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人「相声小品曲艺杂谈」

互联网 2023-06-19 11:12:1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说书人「相声小品曲艺杂谈」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遥忆儿时“说书”声

在我儿时,文化娱乐很少,没有现在都市丰富的“夜生活”,漫漫长夜如何消遣?偶而大队会演一场电影,我们就会跑个三四里路去看,当然临近大队放电影时,我们也会跑个十里、二十里的路去看。请剧团唱戏对乡村来说,是非常奢侈的事儿,公社一年能唱个一两次戏,大队极少能唱得起戏,生产队想就别想了。

农村人一年下来难得看几场戏、电影,但每年都至少可以享受几次听说书的“待遇”。比起唱戏、电影昂贵的花费来,说书要经济得多,也方便得多。人少,花费少,吃饭住宿都好招待。不用搭台,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盏油灯,一壶开水就可以了。农闲时,说书人寻村串户找上门来,就连续说上几天,刮风下雨,干不成农活,聚到一起美美的听上几天书,真是极好的一种艺术享受。

岁月荏苒,当年穿着开裆裤听书的泥孩子如今已是年逾半百的人了。人上了年纪,就容易怀旧,但若想再回农村,于黄昏的场院里围坐一圈儿,听一段纯粹的说书艺人的表演,恐怕很难做到了。

当年说书的大多是一个人,年纪也不小,走村串乡勉强混口饭吃,想来不是不愿收徒弟,是养不起或者是年轻人没人愿意学吧?再者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生活渐渐好起来,家家户户都买了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流行歌曲、迪斯科盛行,电视节目又有声又有影,比说书的吸引力大多了。大概因为这样的原因,村里再来了说书的,几乎没人愿意听了。随着说书艺人渐渐老去,年轻人又没有愿意学的,也就没办法传承下来。

时至今日,说书——这门完全可算得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在河南省潢川县付店镇辖区也仅存一、二位艺人。想想真是挺可惜的。

2022年5月,民间艺人在付店镇路口村“美好付店饺子宴”上表演大鼓书

“说书”在付店镇流传的主要有两种,一是付店大鼓,二是付店评书。下面我就带大家领略我儿时流行的民间艺术。

二、付店大鼓

付店大鼓又叫光州大鼓,原名叫潢川大鼓书,1983年编写《说唱集成》时,由曲艺专家和信阳地区群艺馆定名为“光州大鼓”。光州大鼓又叫说书,演唱一手击鼓,一手击钢镰,有说有唱,历史悠久。光州大鼓流传到付店镇后又叫付店大鼓。

艺人一手击鼓,一手击钢镰,有说有唱

大鼓艺人全靠说和唱表述故事情节,表达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素有“单凭一嘴说上千百人”之说。光州大鼓艺人自编自唱新书《王二嫂赶集》、《肖志叔翻身》等,但总的还是以说古书为主。光州大鼓的形成年代无考,据《辞海》曲艺类(今河南潢川)一带的大鼓传入湖北后发展而成,流行于武汉和鄂东一带。光州大鼓大致分为南口、北口和花口三个流派。唱腔曲调有《慢赶牛》、《慢三盘》、《卧笙》、《垛句子》等。鼓词有韵文和散文。句体结构7字句式为多,常为2、2、3节数。有通用的“篇子”和“赞口”。

建国后,大鼓艺术得到发展,50-70年代中期大鼓书在付店镇极为活跃。逢年过节,物资交流会、庙会、夏天乘凉都有大鼓书演出,一个人一只鼓,打一个场子就可以说唱,每逢说到关键时艺人就停说,作为一“亏”(付店土话也就是一段的意思),另有一人收钱,收钱后又接着上一段往下说。。那个年代很受人们和群众的欢迎。我镇大鼓书艺人多为业余。随着时代的推移,文化的发展,现在的电视、电脑等取代了大鼓书艺术,目前还有少量的大鼓艺人在世,但都不再出来演出,也没有带徒弟。传承和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任重道远。

三、付店评书

付店评书又叫评词,北方叫评书,南方叫评话,付店俗称说书。评词传入付店大约有800年历史。付店评书系一人说表,只说不唱,用扇子、手帕作道具,以醒木拍桌来加强气氛。有的重说表,擅长表现历史故事,描述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有的重演装,擅长侠义小说,讲究口、眼、身、法、步、音容笑貌,活灵活现。

付店评书是曲艺曲种之一,是一种用通俗语言评说历史的曲艺形式,形成、盛行于清代中叶。但就其渊源来说,可以追溯到南宋年间。南宋钱塘人吴自牧撰的《梦梁录》中记载:“计史书者,谓讲说《通鉴》和汉唐历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有戴书生、周进士、张小娘子、宋小娘子、邱机山、徐宣教等。又有王六大夫,原系御前供话,为幕士请给,讲诸史俱通。”据说王六大夫是首先向宋孝宗说岳飞故事的人,因此评话艺人公认他为《岳传》的最早作者。清朝中叶以后,评词有很大发展,光绪年间,在潢艺人多达200余人。民国初年,有行会组织“评话社”,曾一度占领光州主要书场、茶楼,影响颇大。

付店评书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采用付店地方方言表演,评说历史、讲述故事,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富有浓郁的付店地方特色,是世风民俗的最大摹本之一。它讲究口、眼、身、法、步、神结合,只用一人、一桌、一扇、一醒木即可,虽然表演形式十分简单,但描述入微,渲染有方,紧扣观众心弦,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娱乐要求。清末已有职业艺人在书场、菜肆说书。评词的听众甚多,常有一些外地艺人来付店说书。

付店评书讲究口、眼、身、法、步、神结合,只用一人、一桌、一扇、一醒木即可

建国初期,县境有十几位评词艺人,其中最有名望者为杨玉华,能说传统节目《三侠传》、《封神榜》和新节目《敌后武工队》等百余部评词。他说书语言流畅,表情丰富,书中人物被描绘得栩栩如生,1957年参加省曲艺会演,获节目奖和演员奖。

付店评书在50-60年代,有过辉煌的历程,“文化大革命”评词逐渐消失。“文化大革命”后,一度有较快的恢复,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说书很受欢迎。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娱乐业迅速发展和普及。听书的人少了,说书的场子也少了,评书这种曲艺在付店已基本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