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振国书法「郑板桥的字画」

互联网 2023-06-19 11:49:22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乔振国书法「郑板桥的字画」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郑板桥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所谓怪,即不合正统,不于时趋,与清代复古的艺术主张相悖。郑板桥主张“自树脊骨,自出眼孔。”而正是这种“怪”,这种不同与他人的风格开创了艺术的新风尚,形成了“扬州画派”,并开创了时代新风,有“三绝诗书画”之誉。

郑板桥(1693年—1765年),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省扬州府兴化县人,其父郑之本,字立庵,号梦阳、笔生,为私塾先生。在《板桥自传》中自述曰:“板桥居士,姓郑氏,名燮,杨州兴化人。兴化有三郑氏,其一为铁郑,其一为糖郑,其一为板桥郑。居士自喜其名,故天下咸称为郑板桥云。”郑板桥家境贫寒,出生时家道中落,幼年丧母,由善良勤劳、善于持家的乳母教养成人,中年时父亲去世。郑板桥聪明好学,读书用功,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乾隆七年(即公元1742年)任山东潍县县令,乾隆十一年(即公元1746年)任潍县县令,因赈灾触动贪官利益被罢官,晚年以卖画为生。他自己曾说:“板桥初极贫,后亦稍稍富,富贵后亦稍稍贫。”极贫是指郑板桥出生和少年时的生活状况;稍稍富是指郑板桥做官时的生活状态,在此期间也置了些房产;稍稍贫指的是郑板桥被罢官后晚年的卖画生涯。

郑板桥在绘画题材上,以兰竹为主,尤其以画竹名世。“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中的“千秋不变之人”指的便是“不学他枝,不宗一家”的郑板桥。他一生画兰竹石,有别于文同的茂密和吴镇的丰腴,同时突破了“四王”师从名家的复古之风,以“似狂似怪”的画风,扫除平庸,自成一家。

在书法上,郑板桥行、楷、隶、草皆善。行书师从二王、苏东坡、黄庭坚诸家,尤其多取苏东坡笔意,并在此基础上,受黄庭坚的影响,在行书的笔法中掺杂隶意。楷书师从欧阳询、褚遂良,另取北碑和行书笔意形成自家风格。隶书在临《华山碑》《岣嵝碑》的基础上,舍汉隶工稳、取自然情趣、融行书笔意,另具风貌。草书师从怀素、黄庭坚,且活学活用,神形兼备。更可贵的是,他把真、草、篆、隶四种书体揉合,以真隶为主、取作画笔意,另创一派。在他的作品中,随心所欲,极尽变化,信手拈来,己分不清篆书、行书、楷书、隶书、草书各占几分,从而自创“板桥体”和“六分半书”。从传统帖学来看,板桥体不符合传统审美,是一种反叛行为,因而称为“怪”,恰恰是这种“怪”体现了郑板桥敢于突破藩篱,另辟蹊径,在书法的创作上体现创新精神从而形成他不同于他人的艺术特点。

郑板桥以书入画,以诗蕴画,以画显诗,诗书画融合,书题、画意、诗情达到完美的统一,树立了诗书画结合的艺术典范。

1

以诗书画表达对劳苦大众的关切

郑板桥曾于乾隆七年,即公元1742年入仕为官,任山东范县知县,后调任山东潍县,至乾隆十一至十二年,即公元1746年至公元1747年,大旱和洪水灾害使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郑板桥未经上级批准,开仓放粮,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虽然说换来了百姓的感恩戴德,也因此而被撤职罢官。由此可见,在郑板桥的为官生涯中就心系百姓,同样在他的艺术作品中也体现出来爱民如子的情怀。如作品《衙斋听竹图》(见图1)画中题诗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画中未见疾风劲吹,而是在微风的吹拂下,使竹子发出了潇潇的声响,郑板桥坐在自己的县衙,听到这些声音就好像听到了百姓的哀苦之声,从而感叹自己虽然说是一个七品县官,也应该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通过画竹表达了爱民、亲民的赤子深情。在另一幅作品中题诗曰:“两枝修竹出重霄,几枝新篁倒挂梢。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充分体现了官民的平等思想和人道主义的关怀。

图1《衙斋听竹图》

2

以诗书画彰显文人的傲骨、坚毅、不随波逐流的精神气质

郑板桥善画竹、兰、石。他借助于这些载体来抒发思想的寄托。如《柱石图》(见图2),画一巨石直耸云端并题诗曰:“谁与荒斋伴寂寞,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诗中表明了读书时只有柱石为伴,柱石与陶渊明一样,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这显然是郑板桥被罢官后,把自己比作柱石和陶渊明,表现出文人的傲骨,也充满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另有诗云:“鸟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跼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这些题画诗都反映了郑板桥辞去官职与清风为伴的文人情怀。又如《竹石图》(见图3),画几株翠竹扎根于巨石之中,画的左上方题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描述了竹子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扎根于岩石,不屈不挠,虽经受风雨的洗礼,也蓬勃毅然,表现出了竹子无所畏惧、乐观向上、英勇顽强、高风亮节的精神气质。

图2《柱石图》

图3《竹石图》

3

以诗书画阐述绘画之理,叙谈对绘画的见解和体会,为丰富绘画理论做出了贡献

郑板桥以诗叙理,丰富了绘画内容。如:“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敢云少少许,胜人多多许?努力作秋声,瑶窗弄风雨。”“画竹意在笔先,用墨干淡并兼;从人不得其法,今年还是去年。”“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黛去争妍?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一枝瘦竹何曾少?十亩竹篁未见多。勘破世间多寡数,水边沙石见恒河。”等等。除用诗作阐述画理以外,郑板桥也常在画面中长款题跋阐述绘画的经验和体会。如在《墨竹图》中题跋曰:“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咚咚咚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凌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余作画,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阐述了师法自然之理。又如《仿文同竹石图》中题跋曰:“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郑板桥“胸无成竹”是对苏轼“胸有成竹”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在郑板桥的《竹石图》(见图4)中题诗曰:“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又题曰:“无多竹叶没多山,自有清风在此间。好待来年新笋发,满林清绿翠云湾。”诗中“生”与“熟”的论述,蕴涵了深刻的绘画哲理,是经过日写夜思后艺术创作的体会和心得。

图4《竹石图》

4

以诗书画展现人间的博爱

世间万物是由多极组合而成的,和谐共生才能使世间万象丰富多彩。郑板桥在画兰竹时,也画荆棘,并在画中以及生活中都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兰竹荆棘图》(见图5)中题诗曰:“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看到鱼龙都混杂,方如佛法浩漫漫。”在这幅作品中,把兰喻为君子,荆棘喻为卫士,长满芒刺的荆棘成为兰花的守护神。在另一幅《荆棘丛兰图》中亦题道:“满幅皆君子,其后以棘刺终之,何也?盖君子能容纳小人,无小人亦不能成君子。故棘中之兰,其花更硕茂矣。”他在《丛兰棘刺图》中进一步阐述道:“东坡画兰,长带荆棘,见君子能容小人也。吾谓荆棘不当尽以小人目之,如国之爪牙、王之虎臣,自不可废。兰在深山,己无尘嚣之扰;而鼠将食之,鹿将啃之,豕将拱之,熊、虎、豺、麝、兔、狐之属将啮之,又有樵人将拔之割之。若得棘刺为之护撼,其害斯远矣。”

图5《兰竹荆棘图》

0

5

以诗书画表达文人的精神世界,抒发不俗的情怀

竹之清幽、虚谷、向上、气节,兰之高雅、脱俗、纯洁、幽静,石之坚韧、刚毅、铁骨铮铮,在郑板桥的笔下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他寓情于物,物我合一,寄托自己的情怀,成为他塑造人格魅力的象征。如《幽兰图》(见图6),几丛兰竹立于石间,有聚有散,浓淡相依。画中题诗曰:“转过青山又一山,幽兰藏躲路回环。众香国里谁能到,容我书呆屋半间。”诗中表明,在山重山复的清幽山间,峰回路转,幽兰在这远离俗人的深山里散发着幽香。而在这清幽之地俗人是到达不了的,只有像我这样的书呆子、像我这样心底纯静的君子才能在这里有半间屋子,享受这里的清幽。郑板桥在诗中表现出了不与俗流、孤傲自信的气质,也是对自我的充分肯定。

图6《幽兰图》

通过以上分析,郑板桥以诗书画寄托情思、阐述画理、展现博爱、彰显精神、抒发情怀,有时也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黑暗的愤怒情绪等。总而言之,郑板桥在诗、书、画的结合中,充分体现了以书入画,书画一体,融入诗魂,使作品意义深远。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处在文人画向绘画市场商业化的过渡时期,虽以卖画为生,但决不随波逐流,逆来顺受的来适应商业的需要,而是保持着文人的傲骨,保持了文人精神的独立性。郑板桥曾曰:“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歇,便要骂人;三日不画,又想一幅纸来,以舒其沉闷之气,此亦吾曹之贱相也。今日晨起无事,扫地焚香,烹茶洗砚,而故人之纸忽至。欣然命笔,作数箭兰、数竿竹、数块石,颇有洒然清脱之趣。其得时得笔之侯乎!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然解人于此但笑而听之。”由此可见,郑板桥不为世俗左右,不为俗气所染,保持人格和精神的独立。其人品画品都不失为一位处在商品较为发达时期却又独立特行的文人画家,他在诗书画的结合上为艺术创作树立了典范,在中国文人绘画史乃至中国绘画史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

文苑点评

点评人:张三铁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力之所在。扬州八怪之”怪”,就是敢于在艺术上不拘不泥,冲破樊篱,大胆创新。郑颢正是八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书怪,自称六分半体。他画怪,比东坡居士“胸有成竹”的艺术主张又进了一步:把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即区别又联系,为创作过程中的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诗亦怪,贴近现实生活,关心百姓疾苦。其实,三怪即三绝,板桥把诗书画和谐奇妙独出心裁地统一在画面上,乔国强先生又独具慧眼,挖掘出了这第四怪。刚欣赏学习国强所写徐渭的文章,师承徐渭的郑板桥又被国强从文人画的角度,从文人情怀的层面,从艺术贵在创新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剖析。看来国强是要沿着文人画发展脉络继续探究下去了。我们期待着这一工程的完成!

END

作者简介

乔国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河南省书协刻字委员会委员、河南美协、作协会员。民盟河南文化艺术委员会、诗书画支部、诗书画工作室主任、河南省鸿儒书画院副院长、郑州溱仪书画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