杀掉了。可惜纸包不住火,他回来以后,立即就被投进了监牢。

三、民间瑞兽

到了唐代,国力日盛,进贡者众多,来自西域的狮子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发展到后来,普通百姓终于有机会一睹狮子真容了。

舞狮传统也一脉相承,每当遇上新年,或者节日庆典,无论宫廷里还是民间街头,总能看见“狮子舞”表演。

发生在宫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狮子舞,是杨贵妃负责组织的。整场戏有五组狮子,每组十二人,各着五种颜色服装,在乐曲中起舞。当年的杨贵妃,凭借这一精彩项目,成功取悦到了唐玄宗。

狮子舞不仅在国内流行,还传到了日本。日本的《信西古乐图》,是一部介绍唐代乐舞杂戏的图集,里面就描绘了狮子舞表演时的盛况。

狮子的形象,多次出现在绘画作品里,比如阎立本的《职贡狮子图》,描绘了两头大狮子、多头小狮子,它们体态灵动、非常写实。而阎立本的另一幅作品《西旅贡狮子图》,甚至画上了黑色的狮子。后来,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也出现了“西域有黑狮子”的对应记述。

敦煌莫高窟壁画上,有不少的狮子图画,它们常以“金毛狮子”形象示人。在第231窟,《群狮图》里的狮子,更是采用了拟人的画法,其中的两头,像威猛勇士一般站立起来,十分生动。

雕塑领域的狮子,造型逐渐统一,或蹲坐或行走状,神态端庄,整体构图是稳定的三角形。其代表作品之一,便是唐顺陵的石狮子。顺陵的主人,是女皇武则天的母亲杨氏,这里最出名的石刻雕塑群里,有蹲狮和走狮,一雌一雄,嘴巴一张一闭,均由整块的灰岩精心雕琢而成,精神昂扬,气势磅礴,被誉为“东方第一狮”。

当时的长安城,商业区和居民区是分开的,商业和娱乐经营场所被称为“市”,人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坊”。每一处坊,都会设置坊门和围墙。坊柱两侧,常常用两块石头夹住,既能防风又能避震。后来,这些单调的夹石柱,在工匠们的巧手之下,刻上了瑞兽图形,最常见的就是狮子和麒麟。

久而久之,石狮子原先的权贵专有身份被打破,应用在了各类民间建筑物上,成为了常见的装饰品。之后,又应用到了陶艺、印染、园艺等领域。

宋代石狮子最明显的特征,是真正坐了下来。蹲狮看起来更加听话,也非常生活化,这种固定姿态被历朝历代沿用。有时候为了显出狮子的高大,工匠们还会配上石头底座。

狮子的口中,放进去了一样东西,那就是绣球。配饰也从普通向高奢方向发展,脖子上挂起了项圈、铃铛等等。狮子的家庭成员扩容,二胎、三胎现象常见,像母子情深、小狮子嬉戏,这类主题雕塑既亲民又喜庆。

关于真狮子有一则趣闻,记载在了周密的《癸辛杂识》里,说是国外进贡来一头狮子,有大臣看过后,觉得与之前画中所见不符,于是怀疑这是假狮子。使者为了证明狮子是狮子,将它牵到一头老虎面前,老虎瞅着狮子,立即蜷缩成团,一动不敢动。狮子更加得意了,顺势在老虎头上撒了一泡尿,只见那头怂虎,依然一声不吭。人们这才相信,眼前确实是一头真狮子。

四、走下神坛的命运

到了元代,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镇宅辟邪神器,不再只有石狮子。新进成员,是铁狮子,它们由生铁铸造而成,同样放置在大门口。发展到后来,铁狮子的数量,甚至超过了“白石”狮子。

狮子艺术的一个顶峰,出现在明朝时期。这些瑞兽,真正化为了文化符号,走下神坛,进入劳苦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民间建筑,还是民间工艺品,随处可见狮子们的身影。原先待于室外的石狮子,在体积缩水之后,以小狮子的样貌,成为了摆件。另外像狮子造型玩具、小孩狮头帽和狮头鞋,也逐渐流行开来。

从明十三陵里的石狮子,可以看出一种变化,明石狮与前朝相比,显得更加温顺了,它们不再一味秀肌肉,更像纯粹的装饰物。虽然沦为了摆设,颜值和观赏性却大大提高,雕刻愈发注重细节,身上的佩饰也更加奢华。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海外贸易,国与国之间,划起了友谊的小船。明英宗时,西域某国进贡来一头狮子,结果半路上病亡,使者灵机一动,想出了妙招,最后明朝廷,成功收到了一张狮子皮。

当时京都的西苑,是圈养狮子的地方。据史料记载,驯养师通常是胡人,享受正三品待遇,而一头狮子,每天至少要吃掉一只活羊。

外国人一批又一批来访,他们带来了更多的狮子。虽然名义上是进贡,实则属于变相贸易,明朝政府会交换其他商品,而且价值更高。后来,这种你来我往的亏本买卖,遭到了一些大臣的质疑。在明孝宗时期,吏部尚书耿裕就曾经建议,“南海非西域贡道”,表示我们不需要过量的狮子,希望拒绝贡品。

后来,孝宗为了削减开支,提出了放生政策,要求取消圈养虎狮豹等动物。负责执行的官员,一下子被难住了。因为随意放生,这些猛兽必然会伤人,但是将其全部杀掉,又不符合放生的初衷。结果孝宗很快想出了办法:“从现在开始,不给这些动物提供食物,它们自然就活不成了。”

清代开始,雌雄一对的石狮子,成为常规设置。对于狮子头上的“卷发”,也有了严格规定。这种被称为“肉髻”的造型,在各等级官员的大门口,数量是不同的。紫禁城里的石狮,最多有45个肉髻。一品官员是13个,然后往下依次递减。到了七品官之后,不允许摆放石狮,只能以狮子形状的纹样代替。

康熙年间,皇帝南巡的时候,要求带上活狮子。人们将狮子栓在船头,然后从岸上拖来活猪作为食物。活猪还在岸上时,不停的嚎叫,待拖到狮子跟前时,立马闭嘴了。接着,狮子瞅上前去想闻一闻,结果那活猪当场就吓昏了过去。

后来,康熙帝出去打猎时,曾经带上两头狮子,它们成为了很好的帮手,让皇帝惊喜不已。等到乾隆的时代,乾隆帝也模仿爷爷的做法,南巡时带上了狮子,唯一不同的是,这回狮子的食物,除了肥猪,还添加了活的鸡、鸭、鹅。

五、狮子的寓意

在古人的认识里,石狮子的身体朝向,以西北方向为最佳。而一雄一雌,左雄右雌,阴阳相合之下,可以驱魔辟邪。通常雄狮的脚爪之间,都在把玩绣球,是一种权利的象征。至于雌狮身边卧有小狮子,则表示这个家族人丁兴旺、代代相传。

有的石狮子,嘴巴是张开的,代表着进财。嘴巴紧闭的,代表着守财。更有人相信,一旦发生洪水、地震等天灾,石狮子的眼睛会提前变成红色的。

石狮的肉髻,在佛造像的头上很常见。肉髻越多,代表着佛法越高深。用到了狮子头上,为了更加美观,工匠们进行艺术加工,最终成了一圈又一圈,也就是人们看到的大波浪卷发。

自从来到中国,狮子经历了从神秘到神化、再到世俗化的漫长旅途。它原有的样貌,通过古人充满想象力的改造,不断更新,日趋完美。时至今日,狮子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将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更多惊喜元素,带来更多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