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兰花品种「荷瓣春兰」

互联网 2023-06-19 09:58:16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濒危兰花品种「荷瓣春兰」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国家濒危珍稀保护植物:象鼻兰

花木君

在1984年国务院公布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品种以及1999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第一批)》名录中,兰科占比最大,受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一共约有1700余种,兰科所有种属都被列入,属于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二十多年过去,兰科植物野生资源不但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反而生存环境更加严峻,虽然不断发现新的品种,然而更多的是,受金钱诱惑和保护意识的淡漠影响,各地的野生兰花都被乱采乱挖,不管什么品种和种类,一股脑儿的都挖尽挖绝,许多以前经常可以看到的兰花产地,如今都很难找到生存的痕迹,大多品种都从渐危转到濒危,现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讨论稿中,兰科187属1447种(含亚种、变种)90%都被列入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可见兰科植物的野生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鉴赏和蓺养兰花的历史悠久,文化涵蕴深厚,兰花以傲立风雪、高贵脱俗、秀丽多姿、幽香沁人心脾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高度推崇和赞赏,成为高洁典雅的人文精神和坚贞不屈的优秀人格品质的象征,成为一个色彩绚烂的文化符号,因此赏兰、蓺兰的兰友大有人在。

传统的国兰只是局限于春兰、蕙兰、墨兰等少数几个种类,随着花卉文化的拓展和世界花卉艺术的交流增多,人们不再局限于对兰花传统种类的珍爱,更多的兰科花卉品种被人们熟知和喜爱。尤其是近些年园艺技术的高速发展,质优价廉的大花蕙兰、蝴蝶兰、洋兰等纷纷进入市场,成为兰花消费的主力军,这点要归功于组培技术的广泛引用,使得兰花进入千家万户功不可没。

抛开花卉市场,回到兰花资源保护上来,一方面是现代园艺技术的运用使得少数优良品种飞速发展,一方面确实乱挖乱采使得野生资源日渐枯竭,而其中也许观赏价值并不高,只是植物多样性的表现之一,因此感觉有必要介绍一些品种,使得人们提高重视和保护观念,不要乱猜乱挖,造成珍稀品种的灭失。今天给兰友们介绍一种珍稀兰科植物:象鼻兰。

象鼻兰(Nothodoritiszhejiangensis Z。 H。 Tsi),属于兰科、象鼻兰属附生落叶草本植物,为我国特有,也是象鼻兰属仅有的一种。植株矮生,附着在树枝上,斜立或悬垂,冬季落叶;茎长约3毫米,被叶鞘所包,具多数粗1.2-1.5毫米、稍扁的气根。叶常1-3枚,扁平,质地薄,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2-6.8厘米,宽1.2-2.1厘米,先端钝并且一侧稍钩转,基部收窄并且具1个关节,其下扩大为鞘,两面绿色,背面或边缘通常具细密的暗紫色斑点,叶脉明显,细密而平行。花序单生于茎的基部,不分枝,花葶长8-13厘米;花序柄和花序轴纤细,粗约1厘米,淡绿色,基部具1-2枚筒状膜质鞘;总状花序长5-8厘米,具8-19朵花;花苞片黄绿色,狭披针形,先端渐尖;花质地薄,无香气;花期6月,果期7-8月。

象鼻兰的特殊在于:第一是冬季落叶特性,这和国兰品种的常绿有区别;第二是形态奇特,花蕊柱头弯曲狭长,颇似象鼻,因此得名;第三是数量较少,环境要求苛刻,目前发现只分布于浙江临安天目山和宁波、甘肃康县、陕西镇坪和安徽黟县、绩溪、黄山等地。第四比较遗憾的是无香气。

象鼻兰植株矮小,花色艳丽,花形奇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象鼻兰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再加上冬季落叶,因此以前很少有人工栽培成功的报道,近些年,科研工作者不断努力,终于取得突破,用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都获得了成功,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象鼻兰会像其他兰花品种一样,走进千家万户。

最后希望广大花友以及象鼻兰产地的朋友,如果遇上象鼻兰,一定要爱惜保护,可以拍照留念,千万不要采撷,因为一般人的养护环境条件不具备,贸然采挖会造成夭折,暴殄天物,还会触犯相关法律,这点十分值得注意,大家努力进行环境保护,给象鼻兰更适宜的生长环境。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019-1-7易花得木