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顶艺术馆「成都天府艺术公园最新消息」

互联网 2023-06-19 13:03:22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蓝顶艺术馆「成都天府艺术公园最新消息」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点击标题下「天府发布」可快速关注

天府新区有个逼格高的不能再高的地方,那就是蓝顶

关 于 蓝 顶

“蓝顶”这个名字,最初只是人们对艺术家自然聚落和群体的一个称呼。而现在的蓝顶,已经是一个国内知名艺术区和艺术家群落的名号,一个正式注册的文化创意商标。一面当代艺术创意产业的旗帜。

蓝顶村

在成都天府新区的支持和引导下,如今的蓝顶,全国首创产权工作室模式,解决了艺术家们的后顾之忧,吸引了300多位艺术家聚集,同时,引进当代艺术泛圈层的机构和创意人群如传媒机构、动漫创意工作室、建筑设计机构等入驻艺术区,形成了以核心区为中心的艺术装帧、艺术物流、艺术工厂、艺术酒吧和画廊等文化创意产业链,探索创立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创意项目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1

在蓝顶 艺术家们安了家

8月16日上午,天气炎热,年轻的艺术家朱可染在蓝顶艺术区三期,和装修的工人沟通着自己工作室的装修方案。今年,朱可染在蓝顶艺术区三期购置了一套180平方米左右的跃层,如今正在进行装修,预计年底就能施工完毕,届时,这里将是她的家,也是她的工作室。这套房子,楼下有一个花园小院和宽敞的开放空间,朱可染准备将这里打造成创作和展示画作的地方,小院则可以成为朋友们探讨交流聚会的地方。“我终于正式搬进蓝顶了。”朱可染笑着说。

艺术家朱可染正在创作

朱可染本是安徽人,2010年她来到成都读研,师从何多苓学习油画,参加了许多由蓝顶艺术区举行的画展,也认识了很多在蓝顶的艺术家。而她的工作室在距离蓝顶艺术区15分钟车程的一个小区里,她在那里租了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创作、起居都在这里。来成都近6年的时间,在老师何多苓的指导下,加之自己的努力,朱可染已经从一个无名小辈变成了艺术圈里小有名气的年轻画家。朱可染说,她也走过很多地方,如今,她决定把家和工作室都安在成都,而蓝顶艺术区,是她的唯一选择,“这里,是成都艺术家的一个群落,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提携,这里能给我一种安宁和舒适的环境,更有利于我的创作。”朱可染说。

艺术家杨巍也购置了蓝顶艺术区三期一套260平方米的房子,成为朱可染的邻居。和朱可染不一样的是,他目前在蓝顶工厂艺术区有一间200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室,这是一个纯loft的空间,他在这里创作画作的同时,也在追求和完善自我。之所以还要购入蓝顶艺术区三期,杨巍说,他希望工作和生活分开,等到三期的工作室年底装修完毕,他计划三期的工作室主要用于展示自己已经创作完毕的成熟画作,以及朋友聚会交流和自己休息的私人空间,而位于蓝顶工厂艺术区的工作室依然会保留,那里是自己创作的地方。对于蓝顶,杨巍说,这里给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有很多的艺术家和艺术展览活动,能够很好地帮助一个艺术家成长和吸收养分。

艺术家杨巍望着工作室若有所思

无论是周春芽、何多苓这样的艺术大家,还是像朱可染、杨巍这样的年轻艺术家,他们都选择了在蓝顶聚集。蓝顶,已经成为一个当代艺术群落,更成为艺术家生态圈的精神符号。在艺术工作室纷争不断的当下,“成都蓝顶”无疑正树起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新标杆,开启一种全新的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的艺术生存形态。

2

不只是艺术家群落 蓝顶打造文化产业链

“蓝顶”的名号进入成都人的耳鼓,多是因为这里的当代艺术大腕儿。

2003年,周春芽、杨冕等4位艺术家租用成都机场路旁的闲置厂房时,仅仅是为了寻找一个工作室。“大家看着这个厂房蓝色的铁皮顶,于是取了蓝顶这个名字。”蓝顶创始人周春芽曾如此写道。

艺术大师周春芽

后来的故事,被人们无数次说起:2003年,几十位艺术家自发聚集;2004年,艺术群落概念明确表达;2007年,蓝顶艺术区向东迁移;2009年,首期14位艺术家进驻“新蓝顶”,同时,艺术区二期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在双流新兴镇整体打造1500亩艺术区,2012年,“老蓝顶”守望者全部搬迁……

如今,蓝顶的规划版图是:遵循“生态为本、城乡一体、高端引领”发展策略,以“当代原创艺术”为引领的田园式、国际性的创意产业区,成为提升区域经济、文化、旅游的新引擎。

“北京有798、宋庄,上海有苏州河、莫干山,成都有蓝顶。”成都蓝顶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崔霆说,蓝顶的存在,如磁石般吸纳着各地的志同道合者,让输往京沪的川籍艺术家收回战线,如今,蓝顶艺术核心区的一二三期已经建成,300多位艺术家在这里相继落脚,已形成文化资源整合为趋向的聚落生态,蓝顶因而被誉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当代艺术圈。

蓝顶想做的,不止艺术家群落这样简单。崔霆说,“以蓝顶核心艺术区为龙头,发挥辐射效应,带动更多艺术人才、创意人士和机构进驻,并形成雕塑、摄影、动漫等衍生行业基地,形成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同时,从2013年开始,蓝顶艺术区进行了大量的国内和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和展览活动。其中,连续举办了三届蓝顶艺术节和大小艺术展览和公益活动80多场,参观参展人数20多万人次,在业界和社会确立提升了蓝顶艺术区和蓝顶品牌的知名度。

在完成艺术区建设和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搭建后,公司开始利用艺术区核心资源和场域优势,从事艺术衍生品授权制作、版画工坊、艺术品交易、特色教育产品开发、艺术乡村民宿、体验式休闲旅游项目的实践和投资。

3

创新蓝顶艺术区 建设打造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名片

蓝顶之所以有如此底气,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因为蓝顶艺术村独有的商业模式。

蓝顶艺术村

蓝顶艺术核心区所在的天府新区新兴街道,在未来的5年发展计划中要抓的大事之一,就是做大“蓝顶”文化创意品牌,拉长原创艺术的产业链条,建设天府新区文化艺术高地。

新兴街道将蓝顶文化创意园区周边规划为环城生态区,负责土地流转。新兴街道抓住成都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依靠打造统筹城乡改革 “升级版”的政策支持,通过规划和土地政策保障艺术家的权益,并用法规保护艺术区用地和规划的合法性,摒弃城市“摊大饼”式无序扩张,保证这里免受商业的侵蚀,解决了艺术家的后顾之忧。

同时,利用艺术产业链带动文化与旅游发展,并让农民增收“。我是真正经历过来的,实话实说,在这里的乡亲们太幸福了!”在自己家门口,慵懒地晒着太阳,65岁的庙山村老村长张龙长说,“以前庙山村就是一块荒地,如今因为蓝顶艺术村的项目,解决了道路问题,还有水、电、气、光纤等基本配套也都跟上去了。

蓝顶项目的工地修建也首先选择我们当地人去打工,不少乡亲们也开始从事与艺术创作相关的工作,有的自己拿起画笔创作,有的出售颜料、画笔等等,乡亲们的收入跟过去相比不知翻了多少倍。住在这里,环境好了,收入高了,大家也自觉维护这里的形象,素质也提升了很多。”张龙长脸上一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4

全国首创产权工作室模式

艺术的兴盛繁荣,需要物质上的支持,免去艺术家的温饱之忧;也需要精神上的包容,营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创作氛围,成都蓝顶艺术中心全国首创的产权工作室模式,让艺术家的安身之所变成永久,为艺术家们开辟了一片世外桃源。

北京798艺术区频繁遭遇二房东、涨价、旅游化等烦恼的轮番困扰,城市角落里的艺术区绝大多数因艺术家们自发聚集而兴起,从最初以低廉的价格租赁废旧闲置厂房,之后引来各方关注,逐渐热闹闪耀,一阵子之后又在经济发展的大潮汹涌中衰落,这似乎已经成为艺术区生态全球化的趋同过程,但是,在蓝顶艺术区,艺术家们却可以安心地享受专心创作的生活。

崔霆说“,我们通过城乡统筹政策,实现集体土地的流转,保障艺术区用地和规划的合法性,破解了困扰各地艺术区的短期性难题。”也就是说,蓝顶核心艺术区的一二三期都是以出售的形式,入住的艺术家或者是艺术机构,都是拥有工作室的产权,这与全国各地其他艺术区混乱的土地所有权不同,也是吸引不少艺术家来到蓝顶的原因。

蓝顶青年们

罗发辉参加过最早的1996年第一届上海双年展,也是最早入驻蓝顶的艺术家之一。罗发辉原来在北京318也有工作室,然而蓝顶一稳定下来,他便把北京的工作室退了,选择回到成都。“北京的工作室一会儿要说涨价,一会儿要说拆,太烦了。又不能装修。不稳定,不断来,不断走。”

朱可染也是因为受不了房东一会儿要涨价,一会儿要收房,已经被迫搬过两次家的她,最终决定买下蓝顶艺术区三期的房子作为工作室。

对于暂不具备经济实力的青年艺术家,则利用当地农民的安置房,改装后作为租赁式工作室,这便是蓝顶的青年艺术村。不管怎么样,在蓝顶,就是让艺术家找到归宿感。

天府之声记者 柯娟 摄影 王天志

图文整理 天天

气象小帖士:

预计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29日晚上到30日白天中雨转阴天,个别地方大雨,气温20~25℃;30日白天紫外线2级(较弱)。

这里是国务院正式批复成立的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新区总体定位于中国西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与科技创新高地,以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区。关注天府君,了解第一手天府新区官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