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平书法家「吴雪省书法协会主席」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吴晓平书法家「吴雪省书法协会主席」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也说书法协会主席
文/吴静晓
图/凌寒
各级书协是各级文联、各级民政部门分管指导的民间团体。全国究竟有多少书协主席呢?这还真不好统计。根据民政部官网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统计显示,目前省级行政区有34个,地级市行政区有333个,县级行政区有2844个,乡镇级行政区有38741个,假如每个县级以上行政区都设有书法家协会,那么全国就有3211个县级以上的书法家协会,如果包含乡镇级以及以其它名义冠名的协会,那书法协会就有好几万个了,会员自然也就数不胜数了。有了书协,当然就得有人去牵头,有人去负责,于是便有了大大小小的书协主席。回到正题,书协主席好当吗?在我看来最有发言权的其实应该就是书协主席其本人了。各级书协主席究竟好不好当,从目前情况来看,不管好不好当,反正想当的人大有人在。作为旁观者,下面我就大胆侃一下,正在任上的和准备上任的各级书协主席们如有缘看到此文,不妨花点时间看看,也许会有所启发和有所帮助。闲话和废话都少说,下面我从乡镇级、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书协一一谈起,不过在下有言在先,各级书协主席们请千万不要对号入座,看过后莫放心上,一笑了之即可。
乡镇级书协
乡镇级书协,应该不会有太多,有些县有,有些县则无,人口多,写字、书法氛围好的乡镇往往会设置镇协。镇书协比较简单,成员相对较少,顶多也就二三十人,如果不设入会门槛,把所有愿意拿毛笔写字的人都吸收进来的话,人数自然就会更多一些。镇协往往是县级书协下设的分支,日常主要配合县书协开展一些工作,如发展会员,交缴会费等等,县级书协都没啥活动经费,镇书协就可想而知了,因此,镇书协是不太需去开展太多活动的,所以面临的各种压力极小,如镇文化部门需要开展书法展览宣传活动,任务布置下来后,只要内容健康合适,所投作品基本上都是能入展的,大家都皆大欢喜,很少有红脸的事情发生。平常没事时,镇书协主席会搞些小型笔会活动,经费一般都是自掏腰包制,大家轮流制,要么在赵家,要么在钱家,然后接着是孙家、李家……因为镇书协成员的水平往往都是半斤八两,难分高下的,写的字成员之间都会互相认可,互相欣赏,就是有个别水平稍高的会员,也会识趣,不会去指指点点的,大家只是图个乐趣,不会有过多非分之想,也不会有什么远大追求,所以会员之间一般都会随大流,很好相处。另外镇协里也不大可能出现“丑书”,江湖书法反正大家都会,所以书协上下往往能够团结一致,非常和谐,高兴时会时不时小聚一下,在报纸、毛边纸、书画纸上写写画画,然后互相收藏,搞完活动无非就是吃饭填饱肚子,搞点小酒喝喝,大家吆喝吆喝,活动也就算圆满完成了……综上所述,镇书协主席还是容易当的,不会有人太在意这个位置,只要有事没事时多搞些小活动,活动搞完后整点小酒喝喝,简单的整只鸡啊,整只鸭啊,来碗花生米啊,菜地里拨几样青菜炒炒啊,大家也就心满意足,快乐无比了,大家自掏腰包也心甘情愿,只要镇书协主席乐意跟会员们打成一片,没有人会有意见的,坐上这个位置后,想退休都难啊。
县级书协
县级书协(以下简称县书协)主席还是比较吃香实恵的,当上县书协主席后自然也就是市书协理事了,如果能力强,或许还能当选为市书协副主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市里的书法名家了,于是乎,想当县书协主席的人确实有不少,另外,成了县书协主席,在县文艺界里也算是个人物了,说话办事多多少少有些分量。如果还从事书法培训,招学生也会容易一些,这就是“名人”效应。市县开展书法活动,县书协里的第一个知情者基本都是书协主席,如何操作,如何安排人手,如何利益分配,往往都是由书协主席本人决定。不过,县书协主席在享受权力和实惠的同时还是会受到各种挑战各种压力的,每个县,基本都有省级以上会员,少的三五个,多的一二十个,如何去面对书协同仁,如何去取得大家的支持,关键就看出发点了。公心多些,大家一般都会去支持,私心多些,大家一般都会不支持。现在的协会都有会员群,群里时不时搞些小动作,搞些不和谐的声音,也会让人挺难受挺头疼的。县书协是没有稳定经费的,上级也是不会拔款的,经费得靠自身去承担解决,这是令县书协主席最为难的事情,遇到能力强的还好些,总有办法去“化缘”解决,能力一般的只能节衣缩食,靠吃老本和那点可怜的会员费勉强度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钱就好办,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大家都拥护,没钱寸步难行,什么也办不成,叫人干活半天都叫不动,这就是现实。一个很少开展活动的协会是很容易被人误解的,活动开展的少,彼此就难以了解,就难以沟通,容易让人胡思乱想,容易让人说三道四,所以说,在其位还是要干些实事的,困难再多,总有办法,办法总是逼出来的,放下架子,多与理事们沟通交流,集思广益,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尽力提高会员的书法水平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尽心尽力为协会谋发展为会员谋进步,协会就能越搞越好,反之,就会形同虚设,一盘散沙。看来,县书协主席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市级书协
市级书协(以下简称市书协)下面往往还有十个八个县协,要当上市书协主席还是很不容易的。市协主席是省书协理事,如果刚刚上任,省书协也很快会增补进去,有能力、有水平、资力深的甚至还能当选为省书协的副主席,要当上这个市书协主席,还真不容易。市书协的情况远比县书协要复杂的多,水平高的会员和全国会员也比县书协里多的多,如何去处理和平衡各种关系是市书协主席常常要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到了市协这一级的协会,因为会员多且成员复杂,更难处理各种关系,如会员中有领导、有教授、有老板、有专家、有单位人士和没单位人士等等,要把会员们团结起来可真不是易事,因此,各地市书协在换届选举时往往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书协主席人选:一是书艺水平高且较有威望的;二是有一定经济实力且愿意作贡献的;三是有一定活动能力且人缘较好的;四是社会关系好且有一定背景的。除了以上人士外,如果换成别的不具备条件的人士去担任市协主席往往是很难开展好工作的。书协虽然是民间组织,同样存在明争暗斗现象,表面上还算客气,背后却互相使坏。自古以来,文人相轻,书法人也是如此,有时为了一些切身利益,便互相较劲,互相诋毁,撕破脸后,干脆就老死不相往来。在某地,甲乙双方为了争当书协主席,搞得满城风雨,刚开始,甲原本以为自己资历深,况且又是常务副主席,在书协里又工作多年,上面下面的人缘也处得不错,转个正应该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不曾想,半路杀出了程咬金,把书协主席宝座争走了,后来,甲也看破了,干脆啥职务也不要了,也不再参与书协的任何活动,甲的好几个支持者也义气的随他而去,脱离了本市书协,干脆眼不见为净,图个自由自在,过了一二年后,这个“竞选风波”才算慢慢平静了下来。市书协主席不是那么好当的,光书法水平高而其他能力一般难以开展活动时,别人会背后说你;光有钱而自身书法水平不咋地时,同样也有人会背后评说;各种能力都行却不愿意去开展活动时也会被人说,甚至被说的更难听。可见,在其位不谋其政是行不通的。曾几何时,各种文艺协会也效仿企业搞起了年会,书协也不例外,有经费便能搞得风风光光,一团和气,没有经费便不想搞也不敢搞,这个难处只有当家人才知道。通常情况下,市级书协里是很难出著名书家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水平有能力的书家往往早就到外面去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了,没有名家,自然就难以吸引住老板,没有老板们的资助,想要开展好活动必定很难。如此说来,市书协主席真不好当啊!
省级书协
省级书协(以下简称省书协,)主席,一旦坐上这个席位,除非自身出了大问题,通常情况下坐的都是稳稳当当的,能力和水平的高与低都不太会影响到位子的稳定性。省书协主席除了要负责其本会全面工作的实权以外,身上的“省书协主席”这个身份是个香饽饽,金不换,只要还在位,作品好与坏都能值钱,随便一幅字的润格就是成千上万,所以想当省协主席的人是挺多的,实在当不上,弄个副主席也是不错的选择。前几年某省书协换届选举,协会主席直接由领导辛苦亲自担任,主席团成员硬是整出了60多人,念主席团成员名字都得花上好几分钟,该省的这次换届选举风波当时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开了先河,影响巨大。为啥许多书法家都想去争位子?据知情人士透露,当上省书协副主席后,每年卖字可收入上百万甚至几百万,正职不用去猜就更多了。书法真的是小众的,不管怎样去宣传弘扬书法,书法群体也是难于增长的,看看现在有关书法的公众号、抖音、视频等等,我们就不难发现,阅读量和点击率是不多的,通常是千儿八百的,宣传的好,也许能达到几千或者上万的点击率,相比之下,那些扭屁股的、露肚脐的、自我丑化的、恶搞之类的视频随便都是10万 。书法是艺术,不是谁都能欣赏出书法水平好坏的,这是实话。协会里谁的官大,谁就能吃香,买家只买官大的字已成了公开的秘密,至于退位后,字还值不值钱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现在的省书协主席差钱的极少,不差钱的挺多,大多数过的都是有滋有味,十分潇洒。书协的日常工作只要交给常务副主席或秘书长去打理,权力适当下放一些,别人也乐意去干,自己便可以专心致志去“创作”了,专心“印~钞”了,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在职优势,马不停蹄去“开展工作”。不要以为我说的是扯淡,十多年前,某省一高官花1000万元去买省书协主席之位,从正~部~级到正~处~级,降了N多级,人家都乐意,可见,“省方协主席”这个宝座含金量之高!再如,某省书协已经届满,由于多人在竞选,个个都厉害,个个都是强人,跑这又跑那的,最后终于“难产”,届期满二三年了,省书协宝座仍由老主席继续坐,至于坐到牛年马月才不让坐,那只有等到换届选举换成别人了,反正最高兴也最享受的应该还是坐着宝座的这位书协主席大人了。一个省书协主席的功过是非,旁人一般是不会去议论的,在位时不敢公开去议论,退位了已经是物是人非,讨论起来已经没有太大价值,另外,本省内又几乎没人敢去当众议论,所以说,省书协主席干的好与坏,不会影响到其仕途。作为省协主席要干好其实也不算难,干的好的体现简单来说就在于是否把本省作者的书法水平提升了,有没有去发现和培养书法人才,有没有把德艺双馨的书家宣传出去,有没有去开展传帮带作用,有没有去开展弘扬书法的宣传活动等等。省级书协只要愿意去开展活动,经费方面应该不成问题,庙大了,自然容易化缘,企业、老板中有钱的多的是,钱多的人其实也想沾点文化,提升品味,只要去谈,多谈,自然就能谈拢。像江西这块土地,其实是并不富裕的地方,因为省书协有个好班子,有个好班长,每年开展的活动在全国范围来说都是名列前茅的,干与不干,想干与不想干其实就是一个工作态度问题,如果公心多些,那就会想多干事,如果私心多些,那就不想干公事,只想干于己有利之事。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当上书协主席不容易,在位时不妨多干一些实事,服务好本省书法大众,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名声没搞好,等退下来后也就门前冷落车马稀了。
中书协
中书协,自成立以来,只出过七位书协主席,早期的几位书协主席,因那时候人们的思想都比较纯洁,名利观念较为淡薄,加上传媒也不算发达,也没有现在到处都有的自媒体,可以这么说,早期的几任书协主席给大众所留下来的印象基本都是美好的,当时的人和后来的人极少有人去议论早期的前几任,就是议论,也是谈些趣闻逸事的多,无伤大雅。现在可就不太一样了,自媒体时代,信息便捷灵通,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作为公众人物,被大众所议论所批评十分正常,已成了家常便饭之事,如果适应不了,没有这个强大的心理素质,还真不适合干这个角色。中书协的地位不用再去赘述,书法圈的人都明白。中书协主席的一言一行都将被书法大众所关注,如果常写错字常讲不合时宜的话那一定会遭受大众的质疑和批评。刚坐上这个位置时,也许会有春风得意,一览众山小的快意感,坐上一段时间后才会感到高处不胜寒,压力山大,如履薄冰,说话做事会变得更加谨言慎行。京城,历来是文化重镇,名家荟萃,高手云集,全国各地重量级文人墨客多会于此,能否立足京城,放眼全国,这是考量中书协主席能力与水平的最好考验。搞得好,近代书法史有可能会留下美名,搞砸了,也有可能在近代书法史上留名,不过留下的是臭名。好与坏同样都将留名,该留下怎样的名,这就要在位者们去好好思考,好好规划了。国协主席的担子应该是沉重的,在面对当下书坛“传统论”、“创新论”、“丑书论”、“流行论”、“江湖论”等等各种争论时该如何去面对如何去化解,这是一道难考的题。众所周知,在未成立书协之前,民间有关书法的各种议论和各种纷争所带来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无非就是在报刊上发表正反双方的几篇辩论文字,况且参与人数也不会多,也就几人,来回折腾几下,也就告一段落,不了了之了。如今,自媒体盛行,某人某事一旦被引起广泛关注,在较长时间内是很难得到摆脱的。最近,多家部门和国协联名发出了一个“倡议”(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倡议),“倡议”发布后被迅速广泛传播,有叫好的,也有不以为然的,有些自媒体也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何种目的何种情结直接更换标题,换上什么“书协对丑书亮剑了”,什么“书协主席终于亮剑丑书了”,什么“亮剑丑书,严禁丑书传播”等等,这种偷梁换柱更换概念改变文意的转载十分容易误导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也很容易激化矛盾,带来被动,自“倡议”发出后,笔者看到有不少较高档次的书法群对此进行了激烈讨论,有认可的,也有不认可的,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争得难于开交。书法是门艺术,它不是风俗和习俗,所以书法是难以普及的。有人曾经说过:书法是艺术中的艺术。可见,它比其它艺术要难的多,不是靠说教就能掌握的。“倡议”能否行之有效,目前还不好说。记得书协有位高层人士说过“展览不能解决书法的发展问题”,那怎样才能去解决书法的发展问题呢?其实根本就不用去解决嘛,从古至今,书法一直在有序传承,顺其自然就可以了。解放后,毛笔字逐渐失去了实用功能,人们的日常书写工具被替换成钢笔、美工笔、铅笔、中性笔等等,虽然毛笔失去了实用性,但现在拿毛笔写字的人照样还是挺多的,靠书法去吃饭已经变得越来越难!所以根本不用去担心书法会后继无人。书协这个民间团体原本就是可有可无的,既然成立了,那就要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只是为了一己之私,为了个人喜恶,从而想方设法去改变他人,干涉干扰他人的书法实践那是不理性也是不明智的,恐怕很难行的通。话说回来,江湖书法的盛行,在很大程度上其实要怪业内人士,是业内人士在推波助澜,有意无意中帮了江湖书家的大忙,为了嘲笑和打击江湖书法,许多业内人士不断去广泛大量去转发江湖书法的链接和视频,从而提高了江湖书法的知名度,如果视而不见,不予理睬,其传播范围其实是极为有限的。至于“丑书”话题,近日大米艺术视频号发布了一段采访前书协主席沈鹏的,沈老是这样含蓄表达的(我想,当前书法提倡多元化,就是各家各派都让他存在,我们现在多元化还不够,可能有的人认为现在歪门邪道太多,我不这么看,但是我们现在更多的情况是好像看到的一些作品都差不多,哈哈哈,似曾相识,那就是说有些人他并没有把真功夫还没下够,就是自己把古人优秀的东西拿来变成自己的,这样的一种功力,这样的一种理念还不够)。沈老说的多么语重深长,多么高瞻远瞩啊!中书协主席是个撑舵人,看来任重道远啊!
2022.03.02于少有山房
作者简介:
吴静晓,军旅廿载,爱好书法,其软硬笔书法作品百余幅散见于三十余家军地报刊,《钢笔书法报》、《中国钢笔书法》、《青少年书法报》、《广东武装》、《衡阳晚报》、《书画论坛》、《书法报》、《书法报.硬笔书法》、《梅州日报》等报刊曾作专题或专栏介绍,习书三十余年,其作品在全国、全军和各省、巿、县的书展书赛中获奖、入展、入选七百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